1982年,英國著名科學雜誌發表了一篇關於英、法、德、美、日五個國家兒童智商測查報告。科學家得出的結果是,英、法、德、美四國兒童的智商平均為100,唯獨日本兒童的智商為110。在英、法、德、美各100名兒童中,智商達到130的各兩名;唯獨日本兒童有10名。科學家的最終結論是:日本兒童之所以跟其它四國兒童存在如此大的差距是因為日本兒童學習了漢字。
說到這裏,筆者不由想起日本著名學者石井勳博士。這位科學家長期以來孜孜不倦地從事日本兒童漢字學習研究,經過大量的實驗,他得出如下的結論:6歲(入小學前),不認識漢字的孩子智商平均為100;5歲開始學漢字,智商平均為110;4歲看始學漢字,智商可達120;3歲開始學漢字,智商可達130。這一研究結果無疑是對漢字可以增強孩子智能的充分肯定,有著科學理論的指導意義。
海外幼兒(3-5歲)學習中文比起6歲以上的孩子有它得天獨厚的優勢。第一,他們受英語環境的影響比大孩子小;第二,他們有超乎人們想象的記憶力和模仿力;第三,他們處於對什麽都好奇的成長時期,喜歡學習、渴望學習;第四,他們正處於這個年齡段獨有的學習語言的“敏感期”。如果我們能充分利用幼兒獨特的潛能,那麽他們本身的自然天賦就得以發揮,反之,那些潛能就悄悄地沉睡……,從某種意義上說,那是令人十分惋惜的浪費。
然而,充分利用孩子身上的潛能要靠家長和學校的雙方努力才能做到。下麵筆者想談談如何麵對學習中文低齡化的問題。
首先,幼兒學習中文集中在一個語言點上,就是“識字”。具體地說是,怎麽識字?識多少字?
“怎麽識字”是一個方法問題,有了科學的識字法,不但可以在我們提倡的“無意、隨意、樂意”的環境中快樂地學,也能使整個識字過程事半功倍。據統計,目前有三十多種經得起考驗的識字法在加拿大各省市使用。今年四月,筆者在北京第二屆識字教學國際研討會上親眼目睹了很多有效的識字法。少則幾個月,多則一年,可以讓3-5歲的孩子在上小學前就識字2500,這些識字法讓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淺。
但是,鑒於海外的特殊環境,原封照搬別人已經成功的識字法未必奏效。我們必須根據自己的實際情形,創立適合海外低齡兒童的高效識字法。
已故著名語言學家安子介先生在做完高頻字統計後說:“一個人,兒童也好,成人也好,如果他能認識第一高頻度500個字,它就能看懂一般文章的四分之三。如果他能識到2000字,他就能看懂一般文章的百分之97.4%。先學習高頻度字,是學習漢字的捷徑之一。”
回顧海外中文教學的慘痛教訓,幾十年來由於受客觀條件局限,至今就是解決不了“高頻度識字量”的問題。所以,總是看不到實質性的進步,基本上在原地滯留不前。為此,認真研究、務實地抓好低齡幼兒識字問題將使我們華裔後代終身受益。
“低齡幼兒學習中文”對我們是一個新課題,有著很大的開拓空間。今天的時代是人們對中文漢字重新認識的時代,也是漢字逐步邁向世界的時代。海外中文教學不可能仍然滯留在那條老路上,要改革、想突破,對低齡幼兒學習中文認真研究就是一個很好的開端。(來源:中國新聞網/多倫多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