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中的數學》—— 一點讀後感
(2009-11-30 18:10:13)
下一個
《西方文化中的數學》(1)是一本好書。M.克萊因(Morris Kline)在書中提及的許多觀點我深表認同。此書成書於1953年,其中的有些觀點,對於我們洞悉中國的教育現狀和未來的走向仍然具有現實意義。
比如,他在書中說到:“一個時代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與該時代的數學密切相關。”譯者張祖貴進一步總結他的觀點道:正是由於古希臘強調嚴格推理、追求理想與美的數學高度發達、才使得古希臘具有優美的文學、極端理性化的哲學、理想化的建築與雕刻、才使得古希臘社會具有現代社會的一切胚胎,也正是由於數學創造力的缺乏,才使得羅馬民族缺乏獨創精神。羅馬建造了高標準的跑馬場、浴池、雄偉的凱旋門,但羅馬文化卻是外來文化。
克萊因進一步指出:“羅馬人的實用主義結出的是不育之果,而基督教的神秘主義堅持要完全無視自然界,實際效果是阻礙了知識的進步,扼殺了創新精神。大量的曆史事實表明,在這兩種情形中,數學都不能蓬勃發展。數學隻有在這樣一種文化環境中才能結出累累碩果:在這種文化環境中,人們既能自覺自願地探討與自然界有關聯的問題,與此同時,又允許思想毫無限製的自由發展,而不必去考慮是否能力可解決人類及其世界所麵臨的問題。”
由此,我想做點簡單的引申。克萊因所提到的羅馬人的實用主義與今天的中國何其相似!我們今天所引以為豪的建設成就,到底有多少是我們所首創的?北京的現代化的標誌性建築有多少是中國人自己設計的?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中文暢銷書中,到底有多少是中國的學者獨立撰寫而不是編譯或翻譯的?所有中國的大學加到一塊到底有多少世界一流的學者?
可是話又說回來,中國的教育什麽時候培養過創新精神?什麽時候幫助孩子們孕育過美麗的夢想?什麽時候鼓勵過孩子們提出各種不同的意見、什麽時候引導過孩子們進行過有爭議的討論,或是做過獨立的探索和實踐? 如今中國的文化精神到底是什麽呢?物質的輝煌難掩精神的貧瘠,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一個暴發戶的樣子。本來也不奇怪,在一個功利主義大行其是的年代,凡事必須有用、必須立刻見到經濟效益。於是在一片繁榮的掩蓋下,隨處可見的卻是急功近利和投機取巧。長此以往,結出的必定是無數的不育之果。要不然,何以在改革開放三十年之後,還是難得見到大師,難得見到泰鬥?更不要說見到一個又一個的智慧群體活躍在各自的領域裏。這不能不說是全體中國人的悲哀。難道中國人隻能成為打工仔嗎?普通人做衣服鞋子;教授用別人的發現研究業已成熟的問題——不過是一個能閱讀外文的為寫論文而寫論文的高級打工仔而已。
創造力的培養有賴於一個人的探索精神,但更有賴於一個人生存的土壤。數學也好,哲學也罷,不過都是人類至善至美的精神追求。沒有忘我的精神追求,就不可能會有美輪美奐的精神產品。 當無神論者還在高談闊論,一事無成的時候,有神論者卻懷著對上帝的謙恭,心生敬意地把真理的麵紗一層層地揭去。可是,有些人不是踏著別人的足跡去撲向真理,而是把撿來的麵紗,裝飾到自己的身上,搖身一變,便成了‘真理’的化身。
(1)《西方文化中的數學》(美)M.克萊因(Morris Kline) 著,張祖貴譯,複旦大學出版社。
(偶感而作,詞不達意,隻為自己存底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