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胡適對哲學的定義是,“凡研究人生重要問題的根本解決之道的學問,就叫做哲學。”這句話,見於《胡適的北大哲學課》的開篇。1918年發表的時候,叫《中國古代哲學史大綱》,上卷是蔡元培做的續,商務印書館出版——胡適是出了名的“半卷書作者”,這本也一樣,雖然當時掛了“上卷”的TITLE,但是下卷,一直到胡適逝於台北,也沒有問世。(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一個12歲的少年,躺在夏日星空下的柔軟的草地上,天大地大,鳥息蟲鳴——他會為未來焦慮嗎?我覺得,不會,因為還沒到焦慮的年紀。然而,應該會茫然。即便是已經走進成人世界裏的你我,當麵對不熟悉的人和環境,第一個反應,多少會因陌生而拘謹而情怯,個體的區別,不過是掩飾的好和不好而已。換句話說,要看心裏那個聲音,是不是堅定堅強,壓倒那份陌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第一次見到對達賴喇嘛的介紹,是很久很久以前上大學的時候,同學宿舍裏翻到READERSDIGEST,有一篇對他的專訪,別的重要的都忘了,就記住,他是一個水平很高的精密儀器工程師。這個評價,我現在想起來還會笑,覺得,可真接地氣啊。讓我覺得比接地氣更親切的,是在我眼裏,他長得像我的小表哥。那個小家夥,比我高一年級,作為家裏三個孩子裏最小的一個,備受寵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0-12-12 08:32:44)

孩子們再小一點的時候,我們有一個固定的節目,就是每個星期五,坐火車去市裏的圖書館,借書,還書——更重要的是,下了火車,可以在火車站那一串長長的購物通道裏,買好吃的,喝的,帶到圖書館供人們休息的大廳裏坐一下——有專門給小小孩玩的一個小角落,小桌子小椅子玩具,遇到年紀差不多的,甚至可以咿咿呀呀的玩上很久。 給自動售貨機喂一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萊茵河自北向南一路流下來,路過許多城市,寫下了許多故事。到瑞士的時候,穿過的那個城市叫BASEL。BASEL有瑞士最老的大學——因為夠老,所以有時間做很多出格的事,其中的一件,就是把24歲,博士論文都沒寫完的尼采,從萊比錫硬給聘成BASEL大學的教授。尼采自己說,當時,他都不好意思跟那些教授站一起,他們孤立他!尼采的好朋友,是他姐姐,兩個人在瑞士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20-09-08 01:44:53)

周末閑來無事,去買了一個洗墩布的桶,不便宜呢,特價還要50歐。我一向喜歡好用的東西,和,好穿的衣服。所以,看到商店櫥窗滿滿,忍不住順手泠了兩件上衣。都是長版寬鬆款,簡單好穿,上身就能出門的衣服。好歹也是職業女性,不能太講究又不能太不講究。想起來我們孩子跟我學她們幾個小姑娘一起吐糟自己的媽媽,一個說,嗯,我媽媽一件粉紅色套頭衫,晃進了HM[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0-08-21 05:54:03)

21.08.2020,星期五,西伯利亞某機場,一架來自柏林的小型客機緩緩降落,急匆匆準備下機的醫護人員突然收到消息——行動暫停。OMSK記者招待會,主治醫師AlexanderMurakhovsky宣布,AlexeiNavalny身體狀況過於不穩定,不適宜做長途旅行。具體檢測報告,有可能兩天之內才能給出——他的聲音,當然是莫斯科的聲音,莫斯科的聲音,當然是普京的聲音。普京能在病毒席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0-08-16 22:19:11)

休假在家,禁不住想玩一個challenge的遊戲,自己跟自己玩——人最好的玩伴,必須是自己啊。孩子,愛人,朋友,當然也是,然而,愛他們的本質,還是愛自己。如同雨天共打一把傘,淋濕自己也不要淋濕孩子,那是因為,淋濕孩子,心裏更痛啊。如同FamilyCinema,大家挑什麽我都喜歡,不是因為電影的內容,是因為那一份共享的時光,孩子的笑臉和愛人的輕攬入懷。幸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0-08-13 02:18:00)

HarryPotter從Voldemort手下死裏逃生,那次經曆,在一歲的小孩子的記憶裏,留下的是一片綠光,和看得見摸得著的,額上這道疤痕——這個疤痕,是死而複活的見證。 人是這樣,物也是這樣。 記得第一次見到這個金繕い被擺在櫥窗裏,覺得心裏被DUANG地撞了一下,忍住了才能咽下口水,不去摸一下那上麵的金疤,感受一下SKINCONTACT的那種真實。 用柒樹的漿調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這個雕塑的原型,是著名的歌德(JohannWolfgangvonGoethe)和席勒(FriedrichSchiller)。猜一猜,哪個是哪個? ——我反正是猜錯了,印象裏,歌德是美少年才對——然而倆人站在一起,美少年的那個,是席勒——差了整整十歲。 成名早的那個,也是席勒。1781年,22歲的席勒攜“群盜”(THEROBBERS)出道,標誌著德國古典文學主義的結束,浪漫文學主義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
[21]
[22]
[23]
[24]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