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那就聊幾句人人吃飽的社會好了——Adam Smith 和the Wealth of Nations

(2024-05-04 00:22:15) 下一個

這本書的原名,叫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第一版在1776年麵世的時候,Causes是寫成Caufes的。我記得看再早一點的Leviathan,古英語拚法更多,以至於我曾經懷疑是印刷錯誤。

中文如果我沒記錯,應該翻譯成富國論。我自己覺得這個譯法挺誤導的,因為作者的核心觀點不是國富,是民富,或者再準確一點,是民眾生活幸福。也就是下麵納蘭提到的,安居樂業,盛世一類的概念。

原來說到the Poor Economics那本書的時候,我對Adam Smith提到過一點點,當時選的標題是從ADAM SMITH 到BANERJEE。因為是隨手寫下來並沒有想很多,現在回看,大概是因為我自己內心裏對Adam Smith印象特別好,原因很簡單,他這本是我看過的最容易(懂)的英語書,完全覺不到有咯眼的生字詞,900頁看下來,甚至愣一下,完了?!

1776年三月第一版,之後10年在全世界一版再版,發行總數僅排在聖經之後,也奠定了Adam Smith的江湖地位,他自此被稱為der Urvater des Kapitalismus (資本主義的祖祖祖父)。歐洲人誇張吧,中文最多說xx之父,歐洲人給貼的標簽是爸爸往上數好幾代的爸爸。

英國人有多喜歡它?當年的Iron Lady, Margaret Thatcher,要求自己的內閣成員必須讀這本書,甚至不定期檢查,就是從某一章裏隨便拿一個題目出來問或者大家討論。想一下如果你老板有這個變態要求你會不會私下咧嘴?但是沒辦法啊,老板最大。象我們家幾個還不是經常互相攀比,自認比別人更有機會有本事長大了做媽媽的Chef。

我說那你們以為媽媽就不會天天叫叫“刷牙,練琴,洗澡,睡覺”了嗎,不可能的。

幾個笑成一團。

除了作為經濟學的基礎讀物之外,Wealth of Nations也被認為是西方工業文明的基石,現在歐洲社會的保險體係,教育體係或者說整個社會運作方式都是建立在這本書的核心論點之上,象中文裏也經常提的,invisible hand,specialty這一類革命性的概念,都是在這本書裏第一次被明確提出來。

還有呢,

Improving living conditions is a desire that accompanies us throughout our lives, from birth to death.

明確承認,人活著就是為了自己過得好一點。這個當然不稀奇,ego人人有,(有點)稀奇的是他的推論,

Indeed, precisely because he pursues his own interest, he often promotes that of society more sustainably than if he really intended to do so.

(人)追求這件事很好啊,正是因為他隨時隨地在追求自己的利益,所以才可能常常更持久地促進社會利益。這句話,正是invisible hand產生的根本原因。Adam Smith對此的解釋是,生產者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當然要盡最大可能把自己的產品做到最好,使客戶最滿意,那麽結果是市麵上隻有最優秀的產品才能賣出去。而顧客的自主比較選擇,也無形中促進了廠家把目標定在性價比上,下來的結果?整個社會受益。

In visible hand.

Adam Smith的原話是,And this tremendous increase in production... in a well-governed state leads to general prosperity, which is felt even in the lowest strata of the population,這種生產的巨大增長,...,在一個治理良好的國家會帶來普遍的繁榮,即使最底層的人口也能感受到這種繁榮。

嗯,說人話就是,人民幸福感增加。他的原詞是prosperity,德語直譯是Wohlstand,所以這本書的德語譯名是der Wohlstand der Nationen,Wohlstand用中文的繁榮對應是可以的,但是不是簡單的“富”的概念,更不(隻)是“有錢”,是整個社會體係的合理運作而導致的民眾幸福感滿足感這些度量happiness的指標提高。

關於Happiness的度量,我原來寫幸福那個係列的時候專門查過,網上有很多相關的questionnaires,有興趣的可以自己挑一兩個試試,很好玩的。反正又不要給別人看得分低也無所謂啊,而且可以當成對自己生活目前生活現狀的一種客觀審視。

挑有名的研究機構好了。

說回到這本書的題目,如果你注意,Adam Smith用的是…of Nations,是複數,也就是他並不是專指英國或蘇格蘭(他是蘇格蘭人),他的理念是,如果全世界每個國家都按他的理念運作,包括取消關稅(他爸爸可是稅官),自由市場,人口自由流動(呃,戶籍製度那個…),個人盡最大可能追求自己利益,etc.,那麽就會有,

“全天下”太平盛世。

不錯,這本書算在經濟學基礎讀物裏,但是更被認為是哲學類,原因很簡單,人們自此對世界的認知包括行為有了根本性的改變。今天的自由市場自由貿易行為,歐洲的社會福利製度和教育體係,或者說關於“資本主義”的概念,都是因它建立起來的。有一個評價是,從人類文明史看,隻有達爾文的進化論在思想革命方麵可以比一下。

從經濟學角度。

Adam Smith第一次明確提出了specialization的概念。

他舉例說,一個工人撐死一天生產一根針(從頭到尾),20根了不起了,但是如果把整個製作過程分解,

One worker pulls the wire, another stretches it, a third cuts it, a fourth sharpens it, a fifth grinds the upper end so that the head can be put on. Making the head also requires two or three separate operations. Attaching the head is a task in itself, as is white-hoting the needle, and even packing the needles is a job in itself.

這樣每人負責自己的一部分,10個工人一天可以生產48,000根針,那麽平均下來每人每天生產4,800根。

如果你說,這有什麽,流水線嘛。當然,因為你生活在今天,倒退200年300年,你有本事這樣明確表達,那在人類文明史寫下一筆的,就是你的名字。這個世界上最公平的,我想是時間——對人最重要的,是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最難的,是對對錯的判斷——所以有了human beings(Homo Sapiens) 這個詞。Homo=man, creature,Sapiens=wise,拚起來很容易理解,wise creature。

寫到這裏,突然反應過來,上麵應該是中文說的,社會分工。

(如果合理的)社會分工形成後,Adam Smith的結論是,社會財富會迅速增長,每個人都會有衣穿。為什麽他拿衣服舉例?要知道,在Adam Smith時代,很容易從衣著判斷人的社會地位和身份,更不要說在古羅馬,從身上批的布就知道是自由人還是奴隸。

Adam Smith認為,人和動物的本質區別是人有意識地完成社會分工這件事。Almost every animal is completely independent and independent once it is fully grown. In contrast, people are almost always dependent on help, although they can hardly expect that they will receive it solely through the well-being of their fellow human beings。

如何做到這件事,Adam Smith給出的解釋是,He will probably achieve his goal much more easily if he knows how to use their self-love to his advantage by showing them that it is in their own interest to do for him what he wants them to do。也就是說,讓對方覺得他做任何事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是為了你的利益,再解釋?把自己賣出去的同時,讓對方覺得買賺了。

原來在家裏跟我們孩子爸爸聊天,我說我最看不上中文裏的什麽酒香不怕巷深或者被利用這一類負麵的說法,別人覺得你沒價沒值沒用才是災難,老板利用你?那最好不過了,那是你真把自己賣出去了(這一段應該寫到職場那個係列裏)。

Adam Smith所處的時代,正是西班牙或者歐洲殖民主義航海殖民的黃金時代,每個國家都拚命積攢金銀或其他金屬作為國庫儲備,而Adam Smith的一個觀點是,這樣是不對的,貨幣(那些貴金屬)本身沒有任何價值,隻有當它們流通起來,參與市場交換行為,才有意義。真正能增加國家民眾幸福指數的,不是貨幣本事,而是product的數量,The national annual product... can only increase in value if the number of productive employees or their productivity increases

從這裏直接引入Adam Smith的最核心觀點,Therefore, if one gives up all systems of favoritism and restrictions, the system of natural freedom arises entirely by itself. As long as the individual does not violate the laws, he is given complete freedom to pursue his own interest in his own way and to use his hard work and capital in competition with everyone else,如果(各國家)把所有關稅,貿易壁壘,人類遷徙限製種種去掉,那麽“人類共同繁榮”是可以實現的。

Gloablization這件事,無論今天作為個人如何看待,都是沒什麽爭議的事實。第一個明確提出這個理念並對後世產生最大影響的家夥,就是這個Adam Smith。工業革命能發生在英國,難道是沒有原因的嗎?

另一個我認為值得提一下的,是Adam Smith在這本書裏關於price的概念。他認為任何一個產品,都有它的natural price(本身的生產成本,包括人工工資,機器設備,廠房,etc.),同時又有market price(能賣多少錢)。今天大家還不是抱怨那些名牌根本值不了那個價,但是還會蜂湧去買,解釋這個現象的第一人,是Adam Smith。

所以我一直的一個觀點是,能講明白被接受被實踐的道理才是道理,靠feeling的?那叫抽象畫。

當然還應該再重複一下Wealth of the Nations的Wealth。國家和政府作為管理機構,要做的是,In the system of natural freedom, the sovereign has only three duties to fulfill: First, the duty to protect the country against violence and attack by other independent states(比如軍隊國防,對外)Secondly, the task of protecting every member of society as far as possible from oppression and injustice by a fellow citizen or of establishing a reliable judicial system(民眾守法,不要偷盜搶劫,對內)And thirdly, the duty to establish and maintain certain public institutions and establishments which an individual or group cannot operate in their own interest because the profits could never cover their costs。

第三點我認為對歐洲今天的生活影響最大。

國家要保證社會正常運轉,負責那些不是建立在營利為目的(invisible hand的影響)的社會事務,比如造橋修路收垃圾,教育醫療等社會福利。隻有實現在這個基礎上的社會體係,才能有真正的Wealth。

這本書裏其實有一小段提到並分析中國當時的社會狀態,我不多評價,有興趣的可以去找來看看。

最後加個小8掛。

Adam Smith和David Hume有長達20多年的友誼,二人在Adam Smith剛拿到教職時相遇,當時David Hume已經成名。相識即相知,Adam Smith找房子的時候,有個要求是,能看到街對麵David Hume的窗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