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隨便寫一個啊,是跟著糯米的帖子來的,她的是玉我來塊磚算是給大家換口味)
ADAM SMITH 的THE WEALTH OF NATIONS 是現代經濟學的聖經,我甚至見到過評價“所有後來的經濟學著述都是在從不同角度為這本書做注解”——當時準備讀的時候,其實是很遲疑的,因為不知道該不該開始——不能堅持讀完的書,就像一段沒有到達終點的旅程。
果然沒有讓我失望。
讀下來,居然不覺得拗口,連生僻字都很少,娓娓而談的鄰家故事風格,兩個字兒,不累。
讀起來不累而又有營養的書,在我看來,是上品。
而200多年之後的這本POOR ECONOMICS讀下來,居然是同樣的感覺。
作者ABHIJIT V. BANERJEE和ESTHER DUFLO是2019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一直致力於貧困方麵的研究。和ADAM SMITH的POLITICAL ECONOMICS不同的是,倆人的切入點是SOCIAL ECONOMICS,即人們的社會行為,一句話,是什麽行為導致了貧困?
“今日世界,每年會有9百萬兒童在5歲生日錢夭折。南撒哈拉的婦女,平均每30個人就有一人因生產而死亡(發達國家,這個比例是5600:1),在印度,超過5000萬的學童不能夠真正的閱讀拚寫”——什麽是貧困?這就是。不是發達國家人們熟悉的貧困線那個數字也無關最低工資或者低於社會保障體係的收入,是直接的在生與死那條線上的掙紮,和與文明社會相隔的那道門——今天,21世紀。
貧窮與否,必然和個人(家庭)收入相關,普通人類社會的普通人,獲取收入的最基本方式是,工作。
首先,不可忽略的統計規律是,初進社會的新鮮人,第一份工作的收入和20年後的個人收入,基本可以認為是正相關的,所以“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並不是一句沒來由的空話(統計規律,不能拿個例來反駁,所以需要統計學教授的HOW NOT TO BE WRONG--THE POWER OF MATHEMATICAL THINKING,JORDAN ELLENBERG)。或者,個體成年後所處的社會群體地位,基本上落在其父母所處的社會地位那個區間(有偏差也不會太大)。同時,這個偏差本身受所處的社會環境的影響,貧富差距大的社會,偏差越小,貧富差距小的社會,其相對偏差反而會大一點——社會分裂為什麽很壞,在這裏了。
我自己,很欣賞近年來經濟學的研究方式,即實驗經濟學,也就是通過對實際數據的觀測得出結論,從而使經濟學從存粹的理論研究進步到有大量的實驗數據支持——申請一個項目,拿到基金,真正走到社會裏,到普通人中間去試其預計方案,收集相關數據,得出結論——整個過程跟物理實驗,完全沒有差別。
說到貧困,很容易的直接的聯想是,饑餓。不可否認,饑餓在今天仍然存在,但是饑餓的原因不是食物不夠,而是可以用來購買食物的資產沒有被合理地分配。在人均收入小於99美分的UDAIPUR,人均花費的30%居然是酒,煙和節日。另外一個實驗是,對中國的兩個貧困村莊,分別降低了麵粉和大米的價格,希望達到的結果是人們可以購買更多的大米或者麵粉。實際觀測到的是,人們並沒有拿多餘的錢來購買更多糧食,而是花費在更貴的魚和肉這些食物方麵。
所以,貧困和饑餓,不是正相關。
和貧困正相關的,比較重要的是兩點,一個是個體健康狀況,一個是個體教育程度。特別是在不發達地區,對這兩點的認識的偏差,造成了人們對不同生活方式的選擇,而這種選擇,是陷入貧困與否的關鍵。
什麽是認知偏差?
在MARROKO,孕期的婦女不舍得多花10%的錢買加碘的鹽,因為她們不知道這對嬰兒有好處(或者,那個好處不是肉眼可見)。而對食物的選擇的側重,可口排在營養價值高前麵。
另一個觀測到的普遍現象是,人們更看中的是婚禮,葬禮等節日因此願意提高花費在上麵而不是改善日常食物的質量。作者給出的結論是,購買力所不及的奢侈品帶來的幸福感遠遠大於人們果腹的欲望。
直接導致貧窮的,排第一的是糟糕的身體狀況(越病越窮)。在印度,貧困人群中那些不能負擔巨額手術費的,會隨便找醫生開一些簡單的藥方來獲取某種心理安慰(也就是著名的3-3-3原則,三分鍾問診,提三個問題,給三種藥)。顯而易見,這種心理安慰的直接效果就是沒效果,不僅喪失了工作能力仍舊處於喪失狀態,而且,由於治療無效,病人不得不持續這種不必要的花費——直至死亡。
特別貧困地區的居民,看不到健康的重要性,甚至認為健康是免費的——不花錢的東西就不值錢。還有,低價的東西,利用率就低——其實,這個貌似是我們普遍的行為方式。
對於教育的態度。
公認的是,低收入地區,青少年輟學率明顯高過發達國家。作者的觀測,這並不是貧困的直接結果而是貧困的原因。還是印度UDAIPUR,一位40歲帶了6個孩子的寡婦,三個大的孩子最小的也讀到大學了,最年長的馬上要去做老師可以有自己很好的收入,但是從14歲的女兒開始,下麵的三個都退學了——因為食不果腹嗎?不是——她把自家的地租出去,同時可以領取丈夫的撫恤金,維持一家的溫飽沒問題。采訪中幾個小家夥的觀點是,學校,好無聊啊。除去女孩去鄰居田裏幫忙,另外兩個小的就那樣無所事事。
理論很簡單啊,把孩子們弄進教室,讓他們受正常的教育,之後進入正常運轉的社會係統,成為社會的一份子。這樣長大的孩子,貧困的可能性有沒有?當然有。但是脫離貧困的可能,更大。唯一難的是,不是很容易做到。
那麽,貧困的根源是政府的失職?部分對。對於現在的社會體係,政府在某些方麵起的作用絕對不可以忽略。而政府的長期失職和管理混亂,直接造成人們沒有動力去完成自己應盡的職責。
一個例子。法律規定,印度的健康部門應該一星期六天一天6小時對外開放。通過一年對印度UDAIPUR超過100小時的暗訪,BANERJEE的團隊得出的結論是, 56%的應該開門的時間是沒開的。即便開門,隻有12%的可能有護士在,其餘時間患者根本找不到人。對於運行如此糟糕的公共衛生係統,很難相信人們會信賴它利用它。因此,即便公立醫院的護士和醫生碰巧在,他們也不大可能認真對待患者。
這次的COVID19事件,其實很直接的驗證了本書的另外一個結論,貧窮的人,承擔風險的能力更低,因為他們幾乎沒有無論是金錢方麵的還是身體健康狀況方麵的儲蓄——風險來了(沒有收入的風險),會更快地進入貧窮狀態。
另外,當今社會的正常企業,幾乎都是靠借貸為生。借錢,做自己的BUSINESS,還錢,再借更多的錢擴大經營——如此周而複始。然而,無論是有優惠的小額貸款還是正常的貸款,銀行都願意把錢借給已經有錢的人(或者企業)。換句話說,窮人連信用都貧窮,越窮,就越沒有機會,就越窮。
本書的最後,作者小小的挑戰了一下傳統的政治經濟學——就是前麵提到的ADAM SMITH啦。高手過招,招招直奔要害。
這本書,讀下來的感覺是,是你在其中的時候可以完全在其中,掩卷之後呢不僅餘香在懷,更渴望找人交流分享——上次跟糯米說起來,我相信我們這一代人一樣會創造傳奇,在我眼裏,這就是200年後應該屬於我們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