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見到對達賴喇嘛的介紹,是很久很久以前上大學的時候,同學宿舍裏翻到READERS DIGEST,有一篇對他的專訪,別的重要的都忘了,就記住,他是一個水平很高的精密儀器工程師。
這個評價,我現在想起來還會笑,覺得,可真接地氣啊。
讓我覺得比接地氣更親切的,是在我眼裏,他長得像我的小表哥。
那個小家夥,比我高一年級,作為家裏三個孩子裏最小的一個,備受寵溺。所有人都成天三兒啊三兒的——包括他的同學和街坊鄰居,所以,我一直也這麽叫。
叫啊叫的,長幼禮節就全都叫沒了,不像他的哥哥姐姐,我從小老老實實跟著叫大哥,大姐。
所以,我一看達賴喇嘛這個半笑不笑的樣,就想笑。
後來在牙醫診所,居然見到一個鑲起來的匾,忘了是句什麽話,署名簡單嘛,一下就記住了——H. H. DALAI LAMAR。
H. H.哦,——HIS HOLINESS——全世界敢掛這個TITLE的宗教領袖,一隻手數得出來。
這個大家都認識啦,Pope Francis 嘛!有興趣的,可以去NETFLIX追一下那個電影,兩個教皇,我驚訝的是,選的演員,實在是長太像了,別的不多劇透。
東正教的教皇,從希臘語直譯的話,是chief or father of a family。
還有,DALAI LAMAR。
是的,不管中文輿論裏他是什麽形象,都不影響他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佛教徒——領袖。
有很多著作,隨手摘幾個
The Dalai Lama: A Policy of Kindness; compiled and edited by Sidney Piburn. Ithaca: Snow Lion Publications, 1990. A Flash of Lightning in the Dark of Night – A Guide to the Bodhisattva’s
The Four Noble Truths by H.H. the Dalai Lama. Translated by Dr. Thupten Jinpa, edited by Dominique Side. London: Thorsons, 1998.
Dalai Lama. The Art of Happiness: A Handbook for Living (p. 321). Hodder & Stoughton. Kindle Edition.
。。。
上麵的第三個,就是我提到的這本書,The Art of Happiness——H. C. CULTER參加達賴喇嘛的一係列公開講座和私人訪談之後,結合倆人的討論,呈現給讀者的一份暖心暖胃的飯後甜點——也可以是正餐,或者是,頭盤——看你需要了嘛,看你,處在人生的哪個階段。
華人文化裏,我想,最不陌生的應該是佛教,即便拋開宗教的背景,中庸,也是東方文化裏比較被認可的一種哲學觀。有趣的是,達賴喇嘛從來不提中庸這個概念,而是一直強調,不可以EXTREME。並且,他認為,所有的自大,自負,自卑,自憐都屬於EXTREME的情緒,是不健康的,對肉身有害的。
另一個和其他宗教,比如Catholic church,不同的是,佛教文化裏,承認並推薦實踐性質的MIND TRAINING,即通過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列幸活著不幸,敵人和朋友,來具體鍛煉自己的心智,並不把世界上發生的不幸或者苦難統統放在“神的意誌”那個筐裏,用“上帝有最好的安排”來解釋,進而放棄人本身的工作這一方式。所以,開篇,作者描述,達賴喇嘛上來就笑咪咪地說出人生的真諦——人活著追求什麽?追求HAPPINESS嘛!
我看到他和作者的這段對話,差點笑出來——真的是肉身不是佛啊。
當然,既然是追求,那就意味著,嗯,還有距離,這個距離,要靠自己一步一步走過去。不過呢,如同馬拉鬆,42公裏放在一起看當然很遠,但是當你把它分成一小段一小段,隻看腳下那個影子的距離,就沒那麽恐懼啦。
達賴喇嘛的觀點永遠能讓我笑,因為溫和溫暖。
——反正人也不能確定明天是不是還活著,就老老實實過今天的日子吧。
——生命難題嘛,嗯,不過是兩種,可以解決的和不可以解決的。如果是可以解決的,那人需要做的,不是關注那個難題,而是積極尋找SOLUTION。如果是無解地,那WORRY也沒有用啊!
很是合了《追憶似水年華》裏普魯斯特的觀點,反正時間也是上帝白給的,為什麽要浪費在操心上,還是要積極追求HAPPINESS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