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和自己的對話——WHAT TO SAY WHEN YOU TALK TO YOURSELF

(2020-12-28 08:00:15) 下一個

一個12歲的少年,躺在夏日星空下的柔軟的草地上,天大地大,鳥息蟲鳴——他會為未來焦慮嗎?

我覺得 ,不會,因為還沒到焦慮的年紀。然而,應該會茫然。即便是已經走進成人世界裏的你我,當麵對不熟悉的人和環境,第一個反應,多少會因陌生而拘謹而情怯,個體的區別,不過是掩飾的好和不好而已。

換句話說,要看心裏那個聲音,是不是堅定堅強,壓倒那份陌生的感覺。

人,確實是有很多時候,是要跟自己對話的。想起年幼時候讀的雞湯文,人,因該跟自己做最好的朋友,因為隻有自己,才是陪伴自己一生的人——很拗口,當時也不是特別有感觸感悟,所以象其他的書頁一樣,一翻即過,沒有想到RESET去看第二眼。

當然了,那時候的時間,大半不是自己的,一些交給學校,一些交給父母,一些交給找上門來的小朋友,甚至鄰裏親朋,自己?沒有了。

所以年幼的時候,是不由自主把自己放進環境裏並等同於環境一部分的——這個結論不是我的,是心理學家的研究結果。典型的例子,是幾歲的小孩子,會叫著自己的名字提出自己的要求,“小明餓了”,“小明不想寫作業”——至於"我"的概念,是沒有的。

能夠把自己從環境中剝離出來,已經是成長環節裏,很重要的一部分。

剝離出來的另外一個表象,是人,會變得有意無意,跟自己對話,對自己評判,不僅僅是因為獨處的時間增多,可以自己支配的時間增多,更是意識到,我,為什麽不XXXX?。。。。

也就是開始比較,比較自己,和“別人”。為什麽“它”比我運氣好?為什麽這件事不想我想的那樣?“我”到底因該怎麽做?夢想和現實的距離,到底有多遠?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問題,也有很多答案,而答案,可以是ANSWER,也可以是SOLUTION,因問題而異,可以靠人,也可以靠己。

我是比較傾向於相信還是要“靠己”的那一類——SELF HELP。

想SELF HELP,先要學會SELF TALK——總是要先分析清楚問題在哪裏——SELF TALK, 也是有TECHNIQUE的,HOW?

最底層的SELF TALK,是被動的自我否定,我做不好啊,或者,嗯,我可能做不好——“那根本不是我能掌控的”,“我體重很難改變”,“倒黴吧”。

第二層,“我應該有條理一點”,“我早開始就好了”,“我應該再努力一點”。。。所有這些,後麵沒說完的是一個否定的句式——可是我沒有。

LEVEL 3,“我不會在工作中再犯這個錯誤了”,“我不會再吃的比我應該吃的更多了”,“我不會再有拖拖拉拉的毛病了”——現在好多了,是不是?起碼,也許,可能,會有改變,而且,是,想自己希望的,好的方向改變。

再進一步,“這個是我想要的我”,“我是能控製自己的”,“我會先做完這件事”,“我能記住新認識人的名字,這件事對我很重要”——可以(刺激自己)行動起來了。

最後的一個呢,稍微有點唯心,“我是宇宙中的一員,它如何,我如何,我是那束光中的一粒”。

——這些TIPS,都來自於SHAD HELMSTETTER的一本書,WHAT TO SAY WHEN YOU TALK TO YOURSELF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一個沒有驚豔的老樹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