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水聞香

吟離鄉之幽思,歎歲月之流逝
博文
(2020-01-02 04:48:09)

我在上一篇博文裏提到,我還有另一個喜愛的健腦遊戲。每次玩起來總是著了魔似的,一拿起來就放不下了,癡迷到廢寢忘食的程度,這就是----拚圖。 英國是拚圖的發源地,倫敦的地圖繪製者和版畫家JohnSpilsbury在1760年左右首次將拚圖遊戲商業化。如今市場上的成人拚圖以1000塊兒最為常見。吉尼斯紀錄的世界塊數最多的拚圖是551,232塊兒,由越南胡誌明市經濟大學的1600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5)
(2019-12-29 14:35:15)
很多老派的英國人愛玩Crossword這種填字遊戲,以此打發時間,活動腦筋。這也許是在電子遊戲誕生前,最為大眾喜歡的遊戲了吧。至今的各種出版物上,也往往還是會有一小塊兒版麵用來刊登這類遊戲,雖然已經很難見到年輕人玩。 我覺得咱們老祖宗留下的寫詩填詞和這個遊戲有異曲同工之妙,其過程如同是大腦在跳韻律操,起到健腦功效。首先都要知道想表達的是什麽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9-12-25 01:14:14)
送走了唱聖誕頌歌的孩子們,她沒有馬上轉身進屋,而是倚著門框看著那群高高低低的身影。手捧的蠟燭隨著他們移動的腳步,在黝黑的空氣中留下了一道道轉瞬即逝的光痕。 她所在的小鎮始終保持著孩子們在平安夜敲門唱頌歌的傳統。她討厭萬聖節的“trickortreat”,卻歡喜他們的平安夜頌歌,不僅僅因為前者隻是為了要糖,後者是為了慈善募捐,更是因為這歌聲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9)
(2019-12-21 06:45:29)
子喬,我曾向你confess過,對小說連載我通常不會跟讀,更是鮮有評論。因為以我的思維方式看來,在沒有看到全篇之前的討論會時有偏頗,不能中的。今天得知你已截稿,遂全篇通讀過後,來談談我的心得。 開篇第一章,令我眼前一亮,讀出了《百年孤獨》的味道。筆觸細膩,字句優美靈動,怪誕魔幻的風格是極不容易掌握的。對於意識流,我一向不明覺厲。但可以肯定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0)
在英國呆上一段時間以後,你會意識到這是一個全民好賭的國度。無論是酒吧裏、大街上、辦公室裏,人們無賭不歡。 研究顯示40%以上的英國人口參與過至少一種不拘形式的賭博。沒有人知道英國人賭博史的起源,大致歸於男人們一種以小博大的娛樂遊戲,經曆曆史變遷由遊戲到Bingo、casino,直至如今流行的網上賭博。從1994年英國第一個在線casino開張,到2004年第一個可下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4)
(2019-07-20 09:45:23)
前兩天打開電視新聞頻道,正好看到川普以他那陽剛不足的語調講著什麽。因為沒聽到開頭,也就沒太留心他講的是啥。隻是突然感到畫風一變,一群人振臂高呼:“Sendherback!Sendherback!”。節奏鮮明、鏗鏘有力,呼喊者臉上流露出狂熱的表情。這場景讓我在大夏天裏忽然剛到一股森森寒氣。似曾相識的場景,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德國,六十年代的天朝古都。。。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5)
(2019-07-18 03:41:26)
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裏的人想出來。——錢鍾書《圍城》 文學城也正是一座這樣的城。外麵的人,躍躍欲試地衝將進來,裏麵的人又會時不時地逃出去。 一直對這裏為什麽叫“文學城”有著十二分的好奇,想必創建者有著濃厚的文青情節?初聽起來,揣摩著這是一個純文學的園地。逛了一圈之後才恍然,原來這裏竟是一個生活萬花筒。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7)
(2019-07-05 06:39:59)

提起英國風景,人們往往會想起滿眼青翠的田園風光,亦或是厚重古樸的小鎮風情,再或者是廣袤空闊的蘇格蘭高地。然而極少會有人提到它的海濱沙灘。這大概是為英國的氣候所累吧。因為沙灘、海浪總是要有炙烈的陽光為背景的。以至於在英國海邊生活了二十年的我,總是往地中海去尋求藍天、碧海和金色的沙灘。 今年五月國內探親歸來後感覺患了Post-HolidaySyndrome,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9)
(2019-06-05 07:24:53)

自從搬到這個海濱小鎮,周日上午沿著海岸線散步就成了我們的固定安排。冬夏春秋,看過雲卷雲舒,平靜蔚藍;也見過風高浪急,水渾天沉。年年歲歲,景致相近卻又會有一點兒小變化,小驚喜、小意外時時處處地等著細心人去發現。
那年,不經意間發現坡地上的木椅多了起來。是什麽時候安置的?
原先海邊坡地上零星地放置了幾張木椅。每每走累了,打算坐下歇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0)
憤怒催生的搖滾 ---電影《NowhereBoy》評析 這是一部拍攝於2009年,講述約翰列儂少年時期成長經曆的傳記影片。改編於列儂同母異父妹妹所著的傳記。該片獲得了2010年的英國電影學院獎的四項提名。與其說這是一部搖滾音樂片,不如說它是一部情感片。從列儂的身世入手,講述他成名前(1955年到1960年)與生母和養母的情感糾葛。 列儂五歲的時候被姨媽Mimi收養,並被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