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呆上一段時間以後,你會意識到這是一個全民好賭的國度。無論是酒吧裏、大街上、辦公室裏,人們無賭不歡。
研究顯示40%以上的英國人口參與過至少一種不拘形式的賭博。沒有人知道英國人賭博史的起源,大致歸於男人們一種以小博大的娛樂遊戲,經曆曆史變遷由遊戲到Bingo、casino,直至如今流行的網上賭博。從1994年英國第一個在線casino開張,到2004年第一個可下載的casino手機應用程序,這一娛樂遊戲與時俱進,不斷以新麵孔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英國人。
被《獨立報》稱為Our National Love Affair的博彩店在1961年5月1日合法化的六個月內,開張數達到1萬家,可見賭博受英國大眾歡迎的程度。今年初,媒體披露賭博公司 Bet365的女老板及其家族成為英國的第二大納稅大戶,年納稅額達1.56億英鎊。該公司成立於2000年,到2019年福布斯預計她的淨資產有66億美元。她本人在2012年被授予CBE 帝國騎士勳章。
賭之盛行是有其社會根源的。首先大多數賭博方式在英國是合法的。
賭馬,賭球就不用多說了,連女王都會在每年的賽馬會下注。商業街上不難找到可以隨時下注的博彩店。雖然如同其他實體店一樣,它們有被網上交易取代的壓力。在這裏什麽都可以成為賭博的標的,而且總是緊扣時事的,例如皇家媳婦懷孕了,你可以賭生男、生女;可以賭嬰兒的名字、出生日期,出生體重,把人家的私事兒嗨成了全體民眾都有機會參與的盛事。
其次,賭博可以做為一種社交粘合劑將人們聯係融合起來。很多時候人們都把賭性應用到慈善募捐上,各式各樣的玩法不亦樂乎。在辦公室裏,總會有一些平時工作不忙,熱心社交的人出頭組織各種壓賭遊戲,而且是花樣百出,無奇不有。我們部門最奇葩的一個是參加者每人從給出的一串在世的名人中抽取一個,每個月交兩磅錢,一旦誰抽中的名人去世了,到那時所積累的錢款就歸誰了。記得中間很長一段時間裏,名單上的名人沒人仙逝,直至撒切爾去世,抽中撒切爾的同事大賺了一筆。這個多少有些不厚道,隻是英國人能把任何事情拿到賭台上的性情,可見一斑。
就連今年七月下旬暴熱的那兩天,英國獨立電視台在播放天氣預報時,都加上了一段關於第二天全國最高溫度是多少,會發生在哪裏的競猜,以博取和觀眾的互動。
再次,無法杜絕的暴富心態是賭博得以持續下去的基礎。英國著名的樂透National Lottery 以及後來衍生的眾多樂透造就了不少一夜致富的富豪。有趣的是如此致富的人絕大多數的結局都很慘。
近年來還有人想出了抽獎售房的辦法。價值上百萬的房子,花上25鎊買上一注就有中彩的可能,還是很令人動心的呢。:)
賭博作為創造經濟價值的手段讓各屆政府都無法對其下達禁令。這麽大的一個蛋糕,有誰忍心丟棄呢?好在英國人以隨時隨地的小賭來怡情,很少看到有人大賭,以至輸掉身家性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