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尚文集

李公尚,定居美國。打工養家糊口之餘,喜愛搬弄幾千中英文字,聊解歲月之歎。
個人資料
李公尚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博文
(2008-10-17 14:19:49)
少女生意李公尚那天,聽到門鈴聲,我去開門。站在門外的是一個滿頭金發的高個女孩兒,大約十一二歲。她那雙湖色的眼睛閃了閃,柔聲問我:先生,你想買這個嗎?說著,從斜挎在身前的帆布包裏拿出一袋一次性用的剃須刀和兩瓶剃須液。前天路過超市時,我曾想買些日用品,可是有些小東西總是被忽略。我接過剃須刀看了看,她忽閃了一下金色的長睫毛說:這袋剃須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08-10-10 16:28:31)
全家結婚李公尚白瑩正在用桌上的電話通話,她的手機急切地響起來。她拿起手機看了看,按到自動應答健。手機停了一下,又響起來,帶著不屈不撓的倔強。如此三番兩次,白瑩隻好對電話的另一端說:我有電話進來,等會兒我打給你,等我電話。
人們在各項生活秩序中,大約隻有對電話可以寬容到不要求先來後到,後打來的電話通常毫無道理地先被關注。白瑩打開手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09-19 16:19:21)
見麵禮
李公尚
蘇珊和羅順生結婚後,一直期待著到中國去,看看丈夫生長的那個國度,拜訪那位被稱作“婆婆”的丈夫的母親。然而,兩年過去了,羅順生一直答應著,行動卻不積極,如同借了朋友錢的人見了朋友,嘴上說很快就還,卻遲遲不見行動一樣。
蘇珊和羅順生同在佛基尼亞的一所學校裏工作。羅順生除教授經濟學外,周末還兼著業餘班的中文課,當初,[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08-09-04 12:35:45)
女兒身李公尚
楊桂芬大約知道自己的成色,常有一些男人的目光在她身上流連忘返。男人是性情動物,見色心動大概就像為食而亡的禽獸一樣情不自禁。對於男人的注視,楊桂芬通常像植物接受陽光那樣習慣地低下頭,黑亮濃密的睫毛含羞草般地隨著感受而收攏垂下,猶如放下一道密簾,遮住眼瞼。白皙細嫩的臉龐變色蝶似地隨著光照而變成粉紅,仿佛染了一層彩霞,輝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08-07-25 13:59:13)
看野李公尚
我下鄉插隊時隻有十三歲,讓當時接收我的趙莊生產大隊很為難。大隊書記對公社書記說:毛主席號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我們貧下中農非常擁護,很早就盼望著他們來。可是,這名“知識青年”隻有十三歲,大隊打前幾天就向各生產隊做工作,可是……
那天,一起下鄉的六十名“知識青年”,集合在大隊東頭的小學校裏,等待著各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8-05-28 17:22:47)
出國民工
李公尚
和華盛頓特區隔河相望的五角大樓市(PentagonCity),是佛基尼亞州公寓和賓館最為集中的區域之一。美國國防部的文武官員,領著聯邦政府的住房補貼,在此租房置產,無疑比常人理直氣壯。世界各國的軍政要人,拿著本國民眾的供奉酬勞,到此旅居公務,自然比平民財大氣粗。於是這裏的房價,就像五角大樓下發的指令一樣,居高臨下地獨尊著。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05-12 13:56:55)
藍衣假人李公尚三年前,王妍和若伯特結婚時,似乎沒有覺得若伯特很老。隻是一轉眼,她不得不開始重新審視她的這位“老夫”。若伯特經常呈現出的老態龍鍾,時不時讓她覺得自己是在和一位陌生人生活。特別是若伯特今年退休後,讓王妍有了一種莫名其恨的恐懼,如同人們對於自己駕駛的汽車到了使用年限,便會有一種緊迫的不安全感。
愛情應該是一種感情的沉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8-04-18 15:24:48)
候子成龍
李公尚
位於北京中關村東路的那家麥當勞快餐店,待客頗為大度——無論是前來用餐的還是用洗手間的,不管是在此打尖的還是打情罵俏的,主隨客便,所欲盡歡。厚道至此,顧客天天盈門。
光顧該店的許多善男信女,樂此不疲地前來,並非為了享受這裏的餐飲。即便他們有時買上一杯飲料,也不會忘記罵上一句“垃圾食品”。至於不得已用上一餐這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12-31 12:18:26)
偷情良友
李公尚
人們都不相信鄭雯娉還在做博士後,如同當初人們都不相信她是屬於能讀得進書的那種類型的女人一樣。“因為她太……”認識她男人,多半不信之餘,無不帶些惋惜之情,因而後麵半句話就不舍得說出來。而認識她的女人,照例不服氣之後,便有些嫉賢妒能,因而隻說後半句而省略了前半句:“她那麽……還不知足啊?
人類是社交動物,唯恐交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07-12-28 14:43:59)
民主生意
李公尚
紐約法拉盛地區的華人聚集區,是個暢享民主的好去處。向無民主血統的國人同胞到此,無需脫胎換骨,隻要言稱民主,按需納費,便可洗心革麵,成為民主人士。這頗似憤世嫉俗的凡人欲達淨土,不需刻苦修行,隻要拜了大成佛教的淨土宗,口中言佛,隨喜功德,心即是佛。
隻是按國人的觀念,既成民主人士,則一定要有標識,與“非民主”人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26]
[27]
[28]
[29]
[3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