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立獨行

真理在開始的時候隻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往往是在一個人手中,但卻對大多數人有重大的影響。
博文
(2022-04-27 07:27:07)
反向隔離有三個判據: 1、高感染率,一般一波的感染率為15%-60%,典型數據為40%。健康人盡快同時感染。 2、低人口死亡率,低於萬分之二。對於自發的反向隔離可以稍放寬。反映了對高危人群的保護程度。 3、在兩個月左右病毒清零。這個條件對於一個孤立的城市成立,對於有外來人口的城市,放寬到接近於零。所以要協調一致同時采用反向隔離。要徹底消除壓平曲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原文鏈接如下:https://www.cdc.gov/mmwr/volumes/71/wr/mm7117e3.htm?s_cid=mm7117e3_w 從去年12月份的34%增加到今年二月份的58%, 其中小孩從45%增加到75%, 18-49歲從37%增加到64%, 50-65歲從29%增加到50%, 65歲以上從19%增加到33%。 Omicron這一波兩個月堪比過去兩年的感染,也就是說不少地方是自發的反向隔離而不是先前的壓平曲線。考慮到Omicron有不少重複感染,這一波比以前兩年感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預測新冠疫情是非常複雜的。 下麵介紹一個簡單的雙池模型,可以幫助大家理解新冠疫情。 健康池:絕大部份人,新冠死亡概率為十萬分之二,這個概率對所有國家適用。 高危池:得新冠會死的人。在美國為1.7%,在人口年輕健康的國家低一些。 自然感染時間:約兩個月。與城市生產生活交通有關。 下麵用這個模型來理解反向隔離,死亡率十萬分之二到萬分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斯坦福教授:美國新冠疫情是公共衛生的災難性失敗,Absolutelycatastrophic。 看了一下Reason對一個斯坦福教授的采訪,連接如下: https://youtu.be/MpnbMIOvbjc 2020年10月4日,斯坦福大學的JayBhattacharya、哈佛大學的MartinKulldorff、和牛津大學的SunetraGupta發表了大巴林頓宣言,公開批評美國的防疫策略,主張放開、學校開課、但重點保護老弱。這個采訪的對象是斯坦福大學的Jay([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1)
(2022-04-21 11:09:38)
驢18在茶坦的“回首中國走向貿易戰的路徑”一文算是看到了問題的實質: “中國的趕超戰略,必須有模仿對象,必須有個追趕目標。現在唯一在前麵的美國突然發難,不但不許超過,還不許跟隨,不許走同一條路。這是要讓中國感到無路可走了。這一點中國可恐怕是不可能答應的。因為中國目前看起來並沒有準備在荊棘叢中趟出一條新路來。” 其實,中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新冠疫情死亡,可以看直接報告的新冠死亡,也可以比較總體死亡人數比疫情前的變化。 美國CDC報告,2020年新冠死亡35萬,比疫情前多死亡50萬,2021年新冠死亡42萬,比疫情前多死亡58萬。注意到CDC的2021年的新冠死亡數據比worldometers的數據要少一些,可能統計口徑有所不同。 美國CDC報告,疫苗接種人數為2.56億,實報死亡數1.4萬,死亡率為十萬分之五。 俄羅斯在worldometer[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04-19 11:54:48)
小國寡民,指的是國家麵積小,人口也少。這樣才能有效地治理。 一統天下。天下者,社會規則也。天下大亂,就是沒有規則。一統天下,就是規則的適用範圍廣,普世規則。人民貨物資金在天下的範圍自由流動。 一個社會的組織形式是非常重要的。小國寡民,一統天下,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國要小到什麽程度呢?城市規模,也就是說幾十萬人規模。 瑞士目前就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前幾天談到希特勒和東條英機的誤判。 你可以超越老大,但不要去挑戰老大。 有的人說中國沒有挑戰美國,而是美國老打壓中國。 舉個例子,南斯拉夫危機的時候我在歐洲工作,公司裏同事來自十幾個歐洲國家,一致認為美國應該出手。中國挑戰美國,幫助打下了一架美國飛機。 以前西班牙是世界老大,主要靠黃金白銀發財。英國就販賣點鴉片、茶葉,而不是去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大家都知道愛因斯坦說過愚蠢是無限的,聰明是有限的。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視頻,介紹一個意大利經濟曆史學家寫的一篇關於愚蠢的文章,大意是幾乎所有人都低估了人類的愚蠢,人類的愚蠢與種族國家教育職務職業沒有關係,也不能改變。任何療愚的努力都是徒勞的。幾乎所有人都低估了愚蠢的危害。 他劃了一個坐標係,橫坐標是利己,縱坐標是利人。第一象限是聰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過好日子到底是什麽意思? 1、社會安定 沒有戰亂、犯罪率低。 2、生活舒適 衣食住行。 3、環境優美 沒有空氣汙染、水汙染和噪音汙染,建築和自然環境賞心悅目。 普京的問題是把帝國的夢想變成全民的追求,入侵烏克蘭是一個表現,在俄羅斯內部有很高的支持度,但遭到大多數國家人民的反對,因為這是對好日子的威脅。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21]
[22]
[23]
[24]
[2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