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禪的博客

體悟人生真理,通達智慧覺悟。自覺覺他,自利利他。youtube鏈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4fjoWGlYx4&list=PLXXuRYOXx2fKoL33puVNg_m7JH9th7Wu4
博文
(2022-12-26 02:48:40)
若是自性智慧常現,則處處見佛性,時時見佛性,真實不虛!但佛性本就是空覺一體性,不屬於有無、空覺,因此處處覺見、處處真空。
若是自性智慧未現,隻能是覺者。。。。也就是覺清淨心的覺者,覺第七識的覺者!
221226zlp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12-25 10:36:34)
如何說佛法?作者:逍遙禪授過三壇大戒的出家僧人,可以代佛宣法,依據佛經聖言量說法!在家人沒有這樣的資格。。。自覺聖智境界說法,覺悟真心本性者可以用自覺聖智境界說法。。。。。也就是覺悟者說法!覺悟真心本性的覺悟者,可以用佛心佛性說法,也就是佛心生佛法、佛性無生無不生而方便說法!*眼見字覺心見,就是自覺;智慧觀照不二佛性,就是自悟;告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怎麽辨別自己是否明心見性?作者:逍遙禪見性不見性,很容易就辨別的:第一,從心識或者唯識來說,是否轉識成智?第二,從心性來說,是否從攀緣妄想心轉到覺悟真心本性上來,各種心性境界了了明見?第三,識不生滅的心性,自性如如佛性與自性智慧一體,定慧等持,照寂寂照!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所謂的法,就是覺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憨山大師的觀點,如下:
問。破四大五陰執。有先後否。
答。教說五陰漸破。必先破色陰。若參禪打破漆桶。則先破識陰。識陰既破。則四大無依。故如割水吹光。了不相觸。一般來說,小乘法破十八界,大乘法破五蘊(五陰)!
禪宗上手就識不二佛性,五蘊十八界的二法皆是不二佛性的佛法!根本就沒有“破”“立”二法!憨山大師說:“若參禪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12-23 05:47:10)
名相作者:逍遙禪名相是對應各種心性境界的名相:
世間人的名相,是自心堅固的妄想執著相!
心識十八界的名相,是心識緣根緣塵、根塵相對的名相!
清淨心中的名相,是自心所見相(第七識)!
光明智慧心的名相,是一真一切真的名相(妙觀察智)!
不二佛性的名相,是佛性中的平等如幻觀的鏡中像(第八識、平等性智)!
覺悟真心本性的名相,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光明智慧心顯現,為不生滅的智慧真心;智慧照見不二佛性,為不生滅的佛性;覺悟真心本性照寂寂照的大圓滿,為不生滅的真空真如! *區別心見與性見的關鍵在於生滅心與不生滅性。。。。。。
智者識不生滅的心性,當下見即是見性、性見;不識不生滅的心性,抄書、辯論、乃至神通都不是! 221227 *開悟是需要一個完全身心放鬆的環境,隻需要有那麽一個靈感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禪宗頓悟法門是“一切障礙即究竟覺”作者:逍遙禪教下修行,一般從皈依發願、懺悔消業,破除妄想執著心的我執和法執開始修行的,然後認識緣根緣塵的六識十八界,解脫十八界識清淨心。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識不二佛性。依不二佛性來圓融如如不動的法身、光明智慧的報身、善心慈悲心的化身三身佛一體!依三身一體融入各種法界,成就如來藏性!而禪宗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12-20 18:01:59)

獅子獨行曲 作者:逍遙禪 七嘴八舌聽一音
五光十色見跡泯
千軍萬馬獨行去
萬事萬靈皆是真 *鏡中像。。。。。從萬法回歸鏡子,萬法歸一;從鏡子看鏡中像,一生萬法! *逍遙這裏不僅僅有“鏡中像”的平等性智呀,還有意識轉光明智慧心的妙觀察智呢!還有自性三身一體、真空妙用的大圓鏡智呢! *語言文字隻是表法的工具,心靈契合才能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12-19 18:19:05)
一個覺悟者,智慧常現,既可以照破五蘊十八界,照見不二佛性,也就是“見正智如如的真如;又可以照顧自身,外照六門“破六欲諸天”,內照自心愛恨情識不起“破貪嗔癡三毒”!
隻是隨眾生心,顯眾生相,逢場作戲,演戲入戲不迷戲!到不了這種心性境界,你想自覺覺他自利利他可能嗎?你想對機說法、與病給藥可能嗎?此時,老老實實的修行是正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12-17 17:18:16)
疫情其實就是冤親債主的眾生,怎麽超度冤親債主就怎麽對待疫情就可以了!
第一,不要產生對抗心,妄想殺死疫情是徒勞的!而是用善心慈悲心,轉化自心的對抗!
第二,要堅持念佛,用佛心光明智慧轉化疫情!要明白疫情也隻是假象,用佛心光明智慧一照即破。同時,念佛借助佛力和佛心光明智慧,增加自身的氣場能量,增強免疫力!
第三,如果能夠照破五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