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期|BayWatcher84研
吾尋吾見:名帥簽名封及其它
BayWatcher84研
拙作“我的收藏:偉大物理學家簽名封”和“雪泥鴻爪:與USTC有關的幾個郵品”[1]先後在《科大瞬間·副刊》和文學城登載,得到不少群友網友點讚,因受鼓勵繼續寫下來。
這裏,再介紹幾件筆者曾遇見的有意義、有趣味的郵品(票、封、卡),關涉軍事領域的人物均位及元帥,且有曆史聲[
閱讀全文]
《科大瞬間》144期
“收獲的季節”
——科大80年代的文藝匯演
高原7911
上世紀80年代的科大校園,曾流傳著一首學生原創的歌曲(編者注:792蕭同學創作):
“背著沉重的書包
踏著熟悉的小道
啊......”
直到那年秋天,科大的莘莘學子們終於迎來校團委、學生會舉辦的文藝匯演——“收獲的季節”。
那天午後,[
閱讀全文]
《科大瞬間》143期
那一年,是"南七"啟元年
顧問775
對於700多名踏進科大校園的77級考生來說,1978年3月7、8、9三天是有著特殊意義的日子,恐怕終身難忘。這幾天,科大的校園裏《永恒的東風》反複播放,激昂的旋律回蕩在校園上空......
圖一:1970年中科大下遷合肥。這是1977年學校的老北門[注1]
我是1978年3月8日跨過“邪門歪道”[注2]走進這旋律的。那[
閱讀全文]
【科大瞬間】華爾街校友職場心得——勸你及時行樂第142期王金化844我八十年代末考取CUSPEA來美,拿到物理博士後,到華爾街闖蕩了二十年。我平時喜歡胡思亂想,常常回憶中科大的生活,思考一些職場中發現的物理、政治、經濟、金融和神學的核心問題。在此整理一下和大家分享。我在華爾街工作很多年後,對現在的教科書上的金融學,非常不滿意。因為它不像我熟悉[
閱讀全文]
【科大瞬間】我沒有虛度年華
第141期
阮耀鍾582
【編者按】
阮耀鍾先生1958年從浙江諸暨被保送到中國科大,1963年從物理係畢業後留校工作,成為低溫超導博士生導師,直到退休。不論科大在北京時還是下遷合肥後,阮教授都與學校風雨同舟,休戚與共。文革中作為科大低溫物理教研室唯一有科研項目的學者,他曾獲得1978年“科學院重大科研成果獎”和“安[
閱讀全文]
【科大瞬間】李佩:中國最後的精神貴族
瞬間2季2021-01-19第140期
紀念李佩:不太合時宜的社會活動家,中國最後的精神貴族
熊衛民中科大人文學院
【編者按】
她是北大學子;她是西南聯大校學生會副主席;她是中國科技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大學的英語教授。她是“兩彈一星”元勳郭永懷先生的夫人;她的客廳接待過錢學森、錢三強、周培源等頂尖科學家;她[
閱讀全文]
【科大瞬間】第139期|曹則賢822
如果有來生,我還會選擇物理
曹則賢822
“物理學是一種什麽都想理解的渴望,或者是一種野心——物理學家在理解的基礎上,還要創造。”
什麽是物理學
我本人是1978年讀初二的時候,第一次接觸到物理這個概念。四年以後進了大學,我的高考物理成績最低,但去了中國科技大學的物理係。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接下來的[
閱讀全文]
【科大瞬間】第138期|李福利5802
二零二零年十一月的一天,校友王會在微信群裏問,我在聊天時提到的原中國科大中關村分部的小紅樓,是否就是物理所裏的小紅樓。這引起了我的一段回憶。
當時,技術物理係的教研室和實驗室在小紅樓裏。1963至1964年間,我與另一位5802留校的袁繼俊,由係裏安排,就住在小紅樓二層一個向陽的房間裏,看護實驗室。激光實驗室就在我住[
閱讀全文]
怎麽選導師——從聊天開始
【科大瞬間】第137期15創4班班主任
少年班學院的學生前兩年不分專業,學校這麽做的目的是讓同學們在學習一段時間後再做選擇。這就促成一個現象,使得班主任會遇到超多的問題谘詢。到了大三,很多問題是大研計劃選擇:什麽方向更重要?什麽項目更好?需要哪些知識基礎?哪個老師更有名?是否應該出國交流?
我的回答是[
閱讀全文]
【科大瞬間】194期|科學史86研楊小紅
【編者按】奧林匹克運動會,簡稱“奧運會“,最早起源於公元前8世紀古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各城邦之間舉行的體育競技,因舉辦地在奧林匹亞而得名。奧運會在公元4世紀末因被信奉基督教的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禁止而停辦,直到19世紀末才由法國的顧拜旦男爵複興,在1896年希臘雅典舉辦了近代首屆夏季奧運會。本文作者為[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