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衣衫襤褸的植物學家

植物學家寫的科普、時評、遊記、散文
個人資料
feite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川普總統在最後的一天裏做的主要事情,據說就包括赦免100名左右的罪犯。他在這100份左右的每一份赦免書上簽字,估計花了好一會兒時間。說不定,每一份赦免書上還不止一個地方需要他簽字。 川普其實早就開始了他的赦免行動,最後被他赦免的罪犯可能還不止100人,這其中包括犯了逃稅、對證人報仇、對聯邦競選委員會撒謊等罪行的川普的親家、川普女婿JaredKushner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2021年最新一期《自然(醫學)》雜誌發表了一篇非常優秀的關於新冠疫情預測方麵的論文。這篇由美國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ofWashington)的科學家SimonHay(倒數第三作者)作為通訊作者、RobertC.ReinerJr.和RyanM.Barber做為共同第一作者、美、英、澳三國共90位科學家參與的論文,利用去年2月21號到9月21號的數據,用數學模型,對去年10月到今年2月底之前的疫情做的預測。筆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像筆者一樣的許多植物學家,都經常去熱帶地區野外考察;因此,植物學家在美國獻血前,都有幾十個非常嚴格的“是”和“否”的問題要回答,包括最近一年去了哪些國家,是否感染過瘧疾、登革熱等等問題。當然,每個人獻的血還必須“幹淨”,這是個普遍的標準。數年前,筆者去第二次無償獻血。獻完後本打算過幾個月再去獻的。大約第三天後,筆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5)

去年美國總統大選前,川普總統任命AmyConeyBarret作為大法官。於是,Barret教授的家人的情況也見諸於媒體。於是大家了解到,Barret有一個兒子患有一種被稱作“唐氏綜合症(Down'ssyndrome)”的先天性遺傳病,一般患這種病的孩子發育遲緩,智力低下。至於在娘胎中就被診斷出這個遺傳病,而Barret執意要生下孩子,是大愛還是愚蠢,是見仁見智的事情。我們人類正常情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9)

2006年,我找到我現在的工作後,我曾有過一個英國的同事,叫Nick。一直到2012年,他一直是我的小老板。2012年Nick搬回歐洲了,去了德國柏林植物園,總算離英倫近了不少。Nick的太太是美國密蘇裏聖路易斯人。在美國呆了10多年,Nick也入了美國籍,但還是離開了美國;主要的原因是,他的父母年事已高,又不能乘坐飛機,他隻好回歐洲,離父母近點。Nick參加了2008年的美國總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有關英國的新冠變種(新毒株;也稱作倫敦新毒株)的新聞已經被熱炒兩周了。這兩天還有關於英國新毒株登陸美國、新毒株傳到香港的消息,更有中國政府的新決定——斷航英倫,可能還有別的幾個國家做出了類似的決定。今天中午美中時間用“britishnewstrainofcoronavirus”作為關鍵詞在穀歌裏搜,可得到6730萬條結果。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有關英國新毒株的新聞幾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兩天前,彭博社(Bloomberg)有一篇題為“China'sEconomySettoOvertakeU.S.EarlierDuetoCovidFallout”短文,作者是LizzyBurden。這當然不是作者本人的觀點,而是來自於一家美國的名曰“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CenterforEconomicsandBusinessResearch)”的機構的研究結果。很多人了解,美國有很多這樣的獨立的智囊機構,他們靠給企業提供谘詢而盈利。比如,公司A要對公司B進行收購,公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昨天,有關發現倫敦新冠突變株的消息震撼全球。今早,美國股票三大指數開盤大跌,盡管美國國會剛通過了第二期龐大的9000億美元的紓困計劃(有新的紓困計劃,股市一般會大漲!);有許多分析師認為,這跟倫敦新冠突變株的消息有關。有好友在“茶館”微信群裏問:“英國注射輝瑞疫苗的同時病毒發生變異,隻是巧合還是有某種有科學的說法?”另一朋友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送進小醜魚裏。胚胎小醜魚(Amphiprionpercula)在卵內生長。這些非常詳細的照片是在其發育的第一,三,五和九天拍攝的;第一張是受精後數小時拍攝的。攝影師DanielKnop在尼康的微攝影比賽中獲得第二名。能量泡泡。位於沙特阿拉伯圖瓦爾的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的材料科學家,使用噴墨打印機使太陽能電池薄而輕,可以放在肥皂泡上。他們從“墨水”層創建了電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自新冠(SARS-CoV-2)疫情爆發以來,迄今全世界超過7200萬人染上新冠病毒,但兒童感染上新冠的比例始終很小。在我居住的這個小區裏,傍晚前經常見到一隊一隊的小孩們在外麵開心地嬉鬧。孩子們也不帶口罩,大人們似乎也太不擔心。在美國開發成功的兩款mRNA疫苗的臨床試驗數據中,甚至不包括兒童的數據。昨天在“聖村MD&PhD群”中有群友分享了《芝加哥論壇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