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衣衫襤褸的植物學家

植物學家寫的科普、時評、遊記、散文
個人資料
feite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大地給美帝送去美食:十七年一遇的金蟬大爆發

(2024-05-20 20:39:55) 下一個

小時候的農村裏,夏天時我們常用蜘蛛網裹在竹竿的頂部,用來粘樹上的“懶蟲子”。老家的農村裏有三種懶蟲子,一種黑色,一種綠色(大花懶),還有一種小型的綠色(小花懶)。我們還在林中、樹幹上撿懶蟲子的殼拿去賣給村裏的供銷社,據說是當中藥用。那麽輕的殼,撿了很多也不足一兩重,換不了幾分錢!

後來上了學,知道了我們的“懶蟲子”的正式中文名叫“蟬”或者“知了”,還學了一些關於蟬的詩句、成語。此文是關於美帝的“蟬”,英文名叫“periodical cicada”的蟬。

中文中有網絡作者將periodical cicada直譯為“周期蟬”,筆者認為這不是很妥,好像離“信達雅”有點距離。筆者在此文中用“金蟬”一名來翻譯,兩個原因:中文中本有“金蟬脫殼”之說;該蟬的羽脈為紅色或橙色(而不是普通的黑色/綠色蟬),用“金”字形容不正好!

由於大量金蟬的到來,今年美國東部和中部的春季和夏季看起來和聽起來跟往常都大不相同。僅聖路易斯市預計就有約600 億隻蟬。您準備好了嗎?

金蟬出土,究竟有多可怕?

兩個月前,兒子就給我們發出警告,金蟬(常常翻譯成“周期蟬”periodical cicada;”魔法蟬”Magicicada spp.)將在美國中部和東部大爆發,會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音,要我們注意。兒子住在西部,美國西部不會出現金蟬大爆發。前天,跟我博士後前導師Mark用電郵聯係,他從科羅拉多州立大學辭職後,從2月份開始騎摩托車周遊世界,他正在秘魯;當我提起金蟬時,Mark說“Yes, cicadas are one of the many things I see on the news in the US and am pleased to not be there for (是的,蟬是我在美國新聞中看到的眾多事物之一,很高興我沒有在美國)”。言下之意,金蟬大爆發應該很可怕啊!但是,究竟有多可怕?

我和領導上周去Simpson ParkGreentree Park徒步,才注意到路邊草本植物和樹幹上有很多金蟬,之前壓根就不知道它們的存在,它們的叫聲也比較溫柔,幾乎覺察不到。今晚,筆者在寫作此文時,才聽到窗外偶有幾聲蟬鳴。看來,金蟬震耳欲聾的聲音,還是很罕見,即使在美國中部密蘇裏這樣的“重災區”。

金蟬跟平常的蟬有何不同?

金蟬每13-17 年出現一次,而不是每年出現一次,比一年生蟬短小,顏色為紅色/橙色,而不是我們在一年生蟬中看到的黑色/綠色。

所有的蟬都有相似的生命周期,大多數蟬在地下停留 5 年,但金蟬已經進化到真正從容不迫,在地下的時間很長,長達13年或17年。 在此期間,它們以樹液為食,通過根部吸取植物汁液。由於植物汁液的營養相對較差,與大多數其他昆蟲的食物相比,這大大減慢了蟬的發育時間。種群生態學中有個著名的理論,阿裏效應“Allee effect”,該理論認為17年與13年的生命周期長度對於金蟬的種群增長最有利。看來,金蟬是“掌握了”該理論的。

金蟬的分類學和生活史

金蟬屬(Magicicada),英文俗名periodical cicadas,因具有13年或17年的生命周期而得名;屬於半翅目Hemiptera蟬科Cicadidae。金蟬屬包括7個種。美國昆蟲學家Charles Lester Marlatt (18631954),根據金蟬的分布和特征,將金蟬劃分的30broods。這個“brood”怎麽翻譯,也是棘手,網上沒有滿意的翻譯。7個物種與30broods之間的對應關係比較複雜,沒有一個物種屬於單一的brood,而每一個brood也都包含一個以上的物種。筆者在此不妨將“brood”翻譯成“波”,這跟英文發音一致,還能將金蟬的集體出土形象地描述出來。

Marlatt認可的30波金蟬中,其中17波需要在地下潛伏17年,13波需要潛伏13年。到目前還有15波尚存,15波已經滅絕了。這尚存的15波中,有12波需要17年的生命周期,有3波需要13年的生命周期。金蟬出土後3-6個禮拜完成受精、產卵後不久,就死亡了,下一代蟲卵接著在地下潛伏1317年。

昆蟲中的第3長壽者

由於每隻金蟬能在地下和地上總共存活13年獲17年,使得金蟬是昆蟲中第3長壽的蟲子。知道比它們更長壽的昆蟲嗎?

白蟻皇後(termite queen)被認為是地球上最長壽的昆蟲,可以活50年,甚至100年。而亞軍是華麗甲蟲(Splendour beetles Agrilus biguttatus)的壽命可達30 年,它們大部分時間都躲在樹裏。“科學網”謝強的博文說,金蟬是昆蟲中壽命最長的,這不正確。

密蘇裏是否會出現兩波(brood)金蟬?

不會,密蘇裏隻會出現第19波(Brood XIX)。這一波在地下潛伏了13年。它們上一次出現是在2011年。不知道,2011年已經生活在密蘇裏的朋友是否注意到了今年的金蟬的父母輩們?當然,今年金蟬的兒女們會在2037年出土。那時候,又有多少密蘇裏現在的朋友會看見它們的兒女?

分類學上看,在第19波金蟬的大部分分布範圍內(見圖),人們在南部地區觀察到M. tredecim,在北部地區觀察到M. neotredecim,在最西部地區(主要是密蘇裏州和伊利諾伊州)有一些重疊。就是說,密蘇裏會有兩個種的出現。

密蘇裏的鄰居州伊利諾伊州、肯塔基州和愛荷華州,除了每13年才出現一次的第19波金蟬外,還會有每17年才出現一次的第13波金蟬同時出現。上一次兩波金蟬同時出現的時間是1803年當托馬斯·傑斐遜擔任美國總統的時候,而下一次兩波金蟬同時出現的時間是221年之後,即2245年。所以,今年,這個月到下個月共約1個月的時間,是地球上的人們能見識兩波金蟬同時出現的唯一機會。這個機會就在美國中部,還等什麽呢,快去吧!

聖路易斯會看到多少隻蟬?

作為密蘇裏最大的城市,聖路易斯今年56月會有每英畝多達150 萬隻金蟬出現。聖路易斯市區約40,000英畝,那麽僅聖路易斯市就有多達600 億隻金蟬從地下爬出。更形象一點,一個足球場有大約200 萬隻金蟬出現,總重超過8,000 磅(約3600公斤),甚至比一隻河馬還重!

金蟬富含高質量的蛋白質

這麽多金蟬同時出現,很多人會擔心,它們是否很危險。除了有些人對蟬鳴有些討厭外,金蟬對人、動物和植物都無害。不僅如此,它們還可以是各種美食。

2023年的一項研究顯示,每100克蟬含有21.4克粗蛋白,比豬肉和雞蛋高出約1.6% 100克蟬還含有2.6克粗脂肪,比豬肉和牛肉要少得多。 蟬還含有多種氨基酸,包括高含量的穀氨酸、天冬氨酸、苯丙氨酸和酪氨酸。2024 年的一項研究發現,蟬含有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混合物,這表明它們可以是高質量的蛋白質來源。

想想,要是這麽多金蟬如果有10%的被捕捉來提供人們蛋白質,可以幫助減少人們對牛肉、豬肉、雞肉的需求而幫助減少碳和甲烷的排放多少萬噸啊?更別說可以幫助抑製美帝的通貨膨脹了!

金蟬美食

食用金蟬,可不是我的主意。這不,我們密蘇裏植物園的蝴蝶屋(Butterfly House)上周還專門舉辦了如何烹飪金蟬的培訓班。

穀歌上也有人們分享的各種金蟬美食的烹飪方法和圖片,看上去很誘人。村裏好友、被評為聖路易斯2024年度運動員的建生上上周還分享了他用從他家後院捕捉的金蟬製作的油炸金蟬。看上去不錯。建生說,小時候他們就吃過油炸蟬子。

這個周末,領導和我又去Simpson ParkGreentree Park遠足。在公園路旁,我看見有幾位白人老人在樹旁捕捉金蟬,裝在一個挺大的棕色塑料瓶裏。我專門帶了食品袋,準備為碳量減排貢獻一點力量。十多分鍾的時間,我已捕獲了超過一斤的活蹦亂跳的金蟬。

回家後,本來準備給金蟬們衝個涼水澡,但見它們跳得太歡。直接下鍋吧!別怪我殘忍啊!將空氣炸鍋預熱到華氏400度,將三分之一的蟬兒們放到鋁盤,蓋上鋁箔,放到炸鍋裏,6分鍾後,油浸浸、亮錚錚的烤金蟬出爐,灑上點鹽、胡椒粉、蒜粉、烤肉粉。嚐一隻,鬆脆可口,香氣逼人。果然,一道美食!這味道,讓我想起小時候吃過的油炸蠶蛹、在大理考察時品嚐的油炸蝗蟲和在泰國考察時品嚐的油炸竹蟲。我的烤金蟬沒有那麽油膩,味道更佳!

再來一杯冰鎮Bourbon威士忌,一盤今天采摘的野生桑葚。生活可以是這樣簡單而美好!

如果您住的地方沒有金蟬,趕快來中部、東部吧。錯過這個月,就得再等13年或17年才能做出這類的碳量減排貢獻嘍!

Mainz員。微信:gonggashan1. email: gonggashan@gmail.com;公眾號:一個衣衫襤褸的植物學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feite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tobyd_媽媽07' 的評論 : 謝謝!
feite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眸影搖紅' 的評論 : 吃。剛才又吃了幾隻:-)
feite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喜歡簡單2023' 的評論 : “15波滅絕”主要指分布,跟全球變暖關係挺大。蟬在地裏產卵,成蟲後爬到地麵上,褪殼,求偶,完成生殖活動,回到地麵產卵後,死去。遺傳信息傳給下一代
tobyd_媽媽07 回複 悄悄話 謝謝有趣的科普讀物
眸影搖紅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大牛科普!你真敢吃呀?我家金毛在後院吃呢。我還是不敢去碰。。
喜歡簡單2023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漲知識了。
請教,文中 “到目前還有15波尚存,15波已經滅絕了。”要怎麽理解?是指 “Marlatt認可的30波金蟬中” 有一半(15波)已經滅跡,還有一半(15波)尚存?

我小孩讀小學的時候,學到 cicadas,我就帶他到附近路邊的樹木找,果然在根部找到幹的蟬殼。當時我有個疑問,蟬 是怎麽在樹根產卵的? 卵成蟲後它怎麽知道要爬上樹幹?然後褪殼飛走?什麽時候再回到樹根產卵? 整個“蟬”生周而複始,是怎麽把這個循環教給下一代?

:-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