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SARS-CoV-2)疫情爆發以來,迄今全世界超過7200萬人染上新冠病毒,但兒童感染上新冠的比例始終很小。在我居住的這個小區裏,傍晚前經常見到一隊一隊的小孩們在外麵開心地嬉鬧。孩子們也不帶口罩,大人們似乎也太不擔心。
在美國開發成功的兩款mRNA疫苗的臨床試驗數據中,甚至不包括兒童的數據。昨天在“聖村MD&PhD群”中有群友分享了《芝加哥論壇報》一篇文章;該文說,美國小孩子接種新冠疫苗的時間,會普遍晚於老人和成年人,甚至可能會等到2021年年底。
https://www.chicagotribune.com/coronavirus/ct-biz-covid-19-child-vaccine-20201130-px4qgg4v7neyzhk7dguwyjcozi-story.html
在全球抗疫的險情下,小孩們幾乎被完全忽略了!有小孩的家長一定非常關心,小孩子是否真的不容易染上新冠?如果真是,那是為什麽?
小孩子確實不容易染上新冠,但是科學家們一直不明白具體是什麽原因。現在,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與成人相比,孩子們的免疫係統似乎更有能力消除新冠。
兒童對新冠病毒的反應與成年人不同的另一個證據是,一些兒童會出現新冠肺炎的症狀和新冠特異性抗體,但從未在標準RT-PCR核酸測試中對新冠病毒呈陽性反應。在一項研究中,在同一個家庭中,父母的核酸測試結果呈陽性,他們的三名十歲以下的孩子在跟他們父母的密切接觸的28天中被測試11次,盡管兒童體內檢測出了新冠抗體,其中兩名孩子甚至出現輕度症狀,但是對孩子們的11次RT-PCR核酸檢測,均為陰性。
有免疫學家認為,小孩子的免疫係統發現新冠病毒時,便快速有效地做出免疫反應,從而使病毒無法大量複製,以至於核酸診斷測試時病毒的數量不夠,而使結果呈陰性。
那麽,為什麽兒童會有這種免疫優勢呢?現在還沒有準確的答案,但科學家們提出了4種假設:
假設一,兒童的“天真的”T細胞
T細胞是一種淋巴細胞,是人體免疫係統的一部分,該係統會識別一生中遇到的病原體。因為兒童的T細胞大多比較“天真(untrained)”,沒有“既定方案”,“初生牛犢不怕虎”,所以它們對新病毒的反應能力可能更強。然而,有證據顯示,與兒童和年輕人相比,成年人的T細胞對病毒刺突(spike)蛋白的反應更強。但是,成年人T細胞的這種更強的反應,可能跟記憶T細胞反應(memory T-cell responses)有關,這種記憶T細胞反應在小孩中還沒有發育好。
所謂記憶T細胞,就是抗原特異性T細胞;人體細胞一旦被病菌感染後,記憶T細胞就記住了曾經受過的“傷害”,“好了傷疤沒忘痛”。這樣,記憶T細胞在再次暴露於同一種病菌後,便迅速轉化為大量的效應T細胞(effectorT-cells),從而快速保護人體細胞。
假設二,孩子出生時帶有的先天免疫反應很強
孩子出生時可能會有很強的先天免疫反應,在成年後逐漸減弱。孩子們的先天免疫反應的迅速程度和規模可能會阻止新冠感染的發生。但是,這種假設不能解釋,為什麽在其他會引起孩子嚴重疾病的病毒攻擊孩子時,看不到孩子的這種強大的先天免疫反應。
假設三,兒童的鼻子含有較少的ACE2受體
新冠病毒利用人體鼻腔裏的ACE2受體來進入人體細胞。因為兒童的鼻子含有較少的ACE2受體,當兒童接觸新冠病毒時,新冠病毒進入兒童細胞的劑量就要比成人少,這樣毒性就小。
假設四,兒童經常感冒
兒童比成年人更容易患季節性的感冒,兒童體內因感冒產生的抗體可能對新冠病毒的進攻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但問題是,新冠病毒跟流行性感冒病毒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在分類上,流感屬於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而新冠屬於冠狀病毒科(Coronaviridae),可參考筆者之前的“曆史上20次大瘟疫的特點、新冠肺炎與氣候變化”一文。很難想象,體內對付流感病毒的抗體會對新冠病毒有保護作用。
這些都是還沒有被證實的假設。這些假設好像都有些合理和不合理的地方。關於為何新冠對兒童的影響比對成年人的影響小得多,也許不會有單一的解釋。生物學幾乎從來就不會這麽簡單。
這種困難程度,讓生物學總具有挑戰性,同時也非常有趣。
----------
微信:gonggashan1
電郵: gonggashan@gmail.com
中文“兒童”和英文“child”定義是18歲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