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i zhuangxin

裴莊欣 ,中國美術家協會、 [1] 西藏自治區美術家、攝影家協會會員。西藏美術館籌建委員會特聘外籍專家。 1956年四川成都出生 ,1971年下鄉到西藏昌都,1978年考入四川美術學院油畫係,畢業後重返西藏工作,1989年獲 “美中文化教育交流基金會”
博文

采編/嚴虹今日ART雜誌 裴莊欣 藝術家 西藏20年美國30年 半個世紀的單一創作主題:西藏 今日·ART:您是如何走上藝術創作的道路的? 裴莊欣:我的童年、少年時代是在坐落於成都的四川音樂學院度過的。“文革”開始後,我就讀的太平橫街小學(現改為川音附屬小學),因武鬥常停課,因此我的空閑時間和業餘愛好很多:看小說、下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9-10-27 21:43:26)

回北京N月,暫時沒有辦法登陸這裏了。很幸運在這找到了兩位老朋友。再次謝謝這裏的朋友們的關注! 聯係微信號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9-10-25 22:15:07)

1971年我15歲,在西藏昌都這個離成都和拉薩各1200裏小鎮上當汽車修理工,由於有一定美術基礎,常為當地各單位畫宣傳畫,1973年這張《青春獻給新西藏》在當時唯一的當地印刷品《西藏日報》上發表後,調地區革命委員會宣傳部任美術宣傳員,從而開始了我做為一個職業藝術家的漫長的生涯。這張畫的標題也成了近40年來我生命中難以解脫的最重要的情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9-10-24 16:15:00)

“佛” 1986年布麵油畫51×62cm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9-10-24 16:10:18)

“歲月如歌” 布麵油畫76x102cm2010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9-10-21 22:27:07)

“渡”
布麵丙烯140x140cm2015年
三年前的秋末初冬,在微寒清晨時開始畫此幅,是喜歡的題材和熟悉的形象。用大排筆很迅速展開,到前麵第一個形象具體處理時,已有點疲勞和走神,腦殼裏陸陸續續冒出了曾經讀過的某些詩,以至於我不得不停下來,並發現好像老花眼鏡後麵有些濕潤,但我堅定記得自己早已沒有了淚水……於是拍了張現場照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9-09-19 18:12:01)


微博前幾天有人提到她,並還貼上在文革門時被批鬥場麵,感慨![見最後圖文]因80年代也常在拉薩廣播,電視中聽和見到她,整理了一下網絡上的材料,綜合帖上,算讓自己搞清楚點這些有意義的事。。。 桑頂.多吉帕姆。在藏傳佛教中被認定是產生諸佛的大佛母的化身,同時也是中國唯一擁有大呼圖克圖封號的女活佛。 桑頂·多吉帕姆·德慶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9-09-18 23:05:10)


大英博物館現正在展出柯勒惠支的作品, https://www.weibo.com/6459308143/I7CpJ4tgu?from=page_1006066459308143_profile&wvr=6&mod=weibotime 發上四十六年前我與她一段神往的故事 1973年,我被調到西藏昌都地委宣傳部不久,某日在樓道裏見到一個破損嚴重的小木箱子,上麵寫著xx縣農業科烈士李x遺物。箱子一角已經打開,從裏麵露出一些書籍,裏麵好像有畫冊。後來在人少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大衛·妮爾是一位神話般人物。她的東方(特別是西藏)探險記、日記、論著極多,被譯成了西方各主要文種及日文。她一生中對西藏充滿了無限的熱愛、崇拜和敬佩,將終生的精力用於在西藏及其附近地區的探險和潛心研究西藏學乃至東方學中的許多科學,甚至起了一個法號“智燈”。法國國立科學研究中心喜瑪拉雅環境和社會文化研究所負責人布爾努瓦(Lu[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9-09-06 13:33:06)

汽車上的康巴,裴莊欣94x178cm,1984年   醍醐藝術中心·拉薩 發現網絡上的一些有關我的文章,幾年以後再也找不到了。現將這篇采訪存放到個人博客保存。再次感謝:@醍醐藝術   我們常將上世紀80年代的西藏,視作中國的精神高地,意味著希臘式的生活;但經曆過的人才知道,那是一場無始無終的探索。裴莊欣是當時西藏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他用記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
[6]
[7]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