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的人與人的性

討論人的性與性的人, 性與人生,性與社會,性與曆史,性與文化,性與生活品質
博文
(2004-12-11 02:06:51)
性,是無限豐富,無限多樣的。 性學的領域,也是極為廣闊,極為誘人的。 從生物醫學層麵上來說,遺傳學上的性,性的解剖,性的生理,性的內分泌學,性的發育,性健康和性安全與衛生,性生活品質的改善與提高,性的病理,性功能障礙,性轉播疾病,性治療,性療法,性與藥物,助性器具的應用等等; 從心理層麵上來說,性心理發展,性欲,性吸引,各種情況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性”是人的一種權利嗎? 拉默爾(L.V.Ramer)寫了一本書,名叫《你在性方麵的人權法案——性抑製有害後果的分析》(1971年,紐約)。這本書共有十章,章名依次如下∶ 性恐懼的後果; 根源於性恐懼的社會問題; 有關人“性”的基本事實; 性驅力是侵略和暴力的中和力; 有關同性戀的基本事實; 青少年和成人性活動的危險被誇大了; 性恐懼的宗教起因; 教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性療法"(Sexualhealing)是一個新詞,不是常說的"性治療"(Sextherapy)。性治療是指導對性功能障礙的治療,就像"糖尿病治療"是指對糖尿病的治療;而"性療法"(性療)則是指通過良好的性生活達到預防、治療疾患和延年益壽,就像"物理療法"(理療)是指通過一些物理因素對人體的作用而達到醫療的效果。近年美國性學家在"性療法"這新領域有不少引人矚目的研究成果。 美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4-11-12 09:21:36)
myth(s)是一個常用的英文詞,但很難找到相應的中文詞對譯。myth的本義是“神話”,可是我們常用的卻是其引申義。中國最具權威的《英漢大詞典》(上海譯文出版社,1993年)對myth的譯義是∶“神話,編造的話、謊言、謠言,杜撰出來的人(或事物),(沒有事實根據的)虛構信念(或觀點、理論)。” 性觀念中的用myth一詞,現有的中文譯法有“性迷思”、“性迷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據詞典解釋,執著原爲佛教用語,指對某一事物堅持不懈,不能超脫。後來指固執或拘泥,也指堅持不懈。對於事業、前途、生活目標等人生大事,執著地去追求,當然無可非議。唯獨對於性事不能執著某種固定妄念,還是要“順其自然”爲宜。 性功能雖然是一種本能,但它能否正常發揮,與大腦中的一些有關的知識、觀念、信念等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對於那些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4-11-12 09:17:44)
性哲學是對與性有關的哲學問題進行研究的性學分支。 從曆史上來看,這是性學中最早的分支之一,因爲在我國周秦時代的哲學家,在西方古希臘的哲學家等等,都有關於性的哲學論述;然而,從現狀上來看,雖然性哲學的領域和專門著作確實存在,但卻還不是一個體係和內容業已成熟的性學分支。在學科名稱上,也未盡統一。例如Soble編《性哲學∶當代文選》(ThePhilos[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1年12月6日在北京大學醫學部學術報告廳的演講,由中國性學會和北醫社文部主持 一、“性”的現代概念∶sexuality及其漢譯 大約從19世紀末,漢語中的“性”字就開始和英文中的“sex”一詞連在一起。 在最近十幾年中,特別是在西方性革命之後,SEX,一詞的習慣用法有了很大的變化,而在日常用語中,說SEX,幾乎就是說∶“性行為”、“性活動”,以至在更多情況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同性愛》、《性知識手冊》及開拓性學禁區年代的一些追記 【本文成於1996年9月14日。至今未發表過,眼下也不知道會在何時以何種方式發表。發表前,我會陸續補充些新材料。為保持成文之初原有的思路、筆風和措辭,這些材料上的補充均以“補注”的形式,獨立地插入文內,以標示區別。但讀者可不管這些標示,而逕直連續地看下去。2000年1月12日】 1994年9月1日,意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引言 2001年11月,回到了阔别17年的北京。有一天,专程去在魏公村的中国农科院旁边的、名满京华文化界的“席殊书屋”,医药科技书架上看到一本很精美的大型专业书∶《中国優生科学》。感到书名很好,严正大方,学术味很浓重。我非常高兴地翻阅起来。主编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关於“中国变性第一人”的一些医学史料 ——对《女人梦》一书中医疗方麵描述的补正 2003年6月17日,在台湾做客座教授的我,有一次在台湾的东森新闻电视上,看到张克莎女士在广州为她的传记《女人梦——中国变性第一人》签名售书,很受欢迎。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