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下地後,就希望它馬上開花結果,每天都要去看了又看,怕它們渴了餓了,總是忍不住給他們來點水來點肥結果呢,少了蹲苗這一步。等到開花結果的時候,各種問題就來了。莖葉滿架而花少果稀,落花化瓜畸形瓜等,所以苗期培養出壯苗定植後要進行蹲苗處理。
蹲苗就是“鍛煉”幼苗,促使植株生長健壯,提高後期抗逆、抗倒伏能力。種菜跟養孩子一樣,從小就[
閱讀全文]
萵苣是後院常見種植品種之一。它生長期短,不招蟲子,好養活。是一種很好種的蔬菜。人們吃萵筍通常隻吃莖部。葉子有些苦口感不好在過去農村家家戶戶都養豬,萵筍葉用來喂豬,有的也喂雞和鴨子。其實萵筍葉比筍的營養價值更高。萵苣葉中含有的維生素、礦物質、鉀、磷和鎂,均遠高於萵苣。自家種菜辛辛苦苦種出來的能吃的盡量吃,別浪費。
萵苣抗寒可耐零度[
閱讀全文]
經過漫長的冬季和陰陽反複的春天,終於迎來了Victoriaday。這天對加拿大人來說是個很重要的日子。這天過後溫度基本上可以穩定在10度以上,大家可以在後院種花種菜了。春天室內育的苗也可以下地了。今年Victoriaday是5/18號,隨後一周的夜間溫度在10度以下直到周四。周四過後一直穩定在10度以上,所以決定周六移苗.
苗下地之前一定要煉苗。室內的小苗長得再粗壯沒有經[
閱讀全文]
生物學家達爾文曾說“除了蚯蚓糞粒之外沒有沃土”。在人類出現之前,蚯蚓已耕耘了地球億萬年。自然界的各種有機廢棄物經發酵後,在蚯蚓消化係統蛋白酶、脂肪酶、纖維酶和澱粉酶的作用下,迅速分解,轉化成為自身或易於其他生物利用的營養物質,經排泄後成為蚯蚓糞。因此,蚯蚓糞從本質上講是大自然的產物。取之於大自然,回饋於大自然。不由感歎自然界神[
閱讀全文]
糖的誘惑太大了,蛋糕,餅幹,冰淇淋等各種甜食讓人欲罷不能。多年的媒體宣傳,大家都知道過量攝入糖對身體影響很大,導致體重上升,引發糖尿病,心髒病等。現代人談糖色變。有一種糖適當吃點對人體還有保健作用。
糖蜜(Molasses)是一種甘蔗加工成糖是產生的糖漿。甘蔗削皮去枝葉,經壓榨取出汁液,再透過煮沸後所得到的糖晶體一經脫色,純化提煉,就是我們[
閱讀全文]
後院種菜在多倫多越來越流行。今年趕上了百年不遇的病毒,利用自家的後院種些自己喜歡的菜蔬不僅可以減少去超市買菜,降低外出的風險,還可以吃到新鮮有機的蔬菜,一舉兩得。不過在多倫多種菜不容易。適合種菜的季節很短。初春氣候波動很大,時不時給你個眼色乍暖還寒,即使遇到暖春氣候,也難保沒有霜寒發生。即使沒有霜寒,外麵土壤並未暖透。一般說法是Victo[
閱讀全文]
提起蒲公英,馬上會想到在清風的陪伴下它的種子在天上自由地飄散。在吹蒲公英的那一刻,可以許一個小小的願望。從來沒想過它也是個食材。蒲公英太普通了像野草一樣,早春在路邊,或灌木林深處,又或是花園、草甸、山岩陡峭處,都有它的身影。它的種子很擾人煩不僅量多,而且到處無序地亂飛。根卻長的又粗又深,清理蒲公英可是個力氣活,每年看見後院的蒲公英[
閱讀全文]
法國有三大主要麵包,有作為主食的法包(baguette),有常作早餐、酥軟可口的牛角包(croissant),還有有一款可當作早餐又可作甜品的布裏歐修麵包(brioche)。布裏歐修是法國非常著名的把黃油用到了極致的一款麵包。布裏歐修麵包是一大類麵包,有很多的麵包都可以用基礎的布裏歐修麵團來進行製作。布裏歐修的特點是:含有少量的砂糖;卻含有大量雞蛋和黃油,黃油與[
閱讀全文]
《舌尖上的中國2》中曾經提到過台灣的古早味,那時第一次聽到古早味,覺得好時髦。後來查了下,原來古早味指的是沒有香精、沒有各種添加劑,和沒有工業色素,用最自然食材做出最自然的味道。對於台灣人來說,那是最為傳統和懷舊的味道。以前的蛋糕食品產業不發達,做法比較單純,以簡單的食材製作,沒有過度加工,不精致但料好實在。古早味,閩南語指“懷念[
閱讀全文]
中國人愛8,武漢開封的日子也選了個8.記得在元月20號寫了篇文章武漢-我的故鄉,那時還沒封城,隻是看見報道說武漢的疫情很嚴重,很擔心家中親人的安危,當時的武漢人很不在乎,沒想到不久就封城了,更沒想到3個月以後疫情在全球蔓延。
距離1月23日武漢封城到4月8號整整77天,2020年的春天無意中成為人類曆史中無法抹去的一筆。本應溫馨、團聚的幸福時刻,人們卻[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