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與愚

經曆,感悟,思考,探索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作者:林曉文 陳 放 一 1957年《林海雪原》出版,在全國引起轟動。1963年初,小說的作者曲波以上校軍銜被部隊召回,派他去南海要塞部隊體驗生活,兩年後又回到以前工作的第一機械工業部,仍擔任原職。 “文革”風暴才初露端倪,曲波的日子就已經很艱難了。人們以為,取材於《林海雪原》的革命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正在熱演,原作者絕不會受到衝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著名作家白樺去世,葉永烈回憶:他在“苦戀”中守望底線中國新聞周刊百家號01-1513:28圖/搜狗百科2019年1月15日淩晨2點15分,著名劇作家、詩人、散文家白樺逝世,享年89歲。白樺1930年出生,1947年參加中原野戰軍,任宣傳員。1952年,曾在賀龍身邊工作,後在昆明軍區和總政治部創作室任創作員。1961年他被調到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任編輯、編劇,1964年被調到武漢軍區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二十二位詩人學者評價白樺白樺林中的白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關於為劉少奇同誌平反的決議   (一九八○年二月二十九日通過)   劉少奇同誌,一八九八年生,湖南省寧鄉縣人。一九二○年加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禁書《第二次握手》平反始末原標題:【往事】禁書《第二次握手》平反始末“文革”時期的手抄本小說《第二次握手》曾經入選“感動共和國的50本書”。但作者張揚,卻因為姚文元等人的迫害,被內定為反革命而差點死在獄中。鮮為人知的是,張揚和這部小說的平反過程特別艱難而富有戲劇性。本期《往事》的主題是“手抄本小說《第二次握手》平反始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11-13 07:36:43)
孔丹:“西糾”30日
口述/孔丹記錄/米鶴都
從本質上講,西糾這件事反映了文革初期,黨內一些老幹部希望借重一種群眾組織、也就是一部分紅衛兵來抵製文革路線的一個思路到1966年8月18日毛澤東第一次接見紅衛兵時,北京四中還沒有成立紅衛兵。當時,四中成立了學校文革委員會,我是主任,周堅是副主任。如果不是其後潮流的推動,我本人是反對成立紅衛兵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摘自李銳口述往事毛澤東
對毛這個人,我已經寫過很多文章了。我怎麽給他當的秘書,以前也講過了。剛解放不久,毛澤東邀請周士釗一些舊人去北京,回到湖南以後,周跟我談了見毛的一些情況。毛邀他在中南海裏劃船,向他吟了一首詩,具體哪一首現在記不起了,反正表達的意思是:我現在像皇帝一樣在中南海裏邀我的臣子一同劃船吧,那樣一種心態。那時我就多少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杜憲與薛飛六四後被央視封殺的生活杜憲和薛飛(網絡圖片)六四已經過去了27個年頭,但這段曆史在中國人的心裏,成為永遠無法抹去的記憶。人們還記得1989年6月4日19時,杜憲和薛飛穿著黑衣主播央視《新聞聯播》的場景。他們語速緩慢、沉重地播報了六四事件中共戒嚴部隊開入天安門廣場清場的新聞,杜憲最後以“請大家記住這黑色的日子”作為新聞的結語。那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天安門母親:致習近平公開信發表於2018年06月03日由辰思在“六四”29周年即將到來之際,天安門母親群體授權中國人權發表致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公開信。全文如下:尊敬的習近平主席:今年是“六四”大屠殺二十九周年。1989年那個不平靜的夏天,北京天安門廣場槍聲及坦克履帶的隆隆聲,打破了所有人的夢想,民眾反官倒、反腐敗、對民主自由的訴求,竟然換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鮑彤再看六四(一):鄧小平的一場政變?
作者李南央
??
在過去一年裏,毛澤東前秘書李銳的女兒李南央,與趙紫陽的秘書鮑彤做了數次對談。內容涉及天安門民主運動和“六四”事件背後的高層政治、中國的自由派領導人,以及中國在習近平領導下的政治前景。文章將分四次刊發。
作為李銳的女兒,我跟鮑彤先生之間似乎有著一種天然的互信。十年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