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t

聽一段文字,
聽一首歌...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2022-06-08 13:17:15)


《中舉人》文:豐子愷誦:Bobo
我的父親是清朝光緒年間最後一科的舉人。他中舉人時我隻四歲,隱約記得一些,聽人傳說一些情況,寫這篇筆記。話須得從頭說起:
我家在明末清初就住在石門灣。上代已不可知,隻曉得我的祖父名小康,行八,在這裏開一爿染坊店,叫做豐同裕。這店到了抗日戰爭開始時才燒毀。祖父早死,祖母沈氏,生下一女一男,即我的姑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2-06-07 07:40:24)


《神童》文:史鐵生誦:Bobo
燈絲斷了再接上,怎麽會比原來還亮呢?明明兩腳懸空地坐在大椅子上,望著頭頂上的燈泡出神。他問過姥姥,姥姥說“那當然,還能比原來黑麽?”他又問了老師,老師說“先把你的算術搞搞好,再說其它的!”算術!唉……明明隻好先不去看那隻燈泡,趴在攤開在麵前的作業本上。8+()=20。加幾呢?總不至於是加“15”吧?“八加幾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故鄉老屋的黃昏》文:敖玉琴誦:麥恬
在我的家鄉,黃昏是從周遭的各個山巒頂上,向下緩緩落下的。落到我家老屋前的院壩裏,已經像一張灰色的網。遠處的山峰和人家皆不見了。我們的小院子裏升騰起炊煙,一天就要結束了,更深的夜色正蹣跚而來。
我家的老房子,在我心中是有神和鬼及某些神秘力量的場所。說起來,如果童年時家庭和美,則關於童年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離騷(現代版)》文:餘秋雨誦:GoOn
我是誰?來自何方?為何流浪?
我是古代君王高陽氏後裔,父親的名字叫伯庸。我出生在寅年寅月庚寅那一天,父親一看日子很正,就給我取了個名字叫正則,又加了一個字叫靈均。我既然有先天的美質,那就要重視後天的修養。於是我披掛了江蘺和香芷,又把秋蘭佩結在身上。
天天就像趕不及,惟恐年歲太匆促。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少說廢話》文:梁實秋誦:候焜
常有客過訪,我打開門,他第一句話便是:“您沒有出門?”我當然沒有出門,如果出門,現在如何能為你啟門?那豈非是活見鬼?他說這句話也不是表訝異。人在家中乃尋常事,何驚詫之有?如果他預料我不在家才來造訪,則事必有因,發現我竟在家,更應該不露聲色,我想他說這句話,隻是脫口而出,沒有經過大腦,猶如兩人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地老天荒的愛情》文:雪小禪誦:左旗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我爺爺和我奶奶是沒有感情的。他們的婚姻是父母包辦的,結婚之前沒有見過一麵,當一頂小轎把奶奶抬到爺爺家時,爺爺還躲在屋裏寫他的大字,因為他說過,書法是他的情人,他可以不結婚的。
但他們還是拜了天地。洞房花燭夜的時候,爺爺不見了,他去找自己要好的朋友,兩個人在一起研習王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牡丹的拒絕》文:張抗抗誦:Tony
它被世人所期待、所仰慕、所讚譽,是由於它的美。
它美得秀韻多姿,美得雍容華貴,美得絢麗嬌豔,美得驚世駭俗。它的美是早已被世人所確定、所公認了的。它的美不懼怕爭議和挑戰。
有多少人沒有欣賞過牡丹呢?
卻偏偏要坐上汽車火車飛機輪船,千裏萬裏爬山涉水,天南海北不約而同,揣著焦渴與翹盼的心,濤[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布衣老人》文:簡媜誦:瀾潭
(人月圓元·張可久)
興亡千古繁華夢,詩眼卷天涯。孔林喬木,吳宮蔓草,楚廟寒鴉。
數間茅舍,藏書萬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鬆花釀酒,春水煎茶。
海濤的繁忙,為了承載帆船。
蜂蝶的繁忙,為了探測花房。
平地裏吹起野風,乃為了成全一種空曠。
但是,繁忙的心,你企求著什麽?
山中一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若生在明清,隻嫁張岱》文:章詒和誦:Bobo
做學生的時候,讀過《陶庵夢憶》。那是作為戲曲文學理論專業參考書而讀,像一味藥,遵醫囑吞服罷了。今天重閱,那感受就不是“一味”,而是千滋百味了。
張岱活在明清交替之際,出生仕宦,衣食無憂,其經曆和文字都值得玩味。四十歲以前,他在讀書與享樂之間“搖滾”“擺蕩”。王朝更迭,命運逆轉,中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小山的塵世》文:蔣殊誦:GoOn
一直認為,小山來到這塵世,就是為了父母姐弟。姐姐三歲時,有了小山,小山三歲時,有了弟弟。姐姐長得柳眉細眼,弟弟長得濃眉大眼,小山說不上像誰,不僅鼻梁低嘴巴小,重要的是一雙眼睛小得有些睜不開。姐姐已經要上學時,小山還不能說清楚一句完整的話語,弟弟已經滿院子跑時,小山走路還是東倒西歪。
於是父母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
[21]
[22]
[23]
[24]
[2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