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我愛丁二酸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鱈魚幹,幹重約3~10公斤,500多年來是北歐人尤其是挪威人曬,全歐洲人吃。
鱈魚幹,是帶著罪惡的。500多年來,西方殖民者就是吃著鱈魚幹駕著帆船或蒸汽機船橫行四大洋五大洲的。
公元1400~1430年間鄭和下西洋的船隊就知道補充維生素C,吃新鮮蔬菜或在船上發豆芽菜吃。而西方殖民者自1490前後開始殖民,卻要250年以後的1750年左右才知道新鮮蔬菜對壞血病的防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我小的時候,周圍充滿著貧困和苦難,但是也不乏樂觀和幽默。 我覺得有趣的事兒之一是聽人說歇後語。 我爺爺、我姥爺、我姥姥、我媽媽、我二叔都是說歇後語的能手,一些老師、同學、老農也會很多歇後語。 現在把一些我個人認為非常有趣的、尚能登大雅之堂的、充滿地方色彩而又不是廣泛流傳的一些歇後語寫出來博大家一笑。 排隊上廁所-輪蹲(倫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本人,是兩個美國人、一個英國人的親爹,還是一個澳大利亞人的親舅舅,當然首先是一對中國人的親兒子。老大,一直叫我“爸爸”,一口一個爸爸,嘴那是不一般的甜。這點兒上隨我,自小兒我就嘴甜的很,跟姥爺在一起,一句話一個姥爺;跟老師在一起,一聲一個老師。老二老三,一直喊我“帶地”,老二嘴沒有那麽甜,但每次都認真的叫出來。老三叫我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9-06-22 23:10:04)
有葷有素,
有生有熟,
有海有陸,
有山有湖,
有果有蔬,
有蒜有薯,
有樹有竹,
有菌有菇,
有酸有苦,
有細有粗,
有洋有土,
有蒸有鹵,
有燉有煮,
有醬有乳,
有臭有腐,
有酒有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上世紀50年代末的一天,我奶奶回自己娘家住幾天。她老人家閑來無事就和街坊鄰居在街上聊天。這時從村西往東過來一個騎車的年輕人,見了我奶奶立刻抬腿下車恭恭敬敬地問候了一聲“大嬸回媽家了?”。我奶也回了一聲,“你這是放假了,好義?”。年輕人嗯呐了一聲繼續騎車東去。這把那些聊天的姑娘媳婦大嬸大媽大奶們都看呆了,有人趕緊問我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9-05-03 08:14:43)
閱讀 ()評論 (6)
閱讀 ()評論 (2)
摘要:海魚等海產品的腥味主要來自體內的天然鮮味劑“氧化三甲胺”在魚死亡後的降解產物“三甲胺”。為了最大程度的避免/消除海魚的腥味,給出以下建議:盡可能食用新鮮海魚等海產品,海魚在烹調之前用清水充分清洗(或者是把不太新鮮的海魚用料酒、白酒等酒精飲料浸泡一段時間),用適量的植物油把海魚適當煎炸,烹調的海魚在收湯的中途加入適量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弟弟蹦妹妹跳,爺爺摸著胡子笑。俺娘忙把奶奶叫,快來看快來瞧,海河大軍開進俺村了,從今不怕旱和澇”。這是我小學三年級語文課本裏的課文。雖然老師沒有講過這篇課文,但是我記住了它,因為我不喜歡它。我們那裏,我就叫我,不叫俺;媽就叫媽,不叫娘。爺爺摸著胡子笑,細思極恐:一個禿頭駝背拄著拐杖的老爺子,還用手摸著胡子咧著沒有牙的幹癟嘴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有一件事情我一直疑惑著。國內文革中大規模紀念革命音樂家聶耳、冼星海是在1975年下半年。可是在我的記憶裏,在1972年或1973年,廣播裏成天播放著30年代的一些老歌曲。當然,主要是與聶耳冼星海有關的。有錯誤的,應該是我的記憶,還是?有一次,和我的很遠房的堂姑姑堂姑父一起回美,需要在首都機場T3航站樓等上兩個小時。趁此機會,我就向這位堂姑父、中央音樂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