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我愛丁二酸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寫完本故事的第三部分後匆匆檢查完錯別字馬上提交博客,然後去例行的洗牙。記得牙醫前幾年和我開過一次玩笑說“xy,你的牙齒多好哇,你國內的同學朋友一定羨慕你呀“。我腦袋裏立馬浮現出那些無齒之徒,馬上接口說:”什麽?他們不僅要羨慕我的牙,還要羨慕我的胃,羨慕完我的肝,還應該羨慕我的肺“。我當時心裏麵還暗說,我才不會像他們,什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故事11:1974年初夏,10歲,第一次吃喇叭花根(第三部分) 話說1967年夏至到了,我們那裏開始拔麥子了,就是拔而不是割麥子,那時候地下水位高,土地濕潤,農民都是直接徒手拔麥子的。生產隊拔完的麥子,用鍘刀把麥穗鍘下來,進一步加工脫粒,麥稈就按人口分給農民了。那時候一件開始有趣然後無聊的事情就是從麥稈裏擇(發音zhai)麥穗,這是小孩子也要幹的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64年出生的我,65年夏秋喇叭花開花時,隻不過是一個一歲多的baby,對花不會有什麽想法或欲望。但天生花癡的我,在66年喇叭花開時,有可能就是一個十足的小色鬼了;待到67年花開時肯定是變本加厲地變成采花大盜或摧花使者了。 這裏我說的喇叭花,是眾網友熟知的牽牛花。 一般人眼裏的牽牛花,屬於存在於everywhere的柴火妞兒級別,可是在我眼裏,她至少屬於小家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本人是花癡,見到美花名草,就邁不動步。 但是網友您別理解歪了。本人不是現在意義上的“花癡”。我雖不是柳下惠,從小就喜歡美女,但是也能夠做到坐懷不亂。今天上午和在國內各自讀了一半博士生就先後出國的、現在美國發展很好的roommate通話,把過去的各自的各種羅曼史又分別縷了一遍。但是一件事卻忘了說:當初終於追求到了一個白富美、女神級別的&ldquo[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今天是元宵節,寫一個吃元宵的故事。 1967年元宵節,我大約2.7歲,在那以前是不是被家人喂過元宵?或自己搶吃或偷吃過元宵?我不記得了。所以,1967年元宵節的元宵,被定義為我第一次吃元宵。 話說1966年,文革開始,這是一場觸及每一個人靈魂的大革命,觸及每一個人靈魂。 我爺爺從解放前在地處解放區的家鄉就是教師了,還編排過很多有反封建反帝的評劇故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5年回到闊別的故土家鄉。按老人們的交代,到村頭就下了車,和同村人打招呼,長輩按輩分稱呼,晚輩就直呼其名,甚至和差不多年齡的或者比較熟的還要開幾句玩笑。 還沒有進村,第一個見到的就是原來我們第一生產隊隊長的老婆。我趕緊用原汁原味的家鄉話說:“二媽,我是xx(我的小名),24年前我高考分數下來時,您說過“這回xx不發愁說媳婦了”。告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潛水20多年,終於浮上水麵,一口氣在48小時內寫了7篇兒時關於吃的回憶。一個注冊不到48小時的博客被訪問了一萬多次。 我是不是算一個標準的吃貨?記性好也不是什麽好事情,可是我偏偏能夠記住吃每一種新鮮東西的大致時間,當然嘍也包括吃每一個渴望吃到而沒有吃到但最後終於吃到的東西的大致時間。 網友要問了,你為什麽這麽對吃感興趣? 一是饞,二是餓。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1974年初夏的一天我在姥姥家。為什麽說是初夏,因為記得的隻有那種叫聲為“雞兒------”的小型蟬(當地叫ji-erji-er)在叫,而那種大型的叫聲為“哇------”的(當地叫老哇哇)和那種叫聲為“雞了、雞了、雞了”的(當地叫雞了)還沒有出土。 姥姥在做針線,因為我母親從小在保定石家莊和三姨姥姥生活,不會做針線活,我姥姥隻好為我們一家做針線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1)
1969年3月下旬的一個周六黃昏,父親從他工作的學校回家過周末,三叔過來說:“哥,爹一會要找你商量事”。父親馬上隨十五六歲的三叔去見爺爺,我出於好奇也跟了過去。 坐在炕上,爺爺說家裏的糧食隻夠四五天了,菜窖裏麵隻有一些糠蘿卜,柴禾也沒有多少了。怎麽辦? 父親當時還是站在屋地上,這時候坐上炕沿說:“沒柴禾也不能像濟公那樣燒大腿,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大白兔奶糖,是好多孩子的幸福回憶。 我兒時吃的不一定是大白兔奶糖,但是我吃過很多奶糖。 說來話長。 過去農村階級比較穩定,講究門當戶對,作為書香門第殷實人家,我們的很多老親戚是名門大戶,什麽舉人、進士、博士、教授、大學校長、院士、建黨創始人、將軍的還真不少。 我小時候就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一個姓秦的親戚家在秦皇島,一個姓石的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
[36]
[37]
[38]
[39]
[4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