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 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 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
閱讀全文]
中庸之道沒有什麽不好,沒有中庸之道,人的心裏和社會會充滿更多的仇恨暴戾之氣,此外,不同的年齡段對社會人生的觀察和認識是不同的。有時候年輕的時候不太喜歡的事物,過了二三十年後會覺得他們說的很有道理,中庸不是沒有激情,而是更理智的生活,我年青的時候也是自覺滿腔正義感,使命感,但是那時候每天心裏都會氣鼓鼓的,每天心裏充滿了不滿,不平,不[
閱讀全文]

2016-06-23行在五台山人的一生可以幹很多蠢事,但最蠢的兩件事,就是:拒絕讀書,忽視靈魂;拒絕運動,忽視健康!當脾氣來的時候,福氣就走了!人的優雅關鍵在於控製自己的情緒。用嘴傷人是最愚蠢的一種行為。一個能控製住不良情緒的人,比一個能拿下一座城池的人更強大。水深則流緩,語遲則人貴。我們花了兩年的時間學說話,卻要花數十年的時間學會閉嘴。可見:[
閱讀全文]
開學了,一個班主任給家長發了一則短信:
不管成績怎樣,沒有什麽優生差生...[
閱讀全文]

2016-06-21未來少年(可憐天下父母心)閱讀下麵的漫畫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2016年高考全國卷I的漫畫作文題2016年高考滿分作文《每一個生命都無需比較》從我牙牙學語起,你便開始拿我和別的小孩比較,從中你得到了快樂和滿足。從我上小學以來,你便習慣拿我的成績與別人論成敗,為此你收獲了自豪和榮光。我曾勸你不要比,因為成績優秀不代表[
閱讀全文]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門人法海編集 後學德清勘校 自序品第一 時,大師至寶林,韶州韋刺史與官僚入山,請師出。於城中大梵寺講堂,為眾開緣說法。師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餘人、儒宗學士三十餘人、僧尼道俗一千餘人,同時作禮,願聞法要。 大師告眾曰:善知識,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善知識,且聽惠能行由得法事意。 惠[
閱讀全文]

欲平世界,先平心地。走遍天下,處處有不平;法爾如是,心平天下平。[
閱讀全文]

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佛在靈山莫遠求,
靈山隻在汝心頭;
人人有座靈山塔,
但向靈山塔下修。修行路上,每一點付出,每一個善心念,早晚都會受到報償。
日行一善,善行一生。
質變源於量變。今天再大的事,到了明天就是小事;今年再大的事,到了明年就是故事;今生再大的事,到了來世就是傳說。水到絕處是風景,人到絕境是重生.[
閱讀全文]

2016-06-19佚名讀悅文摘記住:你好,全家才會安好。慢慢地,我們都會變老,從起點走向終點,自然而必然。成長的途中,匆匆而又忙忙,跌跌而又撞撞,奔波而又小心,勞累而又費心,一生,留下什麽,又得到什麽。細想,活著,就該盡力活好,別讓自己活得太累。想開、看淡,放鬆,人不可太精,事不可太勤,不要累人、累己、累心。記住,你好,全家才會安好。人生,就[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