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總 敘弟子規 聖人訓 首孝弟 次謹信泛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入則孝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出必告 反必麵 居有常 業無變事雖小 勿擅為 苟擅為 子道虧物雖小 勿私藏 苟私藏 親心傷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親愛我 孝何難[
閱讀全文]
了凡四訓袁了凡居士著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第一篇立命之學餘童年喪父,老母命棄舉業學醫,謂可以養生,可以濟人,且習一藝以成名,爾父夙心也。後餘在慈雲寺,遇一老者,修髯偉貌,飄飄若仙,餘敬禮之。語餘曰:子仕路中人也,明年即進學,何不讀書?餘告以故,並叩老者姓氏裏居。曰:吾姓孔,雲南人也。得邵子皇極數正傳,數該傳汝。餘引之歸,[
閱讀全文]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
閱讀全文]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
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
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
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