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分感情即是債,保持正念頌金剛經還
現在人的病多,身體和心理的,一般都跟欠債有關。除了可見的病以外,不可見的心理病,還有生活的一些挫折,有大部分是欠債的。還債的方式有好幾種,第一種是破財,第二種是生病,第三種是感情。
破財我就不多說了。生病上,先天身體過於虛弱的人,也是欠債的緣故。甚至有邪淫,意淫等行為,這其實跟欠債有關。尤其[
閱讀全文]
http://www.buddha-hi.net/re/forum.php弘憶佛教論壇http://www.zenheart.hk/viewthread.php?tid=20香港禪心論壇http://tw-buddha.com/forum3/台灣佛教論壇http://www.shixiu.org/forum-251-1.html佛教論壇[
閱讀全文]
http://www.zenheart.hk/viewthread.php?tid=49056
小怒數到十,大怒數到千
聰明的一休是很招人喜歡的,喜歡他的中國人可能有好幾代了。一休和尚是真實的歷史人物。他生於l394年,是後小鬆天皇的皇子。因為一休母親的家族與天皇家族關係不和,小一休從小就被趕出皇宮,在六歲的時候,出家到京都的安國寺學習禪宗。有這麼一個頭腦簡單、愛生氣發怒的二楞子,他常常聽到別人[
閱讀全文]
http://baike.baidu.com/view/544189.htm《百丈清規》叢林二十條:叢林以無事為興盛。修行以念佛為穩當。精進以持戒為第一。疾病以減食為湯藥。煩惱以忍辱為菩提。是非以不辯為解脫。留眾以老成為真情。執事以盡心為有功。語言以減少為直截。長幼以慈和為進德。學問以勤習為入門。因果以明白為無過。老死以無常為警策。佛事以精嚴為切實。待客以至誠為供養。山門以耆舊為莊[
閱讀全文]
是非以不辯為解脫
http://www.fodizi.net/qt/qita/19873.html
http://www.zenheart.hk/viewthread.php?tid=49078
百丈懷海是福州籍的著名高僧,長樂龍泉寺為其剃度出家祖庭。他創製了中國化的佛教戒律,史稱“百丈立清規”。其中,叢林規則的二十條,常為現代人引用,如:煩惱以忍辱為菩提,是非以不辯為解脫,遇險以不亂為定力,濟物以慈悲為根本!
是非以不辯為解脫。不辯[
閱讀全文]
將親人們通通交給南無阿彌陀佛
http://www.shixiu.org/thread-216297-1-1.html
(出處:佛教網)
將親人們通通交給南無阿彌陀佛
佛蓮居士
我家先生是很難信受別人勸告的,我學佛念佛多年,他的態度要麽不以為然,要麽故設障礙。之前遇事我勸他念佛,他總是嗤之以鼻,
後來我就在心地上將他完全交給阿彌陀佛去調攝,自己除了念佛,還是念佛。
結果這兩年,先生的[
閱讀全文]
修持大悲咒十多年的感應
http://www.shixiu.org/thread-216502-1-1.html
(出處:佛教網)我出生和生活在一個純粹的唯物主義家庭,身邊沒有一個學佛的人。最早的一個因緣是1994年,我在上海讀書期間,同宿舍有位來自福建的同學,受家庭影響,他信仰佛教。我們那時候學習英語用的是錄音機,這位福建的同學學習之餘就用錄音機播放一些佛樂,其中就有大悲咒。那是我平生第一次聽[
閱讀全文]
七旬老人一生幾次神奇的念佛真實感應(轉載)
http://www.shixiu.org/thread-216487-1-1.html
(出處:佛教網)
我自幼家貧,為了生活,13歲時到四川豐都縣悟惑寺侍候方文老和尚。老和尚很精進:每天早晚在大殿做功課以外,其餘時間都在方丈室打坐念經。我每天侍候飲食打掃方丈內外,其餘時間都在老和尚身邊。方丈佛堂內供著一尊玉佛(一米高白玉雕的觀世音菩薩像),我一見[
閱讀全文]
聖空法師:我已結婚生子,學佛後就不喜歡夫妻生活總想出家,怎麽辦?
http://www.shixiu.org/thread-216481-1-1.html
(出處:佛教網)既然結婚了就正常生活嘛,不要總說出家,總說起不了作用,心出家。那你現在結婚了,你要出家孩子怎麽辦?老公也生煩惱,結果搞了一大堆的冤親債主,出家之後天天煩惱業障現前,然後還放不下家裏。如果真的能放下了,起來走人,就像虛雲老[
閱讀全文]
http://www.hanshansi.org/download/zx/200902/200902f009.htm
陳 荃
杜荀鶴(846~904)是唐代著名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太平)人。杜荀鶴出身寒微,
自稱“天地最窮人”,曾數次上長安應考,不第還山。當黃巢起義軍席卷山東、河南一帶時,他又從長安回家,從此“一入煙蘿十五年”
(《亂後出山逢高員外》),過著“文章甘世薄,[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