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izang.org/tj/sy/[
閱讀全文]
http://www.dizang.org/bk/jt/032.htm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清藕益大師解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於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則莫若念佛求生淨土。又於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則莫若信願專持名號。是故淨土三經並行於世,而古人獨以《阿彌陀經》列為日課。豈非有見於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攝事理[
閱讀全文]
https://bookgb.bfnn.org/books/0906.htm
彌陀疏鈔
明蓮池大師著
靈明洞徹,湛寂常恒。非濁非清。無背無向。大哉真體,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自性歟。澄濁而清。返背而向。越三祇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至哉妙用,亦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佛說阿彌陀經歟。
故我世尊,乍說三乘,終歸一實。等頒珍賜。更錫殊恩。指四十八之願門。開一十六之觀法。願願歸乎普度。觀觀宗[
閱讀全文]
http://www.clflybc.info/mx/course/index.php?categoryid=4
法師1983年畢業於中原大學機械工程係。1987年出家受戒,就讀第一屆淨律學佛院,為期3年,受教於達理老法師、性梵老法師、道海律師、果清律師、慧天老和尚等善知識,並兼任教務工作,得以親受老和尚之教導,於解門、行門、事務門及性格之陶冶等方麵,受益良多。法師於1993年起擔任淨律學佛院教務主任至2005年。•法師之[
閱讀全文]
釋淨土群疑論
釋淨土群疑論序
屯田員外郎平昌孟銑撰
虛空無際。天地生其中。墟宇既形。品庶滋其內。於是群生競起。眾識齊奔。沉浮愛欲之河。驅馳生死之躅。因報紛糾。非累墨之能分緣對循環。豈積塵之可計。前佛後佛。報身化身。各返行迷。鹹祛溺喪。敞三明以濟俗。臨八苦已宣慈。皇矣彌陀聿采淨國。發弘誓願。現大光明。既疏方便之門。又闡感通之路。[
閱讀全文]
http://www.guiyifo.com/fashi/fzfsc.html
持名念佛與實相念佛之統一
提要
一、前 言
二、彌陀淨土教的緣起與修行目標
(一)淨土法門之緣起
(二)淨土法門之修行目標
三、持名念佛的理論與實踐
(一)持名念佛的建立
(二)持名念佛之實踐
四、實相念佛的理論與實踐
(一)實相念佛行的建立
(二)即心持名念佛行之實踐——持名與實相念佛的統一
(三[
閱讀全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m1mWK0NU4A
2017年4月15日發布其實按照現在科學家證明,有不同的維次空間,現在科學家證明,已經到十一度的維次空間。像我們現在三度空間,我們現在是所處的叫三度空間,那用怎麼樣才可以突破這個維次空間呢?如果你按照《地藏經》裡麵講,要到地獄去,「若非威神,即須業力」。否則你沒有辦法,沒有辦法到地獄去,「若非威神」,比如說像[
閱讀全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rx5i8aZzXU&list=PL211FE7D0B522B676&index=1
禪定,諸位要知道,我們一說到禪定,大家頭一個觀念就想到盤腿麵壁,那叫參禪,那是禪宗初學的方法。你必須知道,禪定是廣義的,不是狹義的,八萬四千法門統統是禪定,修學禪定的方法不一樣,門道不一樣,叫法門!它不是修禪定,那就不是佛法;它要是修禪定,這就叫佛法。淨土宗,我們現在用什麼[
閱讀全文]
念佛也是禪念佛,通常被認為是淨土法門,為什麽成了禪呢?其實,不管任何法門,都走向一個目的--離苦得樂、消業除煩惱。沒有一定的法門叫做禪,念佛同樣可以是禪的法門。我們禪修時用默照禪、話頭禪、數息禪,念佛時用的就是念佛禪。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即能修成「念佛三昧」。「三昧」是指「心一境」,念佛時,你的念頭裏隻有阿彌陀佛,其他念頭都沒有,這叫做[
閱讀全文]
略談“念佛禪”
西妙
現今氣功、禪學較盛,從氣功轉而入佛者,依禪法修止習定者頗多。這些初學者往往從禪定的角度來理解佛法的種種修持方法。如我國流行最廣的淨土宗持名念佛法門,也被看作是修止習定的一法,謂念佛號有助於排除雜念、攝心入靜、入定等。初學者又每以“念佛禪”的名目來理解念佛法門,以為念佛即是修禪。實際上,[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