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清早,我們離開前一晚夜宿的卑斯省中部小城維倫,繼續落磯山脈大環遊,前往行程西部的頂點、卑斯的滑雪勝地惠斯勒(Whistler).
不久到了坎盧普斯(Kamloops),卑斯中部的一個重要城市。零3年那次乘通宵灰狗巴士從卡爾加裏到溫哥華時,半夜裏巴士曾在坎城長途車站停留讓人上下,當時長途車坐得很有些頭昏目澀,下去透氣時四周黑沉沉的,沒很深的印象。後來時不時從媒[
閱讀全文]

從美國愛達荷州北部的度假小城科達倫(Coeurd'Alene),到加拿大卑斯(BC)省的養老地點維倫(Vernon),後麵的三天裏,我們開著車先去了加拿大的旅遊明珠露易絲湖,然後掉轉車頭,西去優荷(Yoho)和冰川兩個國家公園,三天內在加拿大落磯山區畫了一個巨大的U字。
遊覽加拿大落磯山脈,最頂級的體驗當然是登雪峰跨冰川了,但那些活動需要體能和時間,對於一個終年四季做著案[
閱讀全文]

離開西雅圖城區後,我們的車上了東去的華盛頓州410號州立公路。此行七個小時,去東部接近愛達荷邊界的斯德普托孤山(SteptoeButte),我們希望趕在傍晚太陽下山時,站在高出周圍三百多米的孤山坡頂上,一睹山下方圓幾十公裏連綿起伏的丘地表麵,由小角度的夕陽投影變幻而成的奇妙圖案。
公路一直向東,後在雷尼爾山國家公園外東北麵向南轉一個大灣進了公園大門。後[
閱讀全文]

上周三的清晨在多倫多登機,五小時飛行後到達了太平洋邊的溫哥華。在機場取到事先預定的汽車,引擎發動後油門一踏,便開始了為期八天的落基山脈重遊之旅。
說是重遊,其實兩次的路線大部分都不一樣。上次03年先飛到卡爾加裏,租車在班芙(Banff)、賈詩泊(Jasper)兩個國家公園露營三天後驅車南下,到達黃石公園後又露營了三夜,然後沿東邊一條回路去卡爾加裏東麵,[
閱讀全文]

上個周日去多倫多的中央島看了一天龍舟比賽。
多倫多的龍舟比賽開始於1988年,至今已經舉辦了二十六屆了。比賽的第一年,隻有二十八個龍舟隊、約五百個隊員參加了為期一天的比賽,發展到今天,有近二百個龍舟隊報名、近五千人參予,比賽的時間也延長到了兩個整天。
龍舟比賽的地點在湖濱區對麵安大略湖中的中央島上舉行。去中央島,要在多倫多湖濱的輪渡[
閱讀全文]

威尼斯是我們意大利瑞士之行的第二站。在羅馬遊覽了兩天後,第三日上午我們回到羅馬機場取到預定的車,在GPS上設置了目的地後啟程開向威尼斯。
籌劃這次行程時,朋友一再勸阻我們不要在意大利自駕,說那裏的人開車很沒章法。我們一再考慮之後,覺得我們全家四人還是自已駕車更合算些。我們聽從了朋友的告誡,離開羅馬後一直小心翼翼地保持在中間車道上,不[
閱讀全文]

幾年前去羅馬以及意大利北部的城鎮自駕遊時,計劃順路也去瑞士呆兩天。公司有同事以前去過瑞士,他認為我們隻有兩天時間的話,建議去阿爾卑士山北麓的湖濱小城盧塞恩(Lucerne),以及西邊一小時路程的瑞士中部第一峰少女峰(Mt.Jungfrau)。
籌劃盧塞恩城停留的事沒費多少周折,但上少女峰的行程卻費了我們不少腦神經。我們發現,上少女峰要乘一種能在斜坡二十五度的山[
閱讀全文]

這次從西雅圖去雷尼爾雪山(Mt.Rainier)的行程很有些不順。到西雅圖的第一天下午,在市區的好幾個地點,無論是城北麵的克裏公園,還是市中心的派克市場,都可以清楚地看到雷尼爾山的雪峰,當時以為第二天去登雷尼爾山,見到雪山真麵目應該是沒問題的。
沒想到次日出門一看,雲層很低,去雷尼爾山可能啥也看不到,我們臨時改變主意先去市內逛街,下午看天氣的變化[
閱讀全文]

景由心生,這個說法最近覺得很有些道理。
位於多倫多市中心大學路與學院街之間的多倫多大學,自90年第一次去過多大校園以來,以後幾乎每年都要開車穿過校園好幾次,特別是近幾年女兒在多大上學後,去的次數更是頻繁了,但多大校園在我的印象一直是,一個淹沒在周圍城市建築中的大學,布局雜亂無章,校舍灰暗沒有特色。不過這個二十年來形成的牢固印象,今年[
閱讀全文]

希臘是一個多山的國度,但其中部卻有一個狹長的平原,自愛琴海西岸的帕格斯笛克(Pagasetic)灣起,向西北內陸延展過去,平原西部的盡頭卡拉巴卡(Kalambaka)鎮外,平地裏,有數十座四百來米高、崖壁陡峭亮滑的巨型石峰拔地而起。
很久以前,崖壁上的洞窟就有人攀援上去修行,到了十四世紀中葉,一個名叫科羅委提斯(Koinovitis)的修士帶著一眾信徒來到卡拉巴卡附近後攀上石[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