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五湖以北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阿茲特克神廟遺址和墨西哥大教堂 - 避寒墨西哥城

(2025-02-18 11:54:34) 下一個

 

加拿大的冬天很冷,所以二月初,我們去南邊暖和的墨西哥城一個星期避寒。

航班是早上八點的,但清早五點起床後收到加航的短訊,說因之前的機械故障,航班要晚二十分鍾。沒想到加航這次說話算話,真的是隻推遲了二十來分鍾,早晨八點半之前就起飛升空了。

飛機先跨過安大略湖,下麵的湖麵漂浮著大片大片的浮冰,而不是完整的一大塊。飛到美國中部後,下麵地麵上完全看不到白雪了,氣溫看來要暖和多了。中午飛到墨西哥城上空,空中盡管有不少朵朵白雲,但下麵漂浮著一層淡淡的黑煙。以前就聽說墨西哥城的空氣汙染嚴重,現在看來沒多大改進。

 

墨西哥城當地時間下午一點飛機著陸,隻比原定時間晚了半小時。過海關很順利,隻需要在機器上掃護照再拍照,然後門開進關。機場就在城邊上,許多人都選擇打車入城,也不貴,但我們決定乘地鐵。墨西哥城以前出差時來過兩次,地麵交通很堵,出租車開得野,覺得還是地鐵準時又安全。

機場通往地鐵站有標誌,但中途突然消失了,連問的兩三個機場人員都不通英語,無奈隻好轉過頭找到問詢處後才得知在大廳的盡頭。地鐵站有更多的意外,兩個出售交通卡的機器都隻能充值,不售卡。旁邊有兩個售票的窗口,裏麵的兩個墨西哥大小姐也不會英語,隻會說 no english, no card, no tickets, 真是三無售票處, 不知她們還有啥事要做。

正在為難之際,旁邊一個小夥出手幫了我們的忙。他能說英語,而且很流利。他讓我們給他10比索,他再刷了兩次自己的交通卡,幫助我們進了站。交談中得知他是在多倫多北邊巴裏市工作的墨西哥外勞,因事回墨西哥這邊的老家。看來加拿大的僱主對他不錯,他也把這份善意轉贈我們,幫了我們一個大忙。

機場是地鐵5號線,車廂很舊,裏麵通風也不好,幸好中午人不是太多。我們注意到地鐵裏麵幾乎全是當地人,拖行李箱的就我們兩人,看來地鐵不是外來訪客的首選。5號線坐到終點 Pantitlan,然後轉1號線進城,去預訂的酒店所在的市中心曆史街區。1號線車廂較新,通風也好,加上起點站有座位,感覺好多了。

 

這次在墨西哥城停留一星期,頭三天的落腳之處在市中心憲法廣場西邊的酒店。憲法廣場是墨西哥城的中心,北麵是始建於1573年全墨西哥最大的天主教堂,墨西哥城大教堂 Mexico City Metropilitan Cathedral,東麵則是墨西哥聯邦政府所在地國家宮 National Palace,算是全國的政治和宗教中心。廣場附近博物館也多,步行即可到達。

 

 

酒店入住時間是下午三點,暫時還不能入住。這也在意料之中,於是我們先寄存好行包,然後就直奔廣場東北角的阿茲特克遺址,大神廟遺址博物館 Museo del Templo Mayor。遺址博物館要收費,100比索,相當於5美元或7加元,票價包括了遺址本身和博物館。

阿茲特克是墨西哥高原上最後的古印第安人文明。這片高原中央一直是一個大湖,公元14世紀,阿茲特克的先人在尋找新的安居之地時,在湖中小島上看見一株仙人掌上立著一隻叼著蛇的雄鷹,認為找到了神話中的應許之地。他們填土擴大小島,並且以此為基地東征西戰,最後於1372年,建立了自己的帝國。

帝國的中心,特諾奇蒂特蘭王城就在今天的憲法廣場四周,一角是王宮,其餘是大大小小的神廟。1520年西班牙殖民者攻陷後,王宮改建成者殖民者的總督府,即今天的國家宮,而其它的神廟毀壞後北麵建起了當今的墨西哥城大教堂,以及其它各種建築。不幸中的一幸是,七十年代考查古地圖後發現,阿茲特克文明最著明的雨神和蛇神的大神廟遺址既不在大教堂也不在國家宮,而是在東北角的普通建築之下,其拆除的阻力要小很多,之後通過發掘才有了我們看到的這片遺址。

整個遺址可能有一個足球場大小,可以沿專門的步道就近觀看。遺憾的是,遺址的介紹不是每一處都配有英文,所以一圈看下來,還是不明就裏。印象最深的是一處拱門,雖然是用不規則的石塊砌成的,但至少領會了圓拱技術的要領。而南邊的瑪雅文明,即使近至14世紀的奇琴依察也沒有圓拱出現,所以說阿茲特克的建築技術還是更先進一籌。

 

和他們的前輩托爾特克人一樣,阿茲特克人也很喜歡石雕藝術,既有立體的圓雕和平麵的浮雕。留在現場的不多,上麵還加建了雨棚,保護古跡免受日曬雨淋。更多的則搬入了旁邊的博物館,保護條件好,但沒有現場那種氣氛。

 

博物館的正立麵很簡略,以至於路過時我竟沒有注意到正門,還是落後一步的太座看見後叫我回去,不然不知要多走多少回頭路。博物館的展廳有六層,從右邊進,看完一半展廳上更高一層。看完第六層後從左邊下來,然後依次參觀各個展廳的另一半,每一展廳都不會錯過。

博物館展出的都是古城發掘出來的器物和藝術品。印象最深的是三個巨型的石頭浮雕,發掘出來最早的是圓形瑪雅年曆浮雕,是1790年興建憲法廣場時出土的,現在是著名的墨西哥人類學博物館Museo Nacional de Antropologia 的鎮館之寶。另兩件則是這個遺址博物館的珍藏,圓形的月神石雕出土於1978年,而方形的大地豐收女神特拉爾泰庫特利石碑 Tlaltecuhtli 則更晚,出土於2006年。

 

阿茲特克的陶器藝術也非常有特點,這類展品通常是陶製人像或頭像。印象最深的兩件都是大眼闊鼻,嘴巴左右一邊一隻大牙。造型很獨特,即使放在今天的任何藝術館裏,也不比現代藝術大師的作品遜色。

 

 

離開遺址博物館,下一站就是廣場正北的墨西哥天主教大教堂。教堂始建於西班牙征服阿茲特克後的1573年,但工程一直持續了兩百多年,最後於1813年才完工。大教堂正麵是西班牙的巴洛克風格,右邊緊鄰是另一座文藝複興風格規模更小的教堂,我們也是無意中進去後才知道的。

 

進去後,迎麵是大眾許願的祭壇。祭壇背後兩側一左一右,各有一壁巨大的管風琴,之後才是巨大的禮拜大廳。到了禮拜大廳後,我們倆因為飛機旅行以及參觀大神廟遺址後不堪勞累,便找了一處座位閉目養神。不久,我們注意到前後左右四周來了不少人,最初以為是周末做禮拜的。但定晴細看,眾人都是盛裝,男士西服革履,女士們都是隆重的裙裝。中央走道對麵,還有一高個頭的女子白色婚禮長裙及地,此時方才意識到我們無意中步入了他人的婚禮儀式之中。

 

婚禮即將開始,這個時候離開我們未免顯得過於搪突,不如既來之則安之。新娘身材高挑,皮膚白細,完全不像入境後大半天所看到的墨西哥女子。另外,墨西哥大教堂不是等閑之地,能在此舉行婚禮的,應該是非富即貴,周圍眾多的來賓也是一個旁證。我們也沒等到婚禮結束,當新郎新娘牽手走上禮拜台後,我們趁眾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兩個新人身上時悄悄離開了婚禮現場,不然還不知要多耗費多少我們的時光。

 

時間是下午四點,可以辦理酒店入住了。酒店給我們的房間在五樓,臨街,下麵就是中央曆史街區有名的步行街。入夜,廣場四周燈火齊明,大教堂也一改白天的莊嚴肅穆,金碧輝煌很上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五湖兄圖文並茂的遊記,看得我也想去了,下次去,就來抄你的作業。大教堂確實很有氣派,還撞到了婚禮,好運氣啊!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先沙發,再細讀。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