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紅綠彩花卉葫蘆瓶
元代景德鎮從宋加彩工藝中分離而獨樹一幟的釉上裝飾彩類。即器物上僅用紅、綠兩色繪畫,低溫燒成,紅者如棗,綠者發翠,具有濃鬱的民間藝術氣息,其構圖運筆多以寫意為主,紋飾人物、花鳥、山水常見,民窯居多。
明紅綠彩龍紋執壺
紅綠彩是在高溫白釉或白地黑花瓷燒成後,在白釉上用紅、綠、黃等彩勾畫出紋飾,再入窯以800℃左右[
閱讀全文]

沒去過北方,就不會知道“餅”這玩意有多神奇。大餅、燒餅、煎餅、灌餅......餅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大的小的方的圓的,發麵的死麵的薄皮的千層的,這都是餅。比起饅頭,餅更有嚼勁,吃了更抗餓;比起麵條,餅更百搭,能玩的花樣更多。不過,讓餅在北方人民心目中長盛不衰的原因,主要在於它的包容性:無論什麽東西,無論多少種菜、肉、蛋,大餅一卷就進去了[
閱讀全文]

寂寂曇花半夜開月下美人婀娜來
曇花一現可傾城美人一顧可傾國不羨傾城與傾國藍天如夢雁飛過曇花一現抵為緣魂夢相依情難宣絲絲殘淚淒涼意空留雁影飄藍天
幽人空歎夜闌珊,纖指撥箏曲輕彈,曇花一現終何意,朝朝魂夢空掛牽。曇花展妍酬知己,欲訴花魂終無語;夜色闌珊問絲雨,明珠清淚誰更似?
有花如曇空自憐花飛花謝抵纏綿寒月清光花墜淚魂飛[
閱讀全文]

我小時候住的院子裏種著一棵棗樹,每年到中秋節前後大人孩子聚在棗樹下打棗,就像是節日一樣。我們小孩子拿著竹竿大呼小叫著爬上樹去打棗,大人們把家裏的大盆小盆抱出來放在樹下,仰著腦袋張望著接那些冰雹似的歡蹦亂跳下來的棗。那是真正的“樹熟兒”,個個脆甜可口,伴隨著我們的呼叫別有一番味道。
“寧可三日無肉,不可一日無棗。”&ldq[
閱讀全文]

[宮保魷魚]原料:魷魚、胡蘿卜、黃瓜、烤熟花生、幹辣椒、菁選醬油、老抽、陳醋、糖、澱粉、料酒、蒜、薑做法:1、魷魚清洗幹淨,切好,調宮保汁,菁選醬油一勺,老抽半勺,陳醋兩勺,糖兩勺,一小勺澱粉,拌勻備用;2、煮一鍋開水,放入一勺料酒,放入魷魚,一打卷就馬上撈出瀝幹水分;3、不粘鍋放油,小火煸香幹辣椒,放入蒜薑略炒,放入胡蘿卜略炒,放入魷魚[
閱讀全文]

香辣幹鍋雞主料:嫩子雞半隻輔料:黃豆芽200克、香蔥10克、大蒜8瓣、生薑20克、幹紅椒20顆、八角2顆、花椒10顆、炒熟白芝麻10克醃雞料:鹽1/4小匙、雞蛋1/4顆調味料:生抽2大匙、蠔油1大匙、砂糖1小匙、雞精1/2小匙、料酒1大匙、熱開水1大匙、黑胡椒粉1/4小匙、香醋1小匙做法:1、將雞切淨斬塊,香蔥切長段,大蒜和生薑剁成蓉,黃豆芽剪去根部,2、將幹紅椒剪段;3、將切[
閱讀全文]

相傳明朝末年,浙江人詹越因反抗腐敗的朝廷以及當時的貪官汙吏,得罪了朝廷的權貴。有小人進讒言,使詹越被崇禎皇帝流放到古城錦州一帶。他從此以後便開了一家餅鋪,以謀生計。當時,天下百姓因不滿明王朝的腐敗墮落,紛紛揭竿而起。而詹越,也在暗地裏幫助這些起義軍,為他們提供飯菜。
適逢清太祖遠征到了錦州一帶,在餅鋪附近駐軍,準備攻打錦州城[
閱讀全文]

說到乾隆皇帝有多少印章,很多人可能會想起一張廣為流傳的《乾隆印跡》圖這張圖上的印全嗎?嗬嗬還差遠啦乾隆皇帝的印章多到你難以想象,不信?往下瞧瞧:乾隆印跡圖▲更多乾隆印跡欣賞這些印章實在多得夠嚇人了吧?事實上這還是非完全統計當然啦,如此數量的印跡收集於此也未必全是真的要老爺子起死回生親自掌眼才能認得全自己的印吧!轉帖[
閱讀全文]

圖1明代宣德五彩蓮池紋高足碗圖2a明宣德五彩蓮池紋高足碗圖2b明宣德五彩蓮池紋高足碗底部圖3明嘉靖五彩雲鶴紋罐圖4明嘉靖五彩魚藻紋蓋罐 北京馮小琦 五彩瓷器自元代創燒以來,到明清時期有了長足的發展,是明清時期重要的彩瓷品種。 一、彩瓷的起源與發展 我國最早出現的瓷器都是單色釉,有青釉、黒釉瓷器。到三國時期出現最早的釉下彩繪瓷器。如南[
閱讀全文]

瓷器作為中國曆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有著很高的藝術收藏價值,收藏者眾多。
瓷器收藏還是一門學問,
收藏者需要對其收藏規律和理論有一定的了解,
才能避免上當受騙。
那麽,瓷器收藏應該注意哪些問題,該如何進行鑒別呢?
古陶瓷鑒定收藏,要善於學習和積累經驗。
了解曆代的工藝美術史、藝術史,
同時也要[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