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一九五六年以後,我們家發生了很多喜事,首先是我大姐結婚,第二年,我哥哥又考上了華東師範大學,去了上海,緊接著,大姐生小孩,為了照顧姐姐,媽媽也去了上海。這樣,在溫州隻留下我和妹妹。雖然我和妹妹都已經能獨立生活,但是,為了我們的安全,姐姐提出,讓我妹妹住在我姐夫父母家,我則可以住校。所以,自從五七年十月開始,我就住校了,妹妹則住到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1956年,當時我家住在馬宅巷18號,雖然我覺得自己升學考試考的不錯,但是在沒有看到錄取通知之前,心中總是忐忑不安。記得發榜的那天早上,我早早起床,摸黑趕到學校,想不到學校前麵的馬路上已經黑壓壓地站滿了人,迷迷糊糊地看到學校大門左邊的粉牆上,已經貼好錄取榜。我踮著腳擠在人群中看那寫滿名字的密麻麻的榜,從頭看到尾,那500來個名字中就是找不到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第五章苦彳的求學路52年初,我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當時的浙江省立溫州中學初中部。省立溫中是浙江省著名中學,也是全國有名的學府。著名學者朱自清曾經任教我校,譜寫校歌,還培養了像蘇步青,穀超豪那樣的世界著名數學家。我記得我班有50多名同學,除了來自溫州市區外,還來自浙江省南部各縣。我們學校條件很好,農村來的同學都住校。初中的生活是平淡的,那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四章淒涼歲月我滿懷著熱情,充滿希望,迎來了解放,想不到迎接我的卻是無盡的災難和困苦。溫州解放時,我家住在“土地塘巷”。因為和父親失去聯係,也就是說失去了經濟來源,我家的生活一下子陷入困境。開初,變賣家具還維持一段時間,但是這麽大的九口之家,一天的開銷可不是小數目,為了家計,還未成年的倆姐姐分別離開家到鄉下教書,而母親和新姨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14-05-05 16:24:34)

露珠和杜鵑花花的美全靠水來托,小小的露珠停留在花片上玲瓏剔透,它使粉紅色的杜鵑花更加鮮豔美麗,也使人們的靈魂更加純真高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5-05 16:16:23)

藍天襯桃花,桃花更鮮豔。花開正當時,人也正當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是七歲開始上小學的。開初上的學校在中山南路上(現在的解放南路),我家離學校步行大約需要十多分鍾。剛上一年級開始時,由我姐姐每天接送我上下學,以後由於姐姐們功課忙,就由我自己上下學了。我小時候貪玩,上學的時候一路玩著去,就常常遲到,經常受老師的批評。次數多了,我不好意思再遲到,就想辦法逃避。我如果覺得今天可能遲到,就幹脆逃學,在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溫州解放時,我剛過九歲,解放前我家住在“府學巷”和“謝池巷“之間,一幢磚混結構的二層樓房,那幢房子在當時溫州是很不錯的,老百姓叫洋房,我家住東邊一半,另一半是我家一個親戚住,他是律師,在社會上也是有地位的。解放前,我爸爸幹過很多職業,在報館,政府工作過,在學校教過書,主要還是作生意。解放前夕,我爸開一個針織廠,雇有十多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父親對我的愛我記得最深刻的是溫州解放前夕,有一次他帶我和妹妹去中山公園玩,妹妹要吃冰淇淋,我要吃蘋果,當時這兩樣東西都很貴,他毫不猶豫地掏出一元金圓券買下這兩樣東西。(那時金圓券剛發行,麵值很大,一元錢是不少錢了)我記得當時我幸福得意的樣子,心裏樂陶陶的,久久不能平複。還有一次是他離家去上海經商前,召集全家照相,他那慈祥的麵容,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c我的童年是在浙江省溫州市度過的,解放前的溫州叫永嘉縣,是浙江省南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溫州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城市,氣候溫和,物產豐富,曆史悠久,地靈人傑。我的父親出身在一個破落的財主家庭。據溫州現在的文史館資料記載,我父親出生在1909年,畢業於上海東吳大學。民國23年(1934年)9月,國民黨永嘉縣(即現在的溫州市)黨部機關報“溫區民國報&rdq[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