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我聞,我思我想

從大陸來到美國,至今在東西方度過的時日大致各半。願以我所見所聞觸及一下東西方的文化和製度。也許能起一點拋磚引玉的作用。
個人資料
溪邊愚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元朗黑夜,發生了什麼?潔平(@az)2019-7-24fromMatters7月22日晚上的香港元朗,發生了什麼?這篇文參考了各種新聞直播視頻、報道、警方的記者會,僅作信息梳理。6月開始,反對逃犯條例修訂的市民和平遊行,怎樣一步步走到如今黑惡勢力出場,恐懼蔓延,市民對警方的信任降至冰點?香港為何高燒不退?接下來會怎麼樣?另文再談。元朗在香港新界西北部,遠離港島,靠近深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時政風雲“沒有我們,香港無法生存”香港示威者的反中立場相當明確。然而,內地人又是如何看香港的呢?德國之聲檢視了一下網上言論,並向德國多名中國問題專家請教看法。香港反修改《逃犯條例》的示威活動中有人打出“香港不是中國”的標語(德國之聲中文網)令人觸目驚心的畫麵:香港摩天大樓之間,人流如潮,蒙麵示威者衝擊議會大樓,訴求民主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梁啟智(@leungkaichihk)2019-8-4fromMatters今天,香港將會迎來近五十年來最大規模的全港大罷工。據最新的消息,由於航空管製員集體不上班,香港機場將會有一半航班取消。與此同時,各種抗爭行動也越來越密集和激烈。對於不知道事件來龍去脈的讀者,對整場運動的認識和評價很容易流於表麵,責怪示威者破壞安寧。近日在中國大陸,就流傳著各種對這場運動的批評,很不幸都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美國,哪怕是同等收入,黑人家庭的財富都明顯低於白人家庭。皮尤研究中心估計,白人家庭的價值大約是黑人家庭的20倍。黑人家庭中三分之一以上財富為零或負數,而隻有15%的白人家庭屬於這樣的情形。 美國不同族裔家庭擁有財產的中位數分別為:白人:17萬;黑人:1.8萬;西班牙裔:2萬。(PBS截屏) 美國黑人普遍貧窮早已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了。不眾所周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5)
(2019-07-08 17:44:23)
(一個離奇的故事。希望你看懂。更希望你喜歡。)近日家中鬧心的事一件接一件。早該進入夢鄉了,我卻依然在輾轉。一周前,咱家發生了一件天大的事:出生不久就被送給父親好友的大哥岡回來了。岡為什麽被送走,現在又為什麽回來,都是父母與岡的養父母之間的“協議”,不允許我們小孩子過問。三個月前,咱家還有另外一件大事:二哥泰離家出走了。二哥是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終於,我心愛的女兒,你大學畢業,徹底獨立了。 4小時車程把你送到新生活的臨時居住地。一起吃了午餐後,你堅持自己走回住所。在停車場相互擁抱,你揮一揮手,就從我們的視線裏消失了。這個告別一點也不兒女情長! 你去的不是一所容易讀的大學,想來這4年不容易。你課業應付得不錯,實習、工作也都自己有條不紊地搞定。媽媽隻有一句話:為你驕傲! 你也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炸魚”活動中的楊安澤。(圖片由一同參加活動的楊安澤支持者提供,下同)上周五(6月21日),民主黨2020華裔總統候選人楊安澤(AndrewYang)在南卡羅來納州民主黨的一個活動中發表演講之後,他在政治投注市場PredictIt人氣飆升,賠率躍升為第三,僅在特朗普和拜登之後。南卡的這個年度活動是由眾議院中級別最高的的非裔眾議員,來自南卡的JimClyburn主持的—&mdas[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一位名為Gordon的出逃奴隸的背部布滿傷疤的照片,攝於1863年。(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今天(6月19日),美國聯邦眾議院重新拾起一個30年前提出的給予黑奴後代經濟賠償的法案,進行了第一次聽證。這是一個試圖解決奴隸製遺留問題的法案。眾議院將授權1200萬美元給一個13人委員會,負責研究奴隸製和種族歧視的影響和經濟賠償問題,並考慮是否做“全國性的道歉&rdqu[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9-06-03 20:16:40)
心上從未愈合的傷口,每年這時都會再次被撕裂。 今年,心特別的痛...... 再豐富的想象力,也不敢預言30年後的今天,年邁的父母依然還在等待,等待公正,等待正義,等待給孩子一個交代。當然,等待的不僅是父母,也有兄弟姐妹,也有妻子、丈夫,也有已經成人的孩子,也有叔叔阿姨伯伯嬸嬸,還有非親非故的,每年都不肯忘記這一天的眾多普通的人。是的,我們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紐約時報》報道今天最高法院外人們抗議禁止墮胎的州法。(《紐約時報》截屏)5月28日,美國最高法院對印第安納州有關墮胎的法律,回避了第一部分,維持了第二部分:高院對印第安納州更嚴格的墮胎限製未予表態;但允許其胎兒遺骸處理的規範生效。因為上訴法庭禁止了印第安納州更嚴格的墮胎限製,所以高院對第一部分的回避等於維持了原判。這是大法官BrettM.Kavanau[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
[26]
[27]
[28]
[29]
[3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