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66)
2015 (82)
2018 (46)
2020 (48)
2021 (68)
2022 (73)
2023 (43)
2024 (54)
2025 (5)
時政風雲
香港示威者的反中立場相當明確。然而,內地人又是如何看香港的呢?德國之聲檢視了一下網上言論,並向德國多名中國問題專家請教看法。
(德國之聲中文網)令人觸目驚心的畫麵:香港摩天大樓之間,人流如潮,蒙麵示威者衝擊議會大樓,訴求民主的口號聲在這個金融中心此起彼伏,示威標牌上大寫的紅色字母奪人眼目,傳達出一個清晰的信息:"香港不是中國"。
然而, 內地中國人又是怎麽看香港的呢?
要確認這一點並非易事,原因是,中國官媒直到最近都幾乎不報道港人的大規模示威現象。不過,在微博或微信等社交平台上,還是能找到涉及香港抗議運動的言論。
這些言論大致可分三類。
其一:"香港從內地得到了大量財政支持,為什麽他們還一直不滿意?沒有內地,香港在經濟上無法生存。"
實際上,在1997年歸還中國時,香港對中國的出口產業扮演著中心角色。中國對外貿易中,幾乎有一半經由香港實現。現在,其份額不到12%。杜伊斯堡-埃森大學經濟學教授陶伯(Markus Taube)指出,作為中國快速經濟增長和結構轉變的後果,所有這些依賴性都出現了不利於香港的變化。這位中國經濟問題專家表示,"如今,深圳和上海如此強大,使得中國能夠承受一個虛弱的香港。而若往前二、三十年,一個虛弱的香港會是中國的一大災難。"
2007年經濟危機時,中國曾撥出巨資,支撐香港景氣。不過,經濟學家陶伯認為,這一注資並不是值得人們特別重視的財政幫助,因為"它絕非慈善行為"。他指出,危機期間的大筆注資最終是為維持香港的穩定,讓其發揮中國國民經濟金融服務一大中心的功用。
陶伯教授指出,說香港人盡管得到內地的大量金融援助卻不知感恩,這種看法是一種扭曲認知帶來的後果。這種認知全然勾銷了香港在過去對中國的意義:"要是回顧一下過去40年的曆史,毫無疑問,是中國更多地受惠於香港, 而非相反"。
其二:"在殖民時代,港人雖有法治,但同樣沒有自決權,為什麽他們現在要了?"
資深記者、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Frank Sieren)就此解釋說:盡管在英國殖民統治時代港人沒有自決權,但他們有著一種非常積極的生活感受,因為,作為通向中國的大門,香港非常繁榮,港人地位優越。曾幾何時,發生了位移,"他們每天都感受到,他們所在城市的意義在消退,與此同時,北京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中國政治研究學者黑貝雷爾(Thomas Heberer)認為,很多港人對擴大民主選舉的期望(香港基本法中有相關規定)迄今未能實現。
在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中,明文規定,香港未來實行"高度自治"、"港人治港"。這並非沒有原因。北京試圖通過這樣的闡述安撫當時還是殖民地的香港居民,以避免發生因害怕即將受到共產黨統治而大量逃離的現象。
經濟專家陶伯確信, 根本問題在於兩種價值體係並存但無法匹配。他解釋說,港人與社會有著不一樣的關係,對民主結構有著比內地民眾所能想象的大得多的需求和興趣。他指出,民主製的價值、港人對中國威權型統治結構的害怕心裏是很多囿於信息和宣傳局限的大陸人完全不清楚的。
其三:"港人隻不過是懊惱鬱悶罷了,因為富裕差別不如1997年時那麽大了。港民高人一等的感覺不存在了。現在,內地人有更強的購買力。"
雖然香港依舊比中國富裕,但差別在變小。香港居民的人均經濟力雖仍是中國的4倍,但1997年時,港民的富裕程度差不多接近11倍。
不過,經濟學家陶伯認為,說富裕程度差別減少是港人憤怒的原因,這種看法不足為訓。誠然,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導致眾多中國消費者形成巨大購買力,推高了香港的物價。這個麵積不大的大都市不動產價格高得令人乍舌,就是一個例子。2012年以來,房價漲了一倍以上。
在澤林看來,住宅市場緊張的責任不在內地人。他認為,香港本應強化管理房地產市場。他指出,"這座城市足夠富裕,每一個在那裏生活的人都該能體麵地生活。之所以不是這樣,責任不在北京。"
"溝通交流不暢"
在內地社交網站上傳播的有關香港及其居民的言論顯示出,他們缺乏對內地和香港曆史以及香港民眾思維方式的認知。此外,還有官媒的影響。黑貝雷爾表示,目前這樣的有關示威運動的報道導致內地中國人產生這樣一種感覺,即:香港人根本不願屬於中國,並可能會拒絕中華民族。的確,中國對港人民主追求的抵製隻會加大香港與內地和習近平"偉大中華民族"設想之間的距離。
中國通澤林認為,眼下,相互之間的信息交流有誤,而錯誤信息並不隻源於內地,"不再相互交談,隻拿對方的弱處說事兒,而不願看到,走到一起會更強大"。他將之比喻為夫婦吵得天翻地覆,礙難理性交流:"在內地一方,曾有過自卑心理,港人那裏則多少有一點高人一等之感;如今,情況反了過來。"他指出,雙方仍更多地是數落對方而非相互交流;內地的非客觀報道則無論如何也未能對緩解問題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