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我聞,我思我想

從大陸來到美國,至今在東西方度過的時日大致各半。願以我所見所聞觸及一下東西方的文化和製度。也許能起一點拋磚引玉的作用。
個人資料
溪邊愚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連傑夫·貝索斯都跪了,這個國家還有救嗎?

(2025-04-26 18:49:38) 下一個

我在上一篇文《所有的美國人都不再安全》裏寫道:川普正在剝奪我們免除恐懼的自由。這屆政府以殘酷、卑劣手段遣返移民,說是遣返非法移民,其實連合法移民也遣返了,有綠卡的也不能豁免。川普甚至說,“本土”的美國人罪犯也可以考慮。

川普政府最近搞的一些案子都有這樣的共性:沒有程序正義;沒有確鑿證據;處理手段冷血、非人性。是不是罪犯隻憑他們一句話,法律保護已成一紙空文。

在那篇文章中,我套用黑人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所說的“隻要有一個地方存在不公正,就是對所有地方公正的威脅”,用類似的一句話作為結尾:“隻要有一個人不安全,所有人的安全就都受到了威脅”。

是的,川普及其同黨正在把美國變成這樣的國家:所有的美國人都不再安全。先是無證移民開始感到不安全,接著已拿到合法證件的移民也開始恐懼,而一切並沒有結束,接著發生的持有綠卡的,有美國出生證的公民都被無理逮捕或驅逐的案件已讓所有的美國人都不再擁有免於恐懼的自由。

你也許會以為這些恐懼的美國人都隻是普通人,但其實,即使進入到美國首富行列的億萬富豪也不能例外。

今天我想講一個恐懼的億萬富豪的故事。

一、2019 年,不害怕的貝索斯

收到一封勒索信

2019 年 2 月 7 日,亞馬遜創始人,也是亞馬遜曾經的總裁兼 CEO 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在 Medium 發表了一封給《詢問者報》(National Enquirer)頭麵人物大衛·佩克(David J. Pecker)的公開信,第一段是這樣寫的:

昨天,我遇到了一件不尋常的事。事實上,對我來說,這不僅僅是不尋常,而是第一次。我接到了一個無法拒絕的提議。至少《詢問者報》的高層是這麽想的。我很高興他們這麽想,因為這讓他們有膽量把一切都寫下來。與其屈服於勒索和敲詐,我決定公布他們發給我的內容,盡管他們威脅要讓我付出個人代價並讓我難堪。

原來,當時是世界首富的貝索斯分別收到來自美國媒體公司(American Media Inc., AMI)首席內容官迪倫·霍華德(Dylan Howard)和副總法律顧問喬恩·費恩(Jon Fine)的勒索信。《詢問者報》歸 AMI 擁有。

事情比較複雜,盡可能簡單地說,與此事相關的有兩條線的故事同時發生。

一條線是此事發生幾周前,《詢問者報》在貝索斯宣布與結婚 25 年的第一任妻子離婚的第二天,發表了一些貝索斯私密短信和報紙記者偷拍的照片,暴露了他的婚外戀醜聞(其實是貝索斯獲知《詢問者報》要發表那些內容後搶先宣布離婚)。貝索斯隨即委托自己的長期安全主管加文·德·貝克爾(Gavin de Becker)調查該報是如何搞到他私人短信的,以及發表這類消息的動機,表示將“不惜一切代價追查此事的真相”。不久之後,《華盛頓郵報》撰寫一文,探討了關於《詢問者報》刊登這則下流故事背後動機的各種理論,其中德·貝克爾表示這是為了取悅川普“出於政治動機的泄密”,因為貝索斯擁有的華郵一直對川普不友好。

另一條線是《詢問者報》參與了川普在 2016 年總統競選期間付色情女星封口費的操作。

封口費本身不是犯法行為,但因為川普給封口費的目的是為了欺瞞選民,就涉及幹涉選舉了,違法。後來川普因此事成為美國史上第一位被定罪的總統。

紐約南區聯邦檢察官辦公室調查封口費案子時,發現《詢問者報》也擔當了角色,且認定其有違法行為。但因為該報配合調查,檢察官最後決定不予起訴,而是與 AMI 達成一項豁免協議。協議大致內容為:(1) AMI 承認有違法行為。(2) 協議規定,AMI 在三年內“不得犯下任何罪行”,否則,“AMI 此後將因本辦公室知曉的任何聯邦刑事違法行為而受到起訴”。

貝索斯 在 Medium 發表的文章,或者更確切地說,貝索斯收到的勒索信,將上麵兩條線交叉起來了。


貝索斯拒絕了一個無法拒絕的提議

貝索斯收到的勒索信中描述了幾張貝索斯的私密照片,包括“腰部以下的自拍”等,並提出不公布這些照片的條件。

鑒於 AMI 還處在與紐約南區聯邦檢察官辦公室所簽協議的三年“監察”期限內,其任何有犯罪嫌疑的行為都會帶來法律上的麻煩。且不說這件錯綜複雜的事情中 AMI 是不是違法了,勒索信本身就是個違法行為——無論是聯邦法律還是所有州的法律中,勒索都是犯罪行為。

AMI 敢於以白紙黑字的形式勒索貝索斯,當然是確認貝索斯會屈服。隻是,他們算錯了。貝索斯公開拒絕了 AMI 自以為不可能拒絕的提議:

AMI 可能給我帶來的任何個人尷尬都將居次要地位,因為這裏涉及到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如果以我的身份都無法抵擋這種勒索,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關於這一點,許多人都與我們的調查小組聯係,講述了他們與 AMI 的類似經曆,以及他們如何因為生計受到威脅而不得不屈服)。

我當然不希望發表個人照片,但我也不會成為他們眾所周知的勒索、政治恩惠、政治攻擊和腐敗行為的一員。我寧願站起來,把這根木頭翻過來,讓一切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貝索斯的婚外戀當然是醜聞。他也為此付出了代價。但他在敲詐勒索麵前不低頭,特別是他舍我其誰的態度,值得點讚。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很多時候,就是要靠有資源的人為弱者撐起一片天。


貝索斯稱《華盛頓郵報》將是他一生最大的驕傲

有意思的是,貝索斯在這封公開信裏多角度提到媒體的角色,包括他與《華盛頓郵報》的關係:

(盡管《郵報》對我來說是一個複雜的東西,但我一點也不後悔我的投資。《郵報》是一個肩負重要使命的重要機構。我對《郵報》的管理和對其使命的支持將始終不渝,這將是我在 90 歲回顧一生時最引以為豪的事情——如果我有幸活到那個時候——無論它給我帶來了什麽複雜的問題)。

在我公開的 AMI 信件中,你們會看到他們敲詐勒索建議的確切細節:除非加文·德·貝克爾和我向新聞界發表具體的虛假公開聲明,稱我們“不知道或沒有依據表明 AMI 的報道出於政治動機或受到政治勢力的影響”,否則他們將公布個人照片。

請相信,沒有一個真正的記者會提出類似這樣的建議:如果你為我做了 X,我就不會報道關於你令人尷尬的信息。如果你不盡快做 X,我就會。

這些通信坐實了 AMI 一貫的臭名昭著,即把新聞特權武器化,躲在重要保護措施的背後,無視真正新聞業的信條和宗旨。


二、2024 年,恐懼的貝索斯

上麵說的是 2019 年的事情。那時候的貝索斯,不說多麽勇武吧,至少是有脊梁的。

另外,2019 年的貝索斯說“我對《郵報》的管理和對其使命的支持將始終不渝”,也不算誇張。自他 2013 年買下《華盛頓郵報》後,的確是放手讓媒體人依照嚴肅媒體的原則自主辦報,不加幹預。而且因為他的投資,華郵到處招兵買馬,從一個地方報紙向國際型報紙的方向大步邁進。在媒體普遍難以生存的時候,貝索斯為維持一個高質量媒體所做的努力的確可圈可點。

貝索斯做了一個“可怕的”決定

時間快進到 2024 年總統大選前夕。出乎絕大多數人的意料,川普再次競選總統,而且勝算的可能不小。

這時候的貝索斯與 2019 年比,味道不同了。他第一個公開的,讓很多人跌破眼鏡的動作是,破了華郵幾十年的規矩,即公開為華郵選擇的那個總統候選人背書。當時,華郵觀點文章編輯部為民主黨候選人卡瑪拉·哈裏斯(Kamala Devi Harris,中文名為賀錦麗)背書的稿子都準備好了。

華郵將不為總統候選人背書的決定宣布後,內部炸了鍋,因為普遍觀點認為。此舉是為了討好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而這違背了媒體人心目中一個嚴肅媒體的原則。特別是華郵隻是不為總統候選人背書,對其他選舉卻照老規矩辦,更讓人難以接受。

在電影《聚焦》(Spotlight)中有重要角色的前郵報編輯馬丁·巴倫(Martin Baron)幾分鍾之內就在 X 上發帖(上圖),說這是“懦弱的表現,民主成為其犧牲品”。為華郵撰稿二十多年的責任編輯羅伯特·卡根(Robert Kagan)大約一小時就遞上了辭職郵件。卡根後來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說:“華郵一直強調唐納德·川普是對民主的威脅。現在要選舉了,而這是我們決定保持中立的時候?”

當晚,報紙觀點部門發表了一篇對不背書總統候選人持反對意見的社論,21 位華郵專欄作家在社論上署名,稱不背書總統候選人的決定是一個“可怕的錯誤”。同時《郵報》的普利策獎得主、漫畫家安·特爾奈斯(Ann Telnaes)發表了一幅新創作的漫畫(上圖),圖片的標題正是《郵報》著名的座右銘:“民主死於黑暗”。


川普當選後貝索斯徹底跪了

2024 年,川普不意外地意外當選。從生意經角度看,貝索斯不讓華郵背書總統候選人是個“正確”的決定。隻是,要與川普修好,貝索斯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貝索斯名下的亞馬遜和航空航天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經常需要爭奪利潤豐厚的政府合同。貝索斯曾與川普多次發生衝突,也一直是川普在社交媒體上的攻擊目標。2019 年,亞馬遜曾起訴川普政府,指責因川普對貝索斯的敵意導致其失去一份價值 100 億美元的雲計算合同。

2018 年 10 月,《郵報》的沙特記者、全球輿論撰稿人賈邁勒·卡舒吉在沙特駐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領事館遇害。調查發現,卡舒吉被沙特殺手小隊綁架並殘忍殺害。美國情報官員認為,“抓捕或殺害”卡舒吉的命令來自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而川普政府從一開始就努力保護王儲免受進一步審查的態度,一直遭到《郵報》的譴責。這自然也讓川普對貝索斯多一層不爽。

後來發生的大家都看見了,貝索斯與許多 CEO 大佬排著隊去川普佛羅裏達州的馬阿拉歌(Mar-a-Lago)莊園朝聖,與川普共進晚餐,並承諾百萬美金的就職典禮捐款。

終於,貝索斯曾經高貴的膝蓋跪了下來。他完成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為此,漫畫家安·特爾奈斯又創作了一幅畫,嘲諷這些 CEO 的屈膝之舉,但她的畫作被華郵的編輯斃了。特爾奈斯憤然辭職。幾日後,這幅畫發表在《波士頓環球報》(上圖)。槍斃這幅漫畫的未必是貝索斯本人,但這代表了華郵管理和文化的變化,而這與貝索斯脫不了幹係。畢竟,不久前特爾奈斯那幅“民主死於黑暗”還被允許發表了呢。


三、貝索斯的恐懼告訴我們什麽?

為什麽這一次不同了?

《衛報》1 月 20 日的報道:川普就職典禮:紮克伯格、貝索斯和馬斯克坐前排,在內閣人選的前麵——川普的批評者抨擊就座方式是寡頭政治及其強大影響力的象征

上麵這個截圖是川普就職典禮中的一個鏡頭,貝索斯等為典禮捐款的大佬都在第一排就坐。這是美國總統就職典禮中從來沒有過的景象。這裏每個 CEO 都為該典禮捐了至少百萬美金。川普的批評者抨擊就座方式是寡頭政治及其強大影響力的象征。

這些人並不一定是川普的朋友,有些甚至曾經是川普的敵人。貝索斯就是,其餘人與川普的關係也好不到哪裏去,還記得川普曾被臉書和推特封號嗎?但當初封川普號的人現在都對川普下跪了。

這些 CEO 中,曾經有的支持共和黨,有的支持民主黨,但以前無論哪個黨的候選人當選,大家都可以繼續過正常的日子,不必擔心什麽。為什麽這一次就不同呢?曾幾何時,CEO 對新任總統有過如此這般的恐懼?

如果僅僅將其歸咎於川普報複心極重似乎並不能解釋一切。

貝索斯 2019 年與 AMI 博弈時,他非常明白對麵的背後人物是川普,當時川普還是總統呢,但他並沒有害怕。為什麽這次就怕了呢?

唯一的解釋就是,他們都相信,這一次,民主製度已經無法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了。他們根據自己所獲信息做出了判斷:川普的第二任與第一任會不同,所以在川普就職前他們就選擇跪了。而川普上任後對律師和律所實施的報複行為,更是為他們的屈服提供了完美的解釋。

川普上任後專門針對那些曾起訴他、調查他或以某種方式為針對他的民事和刑事法律事務做出貢獻的律師或律所,發布了好幾個行政令,剝奪律所所有律師的安全許可,並禁止律所/律師接觸政府大樓和官員。因為這些律師/律所的客戶和所接案子的性質,這決定了,如果不低頭,律所極可能會破產,而幾個被川普盯上的大律所首當其衝(詳見“在川普攻擊律師業時,美國最富有的律所保持沉默”)。

一句話,川普就是要斷其生意,砸其飯碗,讓人沒有活路

因為川普的報複既準又狠,不少大律所選擇低頭,與白宮簽了屈辱協議以免遭總統行政令的懲罰。也因為如此,在有律所選擇與川普政府對簿公堂時,大律所都不敢站出來支持。其他行業情況也類似。


最有資源的有所擔當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想當初,2019 年的貝索斯是怎麽說的——“如果以我的身份都無法抵擋這種勒索,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多麽鏗鏘!2025 年,至今未見他公開說過一句證明他有脊梁的話。更可悲的是,貝索斯的表現不是個例,其餘 CEO 大佬也沒有聲音。

不要對我說他們私下對川普魯莽、無邏輯的貿易戰曾試圖交流和請求,如果有,他們隻是為了自己的私利。川普豁免某些行業的貿易稅不是讓步或改善,相反,這是一種反民主的行為。有資源的個別企業可以享受特權,大量小業主卻隻能接受死亡判決。這就是佛蒙特參議員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所說的,美國已經越來越像是一個寡頭政治的社會了。這是我們要的嗎?當然不是!我們需要他們做的是為整個社會發聲,為維持一個公平社會發聲。

令人欣慰的是,還是有人在選擇負重前行。雖然大律所中跪的比不跪的多,但還是有挺起來與川普政府對簿公堂的,而且越來越多。很可能,隨著事態的發展,抵抗會成為律所更普遍的選擇。

學校方麵,雖然首當其衝的哥倫比亞大學跪了,但哈佛在幾經猶豫後選擇豁出去強硬抵抗,並起訴川普政府的決定違法。令人欣慰的是,在哈佛發起訴訟的第二天,來自全國的 200 多所高等學院的校長聯名簽署了一份聲明,譴責川普政府試圖控製大學的作為。簽名還在增加中,截至本文發表時,已經有 509 個大學校長簽名。

如果哈佛跪下,影響將是巨大的,其破壞性難以想象。謝天謝地,終於,哈佛站起來了!全美大學也正在組成一個聯合陣線。

其實,哈佛也必須選擇抵抗。每一所大學都明白這件事情的是與非無可爭議。跪還是站,隻是利益權衡,而非是非判斷。如果哈佛跪了,就是站在錯誤的一邊,這所有著悠久曆史的大學恐怕會失去現在的地位,將來回頭看時,也無法對曆史有個交代。所以,哈佛沒有選擇,這也是哈佛不可推卸的責任。

最近,哥大的臨時校長辭職了。希望這是學校打算轉向的標誌。當初哥大是孤軍一個,現在有了那麽多大學站出來抵抗,情況會好很多。哥大也是屬於有資源的大學,有責任做出擔當。

希望那些 CEO 大佬也能早點明白,能及時站到曆史正確的一邊,以自己的資源為推動曆史進步做出貢獻。

這裏對那些最有資源卻做縮頭烏龜的人或機構說一句:Shame on you! 你太無恥了!

同時想問貝索斯一個問題:當你在 90 歲回顧一生時,還敢說《華盛頓郵報》是你一生最大的驕傲嗎?如果你還想要那份自豪的話,拿出行動來!


四、如果現在不反抗,也許就再沒有機會了

川普敢於這樣做,最關鍵的原因是他無視民主機製的製約,而且還在不斷地破壞這些製約。哪怕稍稍有點製約,怎麽也走不到這一步。這也說明我們的製約機製已經岌岌可危。

如果在還有能力抵製的時候,大家都出於恐懼選擇不抵製,然後等人們意識到必須反抗的時候,卻已經無法反抗了,因為公民社會、私營部門、甚至政府機構的運作工具都已經被掌控——那些敢於抵製川普政府非法行為的人,不是自己主動公開辭職,就是被川普政府清除了。換一種說法,任由川普繼續,當民主機製被破壞到一定程度時,真的不知道我們還能不能恢複。

所以,我們要反抗就是現在了。

4 月 5 日全國總動員抗議活動的中文海報

4 月 5 日,美國舉行了全國規模的大遊行,抗議川普政府的政策,特別是他的政策效率部(DOGE)對各個政府部門的破壞。筆者去了曼哈頓的抗議點,那真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最沒有資源的普遍老百姓以最樸素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憤怒。

4 月 5 日曼哈頓遊行抗議現場。標語牌上寫的是:“醒醒吧!你可能就是下一個。”攝影:溪邊愚人

不要說我們太卑微。一個人就是一張選票。民主黨人現在還處於沒有強有力領袖的狀況中,共和黨人更是成為川普的幫凶。但是,隻要有足夠多的選民發聲,這些政客就不得不有所顧忌,就可能會以他們的方式向川普政府施壓。

德不孤必有鄰,據說很多從來沒有給母校捐過款的哈佛校友在哈佛挺起來之後都慷慨解囊。這也是一種很有意義的抗議方式。我們沒有選擇,必須以任何能夠表達我們願望的方式,把我們的聲音放到最大。

因為川普的破壞是係統性的,全麵的,我們的抵抗也必須具備同樣規模,必須是全社會的。就像我在“在川普攻擊律師業時,美國最富有的律所保持沉默”一文中說的,這時候,僅僅是律所抱團已經沒有用了,必須連客戶也參與進來一起抱團,這樣大律所才不會產生丟失客戶的危機。試想,如果律所都完蛋了,客戶又去哪裏找律師呢?我們現在麵臨的就是所有人的利益都受到威脅的非常時刻,所以我們也必須采取全社會團結的非常行動。

華盛頓特區小羅斯福總統紀念館的“四大自由”雕刻:言論和表達自由,信仰自由,免於匱乏的自由,免於恐懼的自由。圖源:維基百科

還記得小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FDR)總統說的免於恐懼的自由嗎?貝索斯恐懼了;那麽多 CEO 大佬恐懼了;那麽多大律所恐懼了......

免於恐懼的自由也是民主製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我們正在失去的就是民主大廈的一塊塊磚,一片片瓦。

我已經聽見了長鳴的警鍾。讀者朋友,您也聽見了嗎?

參考資料

https://medium.com/@jeffreypbezos/no-thank-you-mr-pecker-146e3922310f

https://www.nytimes.com/2019/02/07/technology/jeff-bezos-sanchez-enquirer.html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politics/was-tabloid-expose-of-bezos-affair-just-juicy-gossip-or-a-political-hit-job/2019/02/05/03d2f716-2633-11e9-90cd-dedb0c92dc17_story.html

https://www.nytimes.com/2025/03/30/us/line-prosecutors-fired-trump-doj.html

https://www.nytimes.com/2024/10/27/business/media/washington-post-president-endorsement.html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opinions/2024/10/25/post-columnist-no-endorsement-2024-trump-harris/

https://www.instagram.com/globeopinion/p/DEnn15eBRfY/?img_index=1

https://www.nytimes.com/2025/04/22/us/politics/university-leaders-letter-trump.html

https://www.aacu.org/newsroom/a-call-for-constructive-engagement


本文作者授權聯合發表於“美國華人雜談”和“信息正義”公眾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雪狗2014 回複 悄悄話
常態 回複 悄悄話 貝索斯的婚外情不是醜聞,揭發醜聞是不對的。
AP33912 回複 悄悄話 軍隊還沒跪?!
常態 回複 悄悄話 全世界人民都是趕來美國配合割韭菜的。韭菜割完了,美帝需加緊開發火星,大家才有新世界可以蹭。
常態 回複 悄悄話 是滴,美國要是不美國了,火星還沒開發,還有哪裏可以移民呢?

davidinchina 發表評論於 2025-04-27 05:08:41
隻要你還沒有跪下,這個國家就毫發未傷。我放心得很。
老歌經典 回複 悄悄話 美國人很快意識到,川普的二次當選是對美國全方麵(政治法律,信譽,經濟)最大的破壞。
toppsjf 回複 悄悄話 我隻能哈哈
davidinchina 回複 悄悄話 隻要你還沒有跪下,這個國家就毫發未傷。我放心得很。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