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我聞,我思我想

從大陸來到美國,至今在東西方度過的時日大致各半。願以我所見所聞觸及一下東西方的文化和製度。也許能起一點拋磚引玉的作用。
個人資料
溪邊愚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香港房產大亨救川普於危難卻遭恩將仇報

(2024-06-12 18:39:32) 下一個

2024 年 5 月 30 日,美國前總統唐納德·川普在曼哈頓地區法庭被陪審團判犯有 34 項偽造商業記錄的重罪。很多紐約人為此湧上街頭慶祝。

這是因為川普長期以來做了太多坑蒙拐騙的事,卻始終能夠逃避法律的懲罰。現在終於有一個案子川普被定罪,怎麽說都是好事情。

至少川普這個“品牌”又被剝掉一層外衣。


川普做生意不行,建“品牌”功夫一流

以成功的生意人自居的川普,是個生意上屢戰屢敗的人。在不少做生意有資曆的人眼裏,川普甚至根本就沒有試圖成功,他的所作所為,都隻是為了建立自己的名聲——我們稱之為“品牌”的東西。這也是為什麽我們到處都可以看見大大的 Trump 招牌,不管生意做得如何,這個字麵意義上的“牌子”依然立在那裏。

不得不說,雖然川普做生意不行,靠邪門歪道建立“品牌”還真有一手。

試想,有哪個在生意場上一再失敗的人會去出版一本吹捧自己生意經的書?可川普硬是出版了自我吹噓的《川普:交易的藝術》(Trump: The Art of the Deal)?又有誰會在債台高築,信譽破產,已經無法從美國任何一個銀行獲得任何貸款的情況下,以成功人士的身份,主持一檔稱為《學徒》(The Apprentice)的電視節目?應該說,至少川普心理因素杠杠的。

說起《學徒》節目產生的原因也是蠻諷刺的。20 世紀 90 年代初,川普在紐約的房地產開發生意經曆了一係列財務挫折後,改變了經營策略,不再通過借貸來建造和購買資產,而是將自己的名字授權給他人使用。這也是為什麽我們會看見那麽多以川普命名的大樓:並不是川普投資了那麽多樓,隻是川普賣了很多次“牌子”。別說,川普這方麵真是天才,一個房地產生意的失敗者,卻能靠賣房地產“品牌”賺錢。

川普的這番操作,讓英國電視製片人馬克·伯內特(Mark Burnett)看到了商機,於是與川普合作創立了這個電視真人秀節目,讓“成功”的商人川普來評判一群參賽者的商業技能。

《學徒》節目很成功,收視率很高,據說是川普少有的真正發財的一筆交易,證實了他做“品牌”的功夫一流。政治分析家、學者、作家和政治記者林肯·米切爾(Lincoln Mitchell)的說法是,紐約人都知道,川普的故事大多是自說自話——但他非常善於自說自話,以至於編成了一檔成功的電視節目《學徒》,然後一直編到了白宮。


坑蒙拐騙是川普的“正常”生意經

川普不正經做生意,直接就是騙錢的例子,最明顯也最為人所知的就是川普大學和川普家族的慈善基金。所謂川普大學,其實是個職業培訓機構,會起名大學,也隻有川普做得出來。但就是以職業培訓機構的標準來衡量,其業務(如果真的有做業務的話)也是承諾很多,兌現幾乎沒有,所以被告上法庭。最後該機構被政府取消了用“大學”名稱的資格,並以賠償原告兩千五百萬美元的庭外和解結束了一係列官司。

川普家族的慈善基金會的欺騙手段就更是令人發指了:該機構以為癌症兒童治療之名募捐,卻將獲得的善款挪為私用。最後被勒令在法院監督下關閉,並將剩餘資產分配給法院批準的慈善機構,同時被勒令支付 200 萬美元作為賠償金等。法庭做出判決後,紐約州總檢察長詹樂霞(Letitia James)發表了以下聲明:

不僅川普基金會因其不當行為而被關閉,總統還因濫用慈善基金為自己謀取政治利益而被迫支付 200 萬美元。慈善機構不是用來達到某種目的的手段,這就是為什麽總統濫用權力要受到賠償的懲罰,這也代表了依法辦事的非營利組織的勝利。資金最終去到了應該也值得得到它們的地方——八個可信的慈善機構。我的辦公室將繼續為問責製而奮鬥,因為沒有人可以淩駕於法律之上——商人不行,公職候選人不行,甚至美國總統也不行。

川普的主要生意是經營房地產。房地產並不是一個容易做的市場,在這個行當失敗的人不少,但像川普那樣因不支付承包商報酬而聲名狼藉的不多。難怪在曼哈頓從事房地產行業近半個世紀的考夫曼組織(Kaufman Organization)的總裁史蒂夫·考夫曼(Steve Kaufman),在 2020 年 10 月接受《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采訪時說:“房地產界的人不敢與他做生意,因為他和他的家人以及他的組織都不是誠實的人。”

同行不敢與川普做生意。同樣,因為川普爛賬太多,慢慢地,銀行也不敢貸款給他了。沒有人知道川普到底有多少爛賬,但根據《華盛頓郵報》1991年的一篇報道,那時花旗銀行至少為川普提供了 3.65 億的貸款,其中一筆 1.3 億美元的貸款已經被扔進了“如果你能得到一些錢就付給我們”的垃圾項目裏麵,其餘的,川普也早已停止支付利息,對花旗銀行來說,如果能拿回本金就不錯了。

在美國拿不到任何貸款後,川普轉向國外銀行。川普與德意誌銀行之間的恩恩怨怨,是個說不清道不明的故事。有一件事讓人百思不得其解:在川普拖欠 6.4 億美元貸款、德意誌銀行的商業部門不想再借給他資金之後,德意誌銀行的私人財富部門向川普提供了 4800 萬美元貸款,以便他償還德意誌銀行另一個部門的貸款。

多年來,有關川普旗下企業洗錢的傳聞不絕於耳,他的一家賭場就因為沒有盡力防止洗錢活動而被罰款 1000 萬美元。根據《紐約時報》2019 年 5 月的一篇報道,德意誌銀行的反洗錢專家在內部將川普公司的多筆交易列為可疑交易。川普與德意誌銀行的金錢關係很不正常,以至於國會曾試圖對此進行調查。


川普開賭場全仗老爸救火

在投資上因老爸的支撐,條件得天獨厚條件的川普,開賭場也開到倒閉。

就像川普經營房地產一樣,賭場麵臨破產了,就必須老爸弗雷德·川普(Fred Trump)來救火。但老爸比兒子精明多了。

1990 年底,川普在大西洋賭城開的城堡賭場欠下了 35 億美元左右的債。老爸弗雷德再次出手相救。

弗雷德派了一名律師去川普的城堡賭場,存入一張價值 335 萬美元的保付支票,在一張高額賭注的 21 點賭桌上購買了 670 個價值 5000 美元的籌碼,然後就帶著籌碼離開了。第二天,弗雷德又向賭場匯去 15 萬美元,買了 30 個 5000 美元的籌碼。

這裏暫時賣個關子,讓讀者猜個謎:為什麽川普老爸不是直接把錢交給兒子,而是以賭場籌碼的形式將錢轉手?(答案在本文結尾處。)


過河拆橋也是川普的拿手好戲

川普的渣真不知該怎麽說,似乎與人為惡就是他的DNA。

如果說,做賭場失敗是因為經營不善,不是有意為之,那麽,難得做成一筆好生意,總該珍惜這份收獲吧?答案是:如果是川普,那就不會。川普與香港房地產開發商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合作,就是個經典的川普恩將仇報,過河拆橋的例子。

那是1974年,當時房地產市場的崩潰讓川普債台高築。他無力向銀行支付林肯中心附近一塊名為 “南河畔”(Riverside South)的 77 英畝土地的租金,更不用說開發這塊土地了。再不弄到錢川普就隻有破產了。走投無路之際,有人建議可以試試香港的億萬富豪。

為尋求合作,川普必須親自去香港,因為中國人做生意講究麵對麵的誠信,也有飯桌上談生意的習慣。雖然擔心住不慣,吃不慣,也擔心在對方土地上談判會讓自己顯得軟弱,但為了弄到救命錢,川普最終被助手說服,很不情願地去了。

當時,出手相助的是一群香港房地產大亨,包括世界上最富有的開發商之一鄭家純(Henry Cheng Kar-shun)和在表麵看來各方麵生意經都與川普相似的羅康瑞(Vincent Lo)。

 

紐約時報2016年5月報道,標題為:唐納德·川普對一樁交易感到不滿,香港合夥人於是成為訴訟對象。

與川普一樣,羅康瑞也出身於富裕家庭。他因在上海創建了一個名為“新天地”的時髦餐飲區而聞名,這個高檔品牌已被他複製到中國各地。也因在上海大量投資,他被稱為上海姑爺。他的生活一直被小報和媒體的社會版報道,尤其是他與第一任妻子離婚以及與選美冠軍、1977 年的香港小姐朱玲玲結婚。

在香港期間,生意談判是與高爾夫球及精致晚宴交替進行的。當鄭家純和羅康瑞邀請川普打高爾夫並告知川普他們通常在每個洞下注超過 1000 美元時,川普感到非常震驚。羅康瑞在 2016 年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回憶說,他們最後是每洞下注 100 美元。結果,川普輸的時候比贏的時候多。對此羅康瑞善解人意地說:“他是個高爾夫好手,但我們是本地人,對地勢比較熟悉——他可能時差還沒倒過來。”

川普還被邀請到鄭家純父親的家中共進晚餐。這在中國文化中是一種罕見的榮譽。但這個夜晚對川普來說是一次艱難的經曆。陪同川普一起出席晚宴的當時在川普集團負責收購和財務的執行副總裁亞伯·瓦拉奇(Abe Wallach)事後回憶說:“他不喜歡那些食物,也不會用筷子。第一道菜是一整條魚,魚頭還在。你可以看到魚的臉和牙齒,看起來真的很怪異。傭人把魚放到唐納德麵前。唐納德說:‘這個榮幸屬於亞伯。’我拿起筷子開始剔魚。”

鄭家純和羅康瑞還半開玩笑地提議舉行一次非正式的飲酒比賽,但一向戒酒的川普拒絕了。

最後香港人給了川普一個很好的交易:他們的財團購買下這塊地,承擔川普的債務,並向他支付 30% 的利潤以及幫助管理該地塊開發的費用,他們將為開發提供資金。這是川普得到的最好的報價。

應該說川普在談判過程中表現出了極大的誠意和配合。根據瓦拉奇的一本回憶錄,為了滿足選擇一個吉日,他同意了推遲簽約的日子,盡管他的第一反應是勃然大怒。(羅康瑞對時報的說法是,任何延誤都是由於需要完成文書工作造成的,他和他的商業夥伴並不迷信。)

香港的合作夥伴不是不知道川普愛打官司的“習慣”,對此也頗有戒心。但在隨後幾十年的共同合作中,川普的表現依然可圈可點,比如房子的裝修更多是聽從“風水”大師的,而不是放縱自己對大理石和黃金的喜好。就這樣,大家友好合作,熬過蕭條,等到了紐約房地產市場的反彈。2005 年,香港合夥人以 17.6 億美元的價格出售了該開發項目。這當時被認為是紐約曆史上最大價格的住宅房地產交易。該項目獲得了不同尋常的豐厚利潤,真正做到了雙贏。

但是,川普沒有接受他的收益分成,而是起訴他的合夥人“嚴重違反”信托責任,要求賠償 10 億美元。當香港合夥人試圖將出售所得投資於美國銀行在舊金山和紐約的大樓時,川普申請了一項禁令來阻止這筆交易。

法官作出了不利於他的裁決。川普沒有得到他想要的現金,而是不得不接受兩座美國銀行大樓 30% 的利潤分成,並被捆綁在合作關係中,該合作關係預計將持續到 2044 年。

雖然香港人贏了官司,但這場訴訟持續了 4 年,其間他們不得不在法庭上出示了超過 16.6 萬頁的文件,以反駁川普對他們的各種指控,包括欺詐和逃稅。在訴訟期間,羅康瑞還不得不對自己所有的美國之行保密,因為他擔心川普的律師會借機向他送達法庭文件,迫使他留在美國。

2016 年,紐約時報采訪各位當事人報道這個故事時,羅康瑞稱這場訴訟“令人震驚”,因為他認為川普本應對他所獲得的交易表示感謝。

而接受采訪的川普直到那時還耿耿於懷,認為他的合夥人沒有事先征求他的意見:“我說‘你們為什麽不跟我商量?’不管你們出了什麽價,我都可以拿到更多的錢。”

羅康瑞則說,川普已經被告知了這一決定,而且無論如何,要在川普不知情的情況下在曼哈頓做這樣大一筆生意是不可能的。

其實,川普沒有以這個理由打官司也從側麵證明了不是這麽回事。

不過川普已經將他法律上的失敗看成又一次勝利,並說:“運氣比天賦更重要,我的結局要好得多,因為這些大樓的價值增加了。最後,一切都很好。”


法庭外的較量更匪夷所思

2016 年競選總統的川普已經用這筆與香港人合作的交易來證明自己“一直擊敗中國”了:“我擁有美洲大道 1290 號美國銀行大樓的一大塊地皮,這是我在一場戰爭中從中國手中奪來的。非常有價值。”

這當然是典型的川普牛皮。但耐人尋味的不是川普法庭上的官司,而是法庭外的較量,因為川普與羅康瑞的爭鬥似乎呈現出個人競爭的態勢。

羅康瑞(圖源:維基百科)

打官司的時候,正好是羅康瑞剛剛資助了一檔名為《創智贏家》(Wise Man Takes All)的中國真人秀節目。

川普宣布,他將把《學徒》節目帶到中國,與羅康瑞的節目競爭,還在一次采訪中問記者,羅康瑞的節目結果如何。然後他又自己回答了自己的問題:“這樣說吧。它不是《學徒》,《學徒》可是大獲成功的。”

川普明顯是將羅康瑞的節目看成與他的競爭。可是,他的《學徒》並沒有搬去中國,而且兩個節目雖說相似,區別也不小。《學徒》是名副其實的川普真人秀,因為他每檔節目都是親自出場。而羅康瑞隻在《創智贏家》節目中出現過一次,所以節目的焦點並不是他。而且《創智贏家》是向獲勝者發放創業啟動資金,而不是像《學徒》那樣給予一份川普集團的工作。

羅康瑞說,《創智贏家》的真正目的是在中國推廣創業精神,他認為這個目的達到了。


誣陷合作夥伴,川普再次成為被所有人拋棄的人

官司結束之後,香港合作夥伴迅速切斷了與川普的所有聯係。羅康瑞將自己在合夥公司中的股份賣給了鄭氏家族,鄭氏家族又將股份賣給了沃納多房地產信托公司(Vornado Realty Trust),後者現在擁有美國銀行大樓 70% 的權益。

這就是川普,這就是川普不屬於坑蒙拐騙的“正經”生意經!本來大家生意做得好好的,名副其實的雙贏,他卻會鬼迷心竅地打官司,對救他於危難的人過河拆橋,恩將仇報,試圖詐得更多資產。最終結果卻是把所有的路都堵死,再沒有生意夥伴。

在接受時報采訪時,川普聽起來對他的前合夥人近乎懷念,感歎他們一起賺的錢,以及他們不再說話的事實。他對記者承認,他的前合夥人可能是在“南河畔”這筆生意上拿到了最好的交易,說“發生這種事太糟糕了”。然後他說:“如果你跟鄭家純和羅康瑞談話,告訴他們我認為他們是了不起的人。讓他們知道唐納德·川普非常尊重他們,好嗎?”

八千英裏之外,在香港的頂層辦公室裏,當羅康瑞得知川普的評論時,他笑了。他明確表示,他沒有忘記自己被起訴索賠 10 億美元。他說:“他就是這樣的人。打官司不算個事,就像吃午餐一樣。”


謎底

最後揭開本文前麵的一個懸念:為什麽川普老爸弗雷德救川普的賭場時,不直接把錢給兒子?

因為老爸太了解兒子了。如果弗雷德直接借給唐納德 350 萬美元,這就等於是一筆貸款,他就不得不排在川普眾多債權人的後麵,而且他可能再也見不到這筆款的一分錢了。

把錢換成籌碼就不一樣了。川普知道他老爸不會馬上把籌碼兌現,所以他可以用錢櫃裏多出來的 350 萬美元來支付債券到期的 1840 萬美元利息。如此操作,川普得到了他需要的錢,而弗雷德得到了籌碼,等到賭場喘過氣來,手頭有錢了,弗雷德就可以隨時兌現這些籌碼。很可能後來他兌現了部分或全部籌碼。

對此,賭場監管者大喊大叫,但他們除了製造噪音,可能什麽也做不了,因為找不出這違反了哪一條法律。(但這筆款項後來被認定為非法貸款,賭場為此支付了 3 萬美元的罰款。)可見相較於隻會吹牛的兒子,弗雷德才是老謀深算——他神不知鬼不覺地就將籌碼從賭博工具變成了貨幣。當然,要使這個設計獲得預期的效果,必須雙方配合:籌碼變現必須在不會造成賭場財務危機的情況下才做。這也隻有知根知底的自家人才做得到。

弗雷德顯然比那些經營著美國最大銀行的人聰明得多:他知道最好不要把錢直接借給自己的兒子。

不過,弗雷德精明的操作也沒有救下兒子的生意。一年後,這間賭場又瀕臨破產了。


參考資料

https://www.nytimes.com/2016/05/31/us/politics/donald-trump-hong-kong-riverside-south.html

https://ag.ny.gov/press-release/2019/donald-j-trump-pays-court-ordered-2-million-illegally-using-trump-foundation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archive/business/1991/01/29/from-father-fred-to-the-donald-cashing-in-chips-off-the-old-block/40928ac7-ce98-46b8-b257-b6a5893461fb/

https://www.usnews.com/news/national-news/articles/2024-06-01/a-jury-of-new-yorkers-convicted-trump-but-he-never-fully-fit-in-with-new-york-city#:~:text=Though%20he%20is%20the%20scion,approval%20from%20the%20Manhattan%20elite.

本文為非營利調查新聞編輯室“Information Justice信息正義)”原創作品,與“美國華人雜談”聯合發表。
 
撰文:溪邊愚人
編輯:新約客,溪邊愚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Yuankai2000 回複 悄悄話 道聽途說拚湊出的地攤故事。
農業磚家 回複 悄悄話 別把香港那夥人講得多好,實際上他們是把房產“低”價賣給中東某石油大亨,以換取對中國石油出口的獨家代理權。在這交易中川普作為 小股東的利益完全被犧牲。川自然不幹,如果換作你,你會同意嗎?
油翁 回複 悄悄話 文章閱讀完畢,稍後詳細評論。繼續努力!
davidinchina 回複 悄悄話 川普就是無賴一個,你能指望啥?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