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前(2023年5月13日),北京不著名的單口相聲演員李昊石小夥因為表演中拿領袖的軍事語錄“作風優良”開心,被“全網聲討”和打壓,甚至被公安係統“立案調查”,有可能被刑事,被關。昊石小夥隻是說軍隊之外其它個體也能“作風優良”,並沒說“解放軍”的作風不“優良”。結果就被“立案調查”。而此刻,那位原創&ldqu[
閱讀全文]
秦剛同學“失聯”已經快一個月了,作為一個國家的“外長”,這事兒有些匪夷所思。一個大活人都找不到,還是有關“國安”的重要人物?廣罩牆內全境的“人臉識別係統”難道是假的,用來唬弄習博士同學的?唉,拿著博士同學不當聖上。騙完了晶片騙“識臉”,有人是光撈錢不幹活。因為“失聯”人物的“重要性”,因為博士同[
閱讀全文]
是那個熟悉的超長成語“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無法作為“網絡時代”的標題(太長),就閹割成上麵那樣了,*_*。什麽意思呢?村東頭(大村)住著一個趙姓人家,養了些雞狗;村西頭住著一個韭姓人家,也養了些雞狗;彼此的狗吠雞鳴相互都聽得到,但是趙家與韭家之間隔街隔房隔牆,老趙與老韭一輩子都不聚一聚。成語的“原意”很清楚,但[
閱讀全文]
上次說過,“成語”多是“曆史文件”,完全不體察現實民情,教這類過時“成語”常態性的誤人子弟。比如,說人憤怒之後一個“條件反射”的成語,“拔劍而起”。“拔劍而起”?學此成語的孩子們肯定一頭霧水,說什麽呢?什麽是“劍”?現在,牆內,有所謂關於“嚴格管製刀具”的各類規定,說“刀尖小於60度,刀身[
閱讀全文]
不久前城裏一位朋友聊天時提起“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一個民間成語。過後想了想,不對。這明顯是現代“連鎖店”開發前的“舊思維”,此刻,你在甲地吃一頓“老鄉雞”快餐,開車出發到乙地,可以再吃一頓同款的“老鄉雞”快餐,分量味道色澤基本原樣。就是。不但是“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已經落伍,其它許多“成[
閱讀全文]
“新技術”問世後,不都是用在了做好事的“3P”上,經常演進至“PPBP”,也就是bythePeople,ofthePeople,fortheBadPeople”。比如,“印刷術”,“四大發明”之一的新技術,好事兒,對吧?結果,太祖抓住新技術沒完沒了,上億份的印他的雄文,還用公權力給社會發送。害得那年頭就誕生了的“梁家河”學問什麽的都沒及時被開發,讓博士同學[
閱讀全文]
普裏戈津(Prigozhin)是俄國“私人武裝組織瓦格納軍”的實際操控人。他的背景細節不介紹了,讀此帖的朋友會有基本了解。普同學在2023年6月23日至24日的短短一天內先是發動其“私家軍”從俄烏邊境的頓河羅斯托夫殺向俄國首都莫斯科,“討正義”;隨後不久又和俄國領袖普丁同學達成協議,收兵回營,不再追究俄國政府之前的“不正義”。於是世人[
閱讀全文]
一位俄羅斯詩人,Yanfuov,曾著名的評說俄國曆史文化:始於作偽,終於無恥。詩人Yanfuov還是很有穿越能力的。在此著名評說之後的128年,俄國一幕“作偽至無恥”活劇展現給世人。“作偽”呢,早就開始了,但大號的廣告天下是2022年2月24日發生的。那天,俄國總統普丁(終身總統,真名號該是“獨裁者”或是俄皇)發動了對烏克蘭這個主權國家的全麵侵略[
閱讀全文]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Blinken)在剛剛訪問中國時(2023年6月19日)於北京被習博士同學“接見”:這個嗎…….習博士同學“上位獨坐”,左手領導“外交係統”的眾多當差,右手領導美國的布林肯同學和美方其他人。好威風!想起當年乾隆皇賜給英國“來使”的“回信”:“谘爾國王,遠在重洋,傾心向化,特遣使恭齎表章,航海來[
閱讀全文]
習博士同學的70大壽,就在前一天,錯過了。這個嗎,不夠意思,後補上。別人過生日,按咱文化的麵子特色,隻能說“好聽的”。好吧,幫著習博士同學找找成績。真的找,成績。那些“動態清零不動搖”,“有一千條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好”,“偉大的複興”(不是吃苦,純幸福的那種),“全民脫貧”,“足球”,“雄安新區”的&[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