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11-06-10 11:36:14)


看著周總理熱情洋溢的笑容,心都仿佛被融化了;想起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更是不能自已。
1959年周總理與乒乓球名將邱鍾惠跳舞。
1961年4月在西雙版納“潑水節”,周恩來總理與曹瑩娣(上虞市人軍隊文工團員,現離休)一起跳舞。
和新疆維吾爾族姑娘跳舞。
1963年10月6日,周恩來總理在北京首都劇場觀看日本蕨座民族歌舞團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1-06-10 07:26:28)


金甌永固杯
1.金甌永固杯乾隆款金甌永固杯為故宮宮廷文物的代表作。高12.5厘米,口徑8厘米,足高5厘米,口邊刻有回紋。根據清“內務府活計檔”記載,乾隆皇帝對此杯的製作十分重視,不僅調用內庫黃金、珍珠、寶石等珍貴材料,而且精工細作,曾多次修改,直至皇帝滿意為止。因此,該杯一直被清代皇帝視為珍貴的祖傳法寶。“金甌”寓意國家政權,取名“金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一批抗美援朝女兵 當誌願軍戰士唱著軍歌跨過鴨綠江的時候,在這支威武的隊列中,隻有極少數的女兵。
文藝兵
通訊兵
衛生兵
衛生兵
護士官義芝(左)和何成君在為黃繼光遺體裹白布
載歌載舞
包紮傷員
搶救傷員
毛澤東接見誌願軍歸國代表團女兵
表演節目
轉自:
http://tuku.news.china.com/history/html/2009-10-27/131527_1235831.htm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1974年,伊梅爾達·馬科斯的首次訪華由李先念副總理全程陪同,當時伊梅爾達·馬科斯的車隊由80輛汽車組成。抵達北京三小時後伊梅爾達·馬科斯會見了周總理。伊梅爾達·馬科斯穿著中山裝訪問公社和工廠,伊梅爾達·馬科斯還參觀了毛主席在延安居住的窯洞。伊梅爾達·馬科斯走到哪裏都有數千甚至數萬群眾夾道歡迎的盛大場麵。後來,毛主席派飛機把伊梅爾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這些照片,據準確資料得知,均出自1924年至1932年間日本南滿鐵道株式會社情報課直接指導下的一名情報人員島崎役治之手。此人的公開身份是日本“亞細亞寫真大觀社”的專業攝影社員。
遼西的義勇軍駐地。被日本誣蔑為“匪兵”、“土匪”的義勇軍,究竟住在什麽地方,過著什麽樣的生活?這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是個問號,經常有人想弄清其真相。事實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而今那些曾經的手工業與走街串巷的小販,向我們記述著昨天的曆史。隨著時代的變遷,他們很多已經消失或正逐漸消失在我們的視野。
老北京夏天街頭設攤賣酸梅湯的,將好烏梅用開水沏泡加上冰糖、蜜、桂花,放在一隻大瓷壇裏。再把瓷壇放在冰桶中。販者一手持兩個小銅盞,直徑三寸許,名叫冰盞,用手指顛撥使兩隻小銅盞互相擊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942年,毛澤東延安接見三五九旅幹部王震、王恩茂、張仲瀚、曾滌等
1944年10月,毛澤東、朱德由王震陪同檢閱三五九旅部隊。照片並非初次披露,幕後故事卻是初次公開。
1943年10月26日,毛澤東在周恩來、劉少奇、朱德、任弼時、彭德懷、鄧發、張聞天、彭真等陪同下,到南泥灣視察。吃完晚飯,還剩下半隻燒雞,工作人員念及燒雞是稀罕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從一個文盲村姑,到抗戰時期大名鼎鼎的被蔣介石封為抗日“遊擊隊之母”的趙老太太,到最後自封為重慶“總統府留守”,作為“匪首”被解放軍槍決,趙老太太在曆史風雲變幻的大背景下,經曆了一種怎樣的悲喜人生?
趙洪文國
1938年鄧穎超同何香凝(前排左二)組織的中國婦女慰勞將士後援會香港分會代表合影。前排坐者右一為鄧穎超,居中老夫人為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1-06-02 09:48:25)


毛澤東與著名社會學家潘光旦先生在一起的照片《老照片》刊發這張照片時,隨附了吳兵先生撰寫的解讀文字,其中寫道:“1951年10月23日政協第一屆第三次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休息時,毛澤東從主席台上下來,與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潘光旦交談。潘光旦上大學時因體育事故,斷了一條腿,行走不便。大概是休息時毛澤東見其他人均離席走動,惟潘光旦端坐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1951年的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的全權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的全權代表在北京簽訂《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簡稱《十七條協議》),宣告了西藏的和平解放。(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圖為1954年9月11日,毛澤東(前排右二)接見十四世達賴喇嘛(前排右一)和十世班禪額爾德尼(右三)。班禪左邊為張瀾。
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