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頡
長春電影製片廠演員,1925年5月26日出生。曾在《神秘的旅伴》、《國慶十點鍾》、《滿意不滿意》、《甲午風雲》、《車輪滾滾》、《大腳夫人》、《蕭太後》等數十部影視作品中擔任過重要角色。多年來成了“銀幕上的專職老壞蛋”。並在電視連續劇《紅樓夢》中扮演賈赦。1999年12月被聘為東方冰峰影視公司藝術顧問、兼培訓藝術教授,擔任北普陀影視學校的教學工作。
浦克(1916年1月——2004年3月18日)
長春電影製片廠著名演員、表演藝術家。1916年1月出生於山東省蓬萊縣,1938年,他考入了偽“滿映”開始了電影演員的生涯。抗戰勝利後,他在金山領導導的長春電影製片廠,與張瑞芳合作,在影片《鬆花江上》成功地扮演了老祖父。1949年10月全國解放後,參加了北京電影製片廠第一部故事片《呂梁英雄傳》的演出,之後,又應邀相繼拍攝了《高歌猛進》、《一貫害人道》、《豐收》、《一場風波》、《沙家店糧店》、《夏天的故事》等影片。1955年調到長春電影製片廠,接連在《新局長到來之前》、《國慶十點鍾》、《地下尖兵》、《寂寞的山林》、《風從東方來》(與蘇聯合拍)、《英雄兒女》等影片中扮演重要角色。1972年以後,先後參加了《豔陽天》、《向陽院裏的故事》、《人到中年》等影片以及多部電視劇的拍攝。從影60多來,形成了深沉,質樸,凝煉、幽然的表演風格。有“影壇千麵人”的美稱,曾任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
浦克原配夫人夏佩傑1991年末病逝,這時浦克已75歲高齡,雖有兒女,生活還是很不方便。有熱心紅娘牽線,1995年末,浦克與教師張靜喜結連理。2004年3月17日,這位從影已經65個年頭,人稱“三朝元老”,扮演過近百個角色,被稱為德藝雙馨的老影人、受人敬仰的藝術家,在走完88年人生曆程後,因心髒病發作導致急性腎衰在醫院發悄然離世。
崔超明
長春電影製片廠演員。1918年生於一個中醫家庭,中學時開始學習繪畫,後來逃到香港,先在英美煙草公司當切煙和卷煙工人,後入香港華文日報當校對員。1942年他回到上海,在藝光劇團,苦幹劇團任演員。1947在年文華影業公司當演員,在《母與子(1947)》、《小城之春》等影片中扮演一般角色。
新中國成立後,他參加了文藝宣傳隊,到街頭演出,不久,他便在《夜店》中飾演賴皮匠,在《我這一輩子》中飾拉洋車工人,他成功地塑造了這個勞苦的拉車工人,榮獲文化部頒發的二等獎。此後他又在《關連長》、《腐蝕》、《姐姐妹妹站起來》等影片中扮演一係列人物。1952年,他入上海電影製片廠當譯製片演員,為多部譯製片配音,曾獲得翻譯片最高獎金。此後,他在《渡江偵察記》中飾敵軍長,《不夜城》中飾資本家,《長虹號起義》中飾演敵海軍司令、《女籃五號》中飾球場老板,《阿詩瑪》中飾仇萬裏等,多年的藝術生活提高了他的表演技巧。1959年,他參加了湖南電影製片廠的籌建,1961年調到長春電影製片廠。入長影後,他相繼在《獨立大隊》、《南海的早晨》、《兵臨城下》等影片中塑造了一係列國民黨中高級軍官形象,成為擅長扮演反麵角色而著稱的演員。在銀幕上,他將角色醜惡的靈魂,殘酷的本質表演得淋漓盡致,讓人恨之入骨。八十年代,他又參加了《三家巷(上下)》、《小城春秋》、《特區姑娘》的拍攝。其出演的重要影片有:《渡江偵察記》,《女籃五號》,《南海的早晨》等。
周文彬
長春電影製片廠老演員。周文彬不僅在銀幕上成功地塑造了《英雄兒女》、《鐵道衛士》中王複標和趙師傅這樣和藹可親的工人師傅的形象,同樣也善於扮演令人憎惡的“大漢奸”,如《甲午風雲》裏的方伯謙、《黨的女兒》裏的匪軍官等。
程之(1926——1995)
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著名表演藝術家、配音演員、相聲演員,是被觀眾稱作“南方特務”的名反角兒。原籍湖南寧鄉人,1926年2月3日出生於湖北武昌,幼年移居上海。中學時即愛好話劇,1944年肄業於複旦大學經濟係成為話劇演員,先後在上海劇藝實驗劇團、上海聯誼劇社、苦幹劇團、中國演劇社、群力劇社,演出了近40部舞台劇。1947年步入影壇,成為文華影業公司演員,出演了《假鳳虛凰》、《太太萬歲》、《夜店》、《母親》、《哀樂中年》等影片。解放後為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出演了《我這一輩子》、《關連長》、《李時珍》、《魔術師的奇遇》、《飛刀華》、《紅日》、《兒子、孫子和種子》、《苦惱人的笑》等影片,因在影片《我這一輩子》中飾演警察局長一角的出色演技,使他榮獲了195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第一次頒發的優秀表演獎銀質獎章。1952年後任上海聯合電影製片廠、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80年代曾編導電視劇《蠡湖姻緣》、《名優之死》、《西遊記》、《天下第一關》,並扮演主要或重要角色。程之以善演反派角色著稱,同時又是一位戲路很廣的演員,也能塑造正麵人物,並從事導演工作,80年代曾編導過《名優之死》等電視連續劇。程之除了拍電影外,還唱京戲,說相聲,主持節目,1995年2月14日,他參加上海市政協元宵聯歡晚會;演唱《盜禦馬》後,突然心肌梗塞,猝然倒在舞台上,離開千千萬萬熱愛他的觀眾。
《渡江偵察記》情報處長
陳述 (1920年——2006年10月),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著名表演藝術家,以飾演各類反派人物見長,被稱作“反麵人物大師”。生於上海。1935年入商務印書館當練習生,後任職員。1939年入上海郵政管理局任郵務員,業餘參加上海基督教青年會少年劇團、中青劇團和郵務工會的雁聲劇團,演出話劇《放下你的鞭子》、《大雷雨》等。1942年起相繼參加未名劇團、中國旅行劇團、國華劇社等職業劇團,任兼職演員。先後參加演出《雷雨》、《日出》、《茶花女》、《少奶奶的扇子》、《袁世凱》等三十餘個劇目。抗戰勝利後在郵務工會話劇組和上海劇藝社演出《升官圖》、《霧重慶》等。1948年後任文華、大同等影片公司特約演員,參加拍攝《彩鳳雙飛》等影片。1951年起相繼加入大同影業公司、上海電影製片廠任演員,開始專業電影演員生涯。曾在《渡江偵察記》、《鐵道遊擊隊》、《海魂》、《林家鋪子》、《聶耳》、《飛刀華》、《難忘的戰鬥》等三十餘部影片中,塑造不同類型的反派角色。其中在《渡江偵察記》中成功地飾演國民黨情報處長,1957年於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評獎中獲個人一等獎。1979年後參加《新郎之死》、《兩家春》、《藏金記》、《翁婿之間》等電視劇的拍攝。從第一次登上銀幕的《斬斷魔爪》,到因為塑造《渡江偵察記》中的敵情報處長一角而成名影壇,此後,他還扮演了日本特務隊長崗村(《鐵道遊擊隊》)、反動教授(《為了和平》)、敵副艦長孔嘯天(《海魂》)、工賊朱阿財(《黃浦江的故事》)、上海客人(《林家鋪子》)、老地主汪明德(《難忘的戰鬥》)、楊大榕(《神聖的使命》)和日本特高科情報股長鬆田(《開槍,為他送行》)等反派角色。
其實以陰險狡詐、凶狠毒辣的敵情報處長一角揚名影壇的他也曾多次嚐試喜劇,在《球迷》、《老兵新傳》、《飛來的女婿》中都有詼諧幽默的表演,同樣給幾億觀眾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並成為中國電影的經典。2006年10月17日,這位德藝雙馨的表演藝術家因病去世,享年86歲。
項堃
北京電影製片廠電影演員,著名表演藝術家。1915年生於河北吳橋。1935年山東濟南師範學校藝術體育科畢業。1936年入南京戲劇專科學校學習。1937年任中國旅行劇團演員。1938年入武漢合唱團任戲劇股長、導演、演員,並赴新加坡、馬來亞演出抗日戲劇。1940年到重慶任中國電影製片廠演員,拍攝《青年中國》等影片。1941年任中華劇藝社演員,演出話劇《天國春秋》、《風雪夜歸人》等。1945年在中電二廠、中電三廠任演員,在《白山黑水血濺紅》、《郎才女貌》等影片中飾演角色。1949年入上海華東革命大學學習。1950年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在《南征北戰》、《三年》等影片中飾演角色。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分子,到山東電影製片廠任劇務、新聞紀錄片解說員。1961年任山東藝術專科學校話劇科主任。1964年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參加拍攝的影片有《停戰以後》、《烈火中永生》、《大河奔流》、《海囚》、《佩劍將軍》、《火燒圓明園》等。1988年任廣播電影電視部電視中心顧問。項老是個響當當的大腕,善於扮演國民黨的高級官員。他演了一輩子戲,那驕橫不可一世的“張軍長”,那國民黨談判代表李國卿,還有軍統頭目徐鵬飛,都給觀眾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壞”印象。項堃臉上的表情不多,單是嘴角微微一動,就讓人感覺他在咬牙,正是那招人恨的表情深深印入了觀眾內心。
夏天
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原名夏克平,祖籍江蘇。1920出生於上海。幼年的夏天性格開朗,興趣廣泛,中學以後又迷上了戲劇和電影。三十年代的進步影片對他的影響很大,他渴望成為一名演員。1938年他隻身來到重慶。1942年考取了國立戲劇專科學校,攻讀戲劇表演。以後他參加了教育部實驗演劇隊相繼在“哈姆雷特”、“蛻變”等話劇中擔任角色,獲得了許多寶貴的舞台藝術實踐機會。
1944年參加了校友劇團“家”、“清宮外史”等話劇的演出,1945年他來到重慶,先後在“春寒”、“日出”等話劇中擔任角色,在表演技藝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抗戰勝利後,夏天回到上海,參加了“升官圖”、“原野”等十幾部話劇的演出。
1946年後,在昆侖影業公司、中電一廠任特約演員。夏天第一次在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中扮演了一個國民黨官僚機關的小官吏——龔科長。得到了好評。此後他又相繼在《關不住的春光》、《麗人行》等多部影片中扮演角色。
1948年夏天投奔蘇北解放區,調到華中文工團任戲劇教員,在“白毛女”中扮演穆仁智。解放後,夏天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任演員。三十多年來相繼在《翠崗紅旗》、《金銀灘》、《羊城暗哨》、《聶耳》、《林則徐》、《渡江偵察記》等二十餘部影片中擔任角色,擅長飾演反派人物。1985年主演影片《美食家》。他認為把反麵人物演得逼真,同樣具有藝術美的價值。
白穆
上海電影製片廠著名演員。原籍浙江寧波,1920年生於天津。當過學徒、雜工。17歲時在獨幕劇《洞房花燭夜》首次扮演角色。1941年入中國旅行劇團任演員。1947年從影。1949年後曆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演員劇團副團長。80年代涉足導演創作。在其演藝生涯中,以深厚的功力和精湛的演技,《翠崗紅旗》、《南征北戰》、《逆風千裏》、《春苗》、《難忘的戰鬥》等影片中,成功地在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反麵人物形象。
馮奇
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曾在《紅色娘子軍》、《阿詩瑪》、《春苗》、《藍色檔案》等片中成功地扮演反麵角色。有人曾問馮奇:“你長得慈眉善目的,怎麽在電影裏總演壞人呢?”馮奇歎了口氣說:“別提了,自從我在一部影片裏飾演了一個不務正業的醫生後,一上街就有人指著我說‘看,那不是錢濟仁嗎?’從此,導演就盡讓我演反麵人物了!”馮奇在2005年 8月,被授予第10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金鳳凰獎)“特別榮譽獎”。
鄭敏(1914﹒2﹒6——1980﹒1﹒23)
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著名反麵角色演員。江蘇南京人,回族,別名厚崑。1935年,鄭敏即參加了話劇的演出活動。抗戰爆發,他離開南京到漢口,後又轉到重慶,在“上海影人劇團”時,參加了一些劇目的演出。
抗戰勝利以後,他回到上海。1947年,在“中電”二廠參加了影片《青青河邊草》的演出。1948年,在香港的南群影業公司和大光明影業公司先後參加了《戀愛之道》《野火春風》《水上人家》等影片的拍攝。1952年,他從香港回到上海,先在大光明影業公司的《方珍珠》裏扮演角色,以後入上影廠工作,參加了《渡江偵察記 》《天羅地網》《為了和平》《鐵道遊擊隊》《母親》《家》《不夜城》《聶耳》《鐵窗烈火》《地下航線》《地下少先隊》《春滿人間》《魔術師的奇遇》《燎原》等影片的拍攝。“文革”以後,他又參加了影片《平鷹墳》的演出,在眾多影片中都扮演“大壞蛋”。1980年1月23日,鄭敏在上海逝世。
《紅色娘子軍》裏的大管家
楊夢昶是上影廠的老演員,而且是一位參加革命很早的老同誌。 1949年11月~1952年3月,上影先後從華東軍區文工團等革命老解放區的軍、政單位調入一大批人員,楊夢昶就是其中之一(還包括湯化達、仲星火、鐵牛、夏天、溫錫瑩、李梓等等)。1950年開始登上銀幕,在他的演藝生涯中,最為成功的是在《紅色娘子軍》和《燎原》裏扮演的兩個反麵角色:大管家和礦主吳曉嵐。尤其是《紅色娘子軍》裏大管家的陰險狠毒、老謀深算,被楊夢昶刻畫得可謂入木三分。“大管家”那不可捉摸的眼神,深深地印在了觀眾的腦海裏。據悉在拍攝《紅色娘子軍》的過程中,還成就了老楊與老演員朱莎(大丫頭的扮演者)的美滿姻緣。楊老由於身體不好早在70 年代中期就病逝了。朱莎也已在90 年代去世。
董霖(1921——2004)
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原名董瑞霖,1921年出生,河北唐山人,中學畢業。抗日戰爭時期先後參加文抗宣傳隊、西北劇社、西南旅行劇團、中華劇藝社、中央青年劇社等團體,演出舞台劇。1944年在重慶任中國電影製片廠演員,在影片《警魂歌》中扮演角色。抗日戰爭勝利後到上海,在昆侖、華僑等影業公司拍攝的影片《希望在人間》、《再生年華》中扮演角色。1949年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參加拍攝《大地重光》、《紅日》、《梅花巾》、《西安事變》等影片。
董霖以塑造反派角色見長,在電影《紅日》、《地下航線》、《金沙江畔》、《希望在人間》中,均有精彩的表演。在上影他和陳述、程之、於飛曾被並稱為“上影四`壞蛋'”。說起在影片中的反派角色,他曾挺得意地說“幾十年來,在眾目睽睽之下,我被“擊斃’過15次,但至今仍然活著,沒有留下傷疤和後遺症”。2004年1月31日病逝,享年83歲。
陽華(1915——1978)
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天津人。1933年肄業於天津市立師範學校。1935年就讀於南京國立戲劇學校首屆表演科。1937年畢業後,從事舞台演出。抗戰時期,先後在重慶中華劇藝社、中國電影製片廠、中央電影攝影場、中央青年劇社演出的《日出》、《雷雨》、《夜上海》、《大地回春》、《屈原》等數十部話劇中飾演角色。抗戰勝利後,參加了《還鄉日記》、《癡男怨女》、《荒園豔跡》等影片的拍攝。
建國後,任上影廠演員。參加了《團結起來到明天》、《南征北戰》、《宋景詩》、《母親》、《家》、《不夜城》、《紅色的種子》、《喬老爺上轎》、《林則徐》、《聶耳》、《51號兵站》等影片的拍攝。與此同時,他還演出了《關漢卿》、《北京人》、《鍍金》、《紅色宣傳員》、《高級垃圾》和導演了《白楊樹下》、《一百個放心》等話劇。陽華以飾演反麵角色見長,他在《南征北戰》中飾演的敵李軍長,那句經典台詞:“看在黨國的份上,拉兄弟一把!”已廣為流傳。
此外,他還參加了《偉大的力量》、《烏克蘭詩人舍甫琴珂》、《生活的創造》、《奇婚記》、《危險的貨物》、《安娜·卡列尼娜》等譯製片的配音工作。1978年10月14日,陽華在上海逝世。
於飛(1922—1998)
上海電影製片廠著名電影演員。廣東南海縣人,1922生於上海。1942年畢業於上海工部局格致中學。曾參加上海藝光劇團、聯誼劇團和苦幹劇團,主演《福爾摩斯》、《文天祥》、《日出》、《原野》、《蛻變》等話劇。
1951年起任上海人民藝術劇團演員培養學館助教。1952年後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擅演反派人物,並以演外國壞蛋而著稱。曾飾演《紅色娘子軍》中的大金牙,《燎原》中的徐監工,《紅日》中的徐旅長等。還曾參加《上海屋簷下》、《傳奇夫人》等電視劇的拍攝。
1979年根據美國卡森.柯霍原著《彩色和黑白電影、電視的化裝技藝》一書翻譯出版《化裝技術》。於飛的夫人嫩娘是上海著名的滑稽演員,在滑稽電視劇《老娘舅》中演老舅媽。
《難忘的戰鬥》裏的劉副區長
焦晃,著名表演藝術家,話劇、影視演員。生於北京,1955年考入上海戲劇學院表演係本科,受教於蘇聯專家葉.康.列普科夫斯卡婭和朱端鈞、胡導等教授。1959年以優異成績畢業,同年進入上海青年話劇團,現為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數十年來,焦晃在舞台上塑造了幾十位經典角色,有“莎劇王子”和“戲瘋子”之稱。話劇界素有“南焦北於”之說,“北於”指北京人藝的於是之,“南焦”則是指焦晃。對於今天的觀眾,於是之的表演已經隻能成為難忘的追憶,而年過七旬的焦晃,還依然活躍在舞台上。他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扮演的康熙皇帝,《漢武大帝》中扮演的漢景帝,《乾隆王朝》中扮演的乾隆帝都給觀眾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1976年,焦晃在《難忘的戰鬥》裏成功地塑造了混進革命隊伍裏的階級敵人“劉副區長” 這一反麵形象,成為影片的一大亮點,令人過目難忘,是當時一個很經典的反派銀幕形象。在電影裏,他那句:“這樣吧!我也忙得很嘍”,曾在生活中被人大加效仿。
《虎穴追蹤》裏的資麗萍
葉琳琅,1932年1月出生於南京。1950年考入北京電影學校(現北京電影學院)表演係學習,畢業後分配到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1955年調到長春電影製片廠。四十年來,她參加過《如此多情》、《笑逐顏開》、《鐵道衛士》、《小字輩》、《不該發生的故事》、《血色清晨》、《霧野》等五十多部電影、電視劇的拍攝,為《保爾·柯察金》等四十多部譯製片的主要角色配音,並主演過《霓虹燈下的哨兵》等幾十部話劇。她的表演生活化,人物特性鮮明,尤其是以演反麵人物和喜劇人物見長。她所扮演的角色即使隻有幾個鏡頭,都要傾注自己的全部熱情創作,力爭“人各有貌”。現為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
《羊城暗哨》裏的八姑
狄梵,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1920年出生,江蘇南京人,畢業於上海培成女中。1940年起在上海中國旅行劇團、上海劇藝社、天風劇團任演員,演出多部話劇。1943年曾在中聯攝製的影片《千金怨》中扮演重要角色。
1948年赴香港,先後在大光明、長城、50年代等影業公司攝製的《神.鬼.人》、《火鳳凰》等影片中扮演角色。1952年1月初,因在香港從事愛國活動,被港英當局限令他們在24小時內離境。回到新中國的懷抱,1953年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參演過《複活》《水上人家》等多部故事影片。狄梵憑著出色的演技在反特故事片《羊城暗哨》中塑造了女特務“八姑”,這個角色成為她從藝生涯中最突出的經典形象。通過這部優秀的影片,讓更多的觀眾永遠記住了她的“八姑”。她現在走在路上,還不時被年齡稍大一些的路人發現,並親切地叫她“八姑”。
狄梵是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劉瓊的妻子。這一對銀幕佳侶,因舞台而相識相愛,甘苦與共,2002年的4月,劉瓊突然乘鶴西去,56年的長相廝守,頃刻間,隻剩下85歲的狄梵,兩個女兒都在國外,她一人獨居上海。
《暴風驟雨》裏的小老婆
莽一萍(1929——1990),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原籍吉林,1929年5月生於北平,蒙古族。1944年從影,1949年調北影廠任演員,出演了《新兒女英雄傳》《一件提案》《虎穴追蹤 》《前哨》《暴風驟雨》《巴山紅浪》《海上明珠》《獵字99》《祭紅》《翡翠麻將》等影片,以塑造壞女人形象見長。莽一萍凶很的造型,沙啞的嗓音隻要在銀幕上一出現,就會使觀眾過目不忘。
此外,她還為墨西哥影片《瑪利婭》、電視連續劇《誹謗》,日本影片《冰雪之門》中的角色配音。1990年5月14日去世。
《英雄虎膽》裏的李月桂
胡敏英(1924——1978),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1924年出生於北京市通縣(現通州區),1938年參加革命,在晉察冀邊區文工團任演員,與其胞姐大胡以及胡朋、胡可夫婦四人被稱“四胡”。
1956年,胡敏英進入八一廠演員劇團工作。1958年在影片《英雄虎膽》中出色地飾演女匪首李月桂,她將李月桂狡猾頑固的性格,出色地展現在銀幕上,乃是不多見的女特務形象。不久又在《奪印》中飾演爛菜花一角,其表演也很有特色。
隻可惜這樣一個有表演才能的演員,她的生活及政治命運卻是非常坎坷的。幾次婚姻都以失敗告終,還生有一個癡呆女兒。她為人熱情大方,肯於助人,但“文革”結束後,胡敏英被隔離審查,遭到不公正待遇,再加上政治運動的反複無常,精神上受到了極大的刺激,最後終因不堪心理的重負,於1978年自殺身亡。演員本人銀幕外的悲劇,恐怕是眾多觀眾想都想不到的。
《英雄虎膽》裏的阿蘭
王曉棠,電影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少將軍銜。籍貫江蘇南京。1934年1月4日生於河南開封,幼年時代隨父母遷居重慶。因受家庭熏陶,從小就拜師學唱京劇。初中時已學會“鐵弓緣”、“驚夢”等許多唱腔。1948年舉家遷居杭州。次年畢業於浙江省立中專,繼續自學京劇。1952年參軍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文工團京劇團,次年調入總政話劇團。1958年正式調入八一電影製片廠。“文革”中受衝擊,複員到林場勞動6年,1975年平反。1984年起任導演。1988年任八一電影製片廠副廠長。1992年9月起任廠長,後兼任黨委書記,1998年8月當選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1988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93年7月晉升少將。
王曉棠,第一次登上銀幕是1955年拍攝的《神秘的旅伴》一片,片中扮演一個黎族姑娘,隨後在《邊寨烽火》一片中成功地扮演了女主角瑪諾,1958年獲11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青年演員獎。60年代初又成功地塑造了《野火春風鬥古城》中性格不同的金環、銀環姐妹倆,再次顯示她的表演技巧。還出演過的影片《海鷹》、《碧空雄師》、《鄂爾多斯風暴》、《英雄虎膽》,其中以不多的篇幅,塑造了具有性格氣質的人物,展現出她的較強的塑造力。後又導演和編劇多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