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260)
2021 (381)
2022 (335)
2023 (302)
2024 (324)
文革upgrade了,民國,你在哪?
為什麽在文革那樣邪乎的年代中,沒有“扶不扶”,沒有碰瓷,而到了改開,卻應運而生了呢?
為什麽呢?想來想去,有一條:文革時,零零後一零後二零後,在國在家,主事,即雖然新中國了,但民國人當家。
什麽叫民國人,就是《一件小事》裏,車夫見到路人跌倒,放下拉客,把跌倒的扶到警局裏去;拉客先是不高興,後來發覺自己的不對,多塞錢給車夫算是自贖。
什麽叫民國人?就是像毛澤東這樣一個山大王品質的人開口下筆,都知道有個理性,有個規矩; 江青,多邪乎的女人,可正經做起事來,搞出了樣板戲,審美觀是有點歪著斧子砍,可不也砍出了一批歪瓜劣棗來。
什麽叫民國人?文革裏批四舊,到處抄家,紅衛兵小將很少把抄來的東西私攜回家。因為他們的父母是民國人,民國人幹這樣事的人,有,但不多。文革裏,公交上讓座,見拉板車的上去幫著推的事,那一代人哪個沒幹過。民國裏長大的家長言傳身教的結果。
什麽叫民國人?《大型歌舞東方紅》乃至《長征組歌》《八個樣板戲》,在大陸至今粉絲如雲,那是因為它們的導演,編劇,不少演員,是民國人,那裏麵好看好聽的都是民國的審美。
…….
而到了改開,民國的人死的死了,沒死的老了,還能幹活的,很少很少了。五零後六零後總之新中國的同齡人,近齡人開始當掌櫃。起先,《牧馬人》《芙蓉鎮》《少林寺》《春苗》《小花》《人到中午》,想野,但還不知道怎的野。顯然,已逝的民國人的影響還殘留。現在倒帶它們,很容易看到它們的氛圍,氣質仍有幾分趙丹味,上官雲珠氣,很容易看到上海灘氣,《茶館》味。
張藝謀出,崔健吼,王朔痞,野路子成了正道,紅旗下長大一輩的邪性當家了。
新的沒著落,民國漸行漸遠,碗裏東西的品質好點了和屏裏東西的品質越來越渣,五馬分屍樣地方撕扯。
延伸開來,至今,整個中華簡中圈民族,麵臨一個世紀難題:“扶不扶?”開出了千古奇葩碰瓷,拽住救自己扶自己的人索賠,救護車消防車來了也不讓地暴走暴曬爬,跳廣場舞,他們正是五零後六零後七零後。這不是沒文化,真可怕,而是民國完全沒了,嚇人!
網上有書協影協作協副主席們的合影,三大堆。文化人唉!但是看上去就是一幫剛上調的知青,仿佛在說,除了有道德的事俺幹不了,什麽事幹不出來?於是,在這樣的文化圈裏,碰瓷應運而生,“扶不扶?”巨問赫然而立。
還有動不動就刷刷刷走方陣,睡滿地下通道廣場的等待看升旗儀式,五四不生,就是六四也不產。知青翅膀硬了,人五人六了,二零零四以後,幾年不來上這麽一次,像是不是以泄其邪氣;“哈巴狗朝著城牆叫,哪塊城磚是你的”的閏土都有的覺悟,到了這幾撥人這裏,成了鮮罕的深刻。
新中國成立,———文革,———-三年封挖小文革,———-碰瓷遍地開花,扶不扶成民族之惑的當下的文革Upgrade,終於變成了試看簡中圈中,純五零後六零後…. 的天下。有道“渣時代”,妥妥的!
民國, 就在姚順書房的抽屜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