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時評

風聲、雨聲、家事、國事
個人資料
博文
本意是想找安倍在美國國會演講全文評論兩句,但是竟然意外地發現居然找不到合適的中文翻譯全文。好不容易在新浪上發現一個,還是從英文翻過來的,也就是歪曲後的再歪曲。 對照中日文,發現那些本來不存在的溢美之詞被隨便地添加在中文譯文中,如果說這隻是為了行文流暢,那麽那些關鍵之處的粉飾,足以讓隻看中文的中國網民們理解成其它意思。 外交辭令最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5)
(八)吃下智慧果,告別伊甸園 聖經中說人類偷食禁果,獲得了智慧,但被趕出了衣食無憂的伊甸園,從而開始了艱苦的曆程。當傳教士向信徒們宣講這件事是如何的糟糕,無論如何削尖腦袋也要往回鑽時,有幾個人想過,如果衣食無憂的代價是無法獲得智慧,那麽伊甸園真的那麽值得留戀嗎? 在前麵,我們談到科學從邏輯上講其實並不是十分嚴謹,請注意,筆者這裏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但凡美國有那麽一點點誠意真的想要放倒中國,日本那就是一個鐵杆。
現在連日本都想明白了,“美國你ya這是在玩我呢”!
美國一麵壓日本加入TPP,
日本媒體避重就輕,告訴國內,TPP談不攏隻是農產品關稅問題,而實際上TPP最重要的部分是絕密的,那就是個國家失去對企業自主管理權的徹頭徹尾的不平等條約。
如果這種條約都能簽成。裏麵沒有利益交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前兩天看到北美崔哥呼籲大家大耍無賴,搭救梁警官的帖子,感覺有點不是那麽回事,如果大家隻是把崔哥當成單口相聲演員,就圖個樂,那也沒什麽,問題是崔粉的存在和崔哥自身的膨脹(看過崔哥博客評論回複,有這樣的感覺),如果有人真的把那些調侃付諸實施,那可就真的不是那麽回事了。於是,想寫些東西,談談看法。可就在這時,突然,“kuang”的一聲,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關於柴大記者的霧霾調查紀錄片《穹頂之下》最後再談幾句 1.柴大記者的動機及合作者(就是所謂的幕後,包括資金來源)或許有可質疑之處。
2.但是,她做了記者應該做,而其它記者或許是由於不敢,至少是實際上沒有做的事。對人當厚道些,誅心大可不必。
3.如果西方選擇對中國的環境問題發起攻擊,筆者不會感到奇怪,畢竟環境問題是中國目前的短板。
4[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關於《穹頂之下》拍攝的資金來源,按柴大記者自己說是自費100萬拍攝。然而,現在網傳《穹頂之下》的拍攝有美國福特基金會出資讚助,不知真假。如果是真的,這水可就深了。從片尾的鳴謝中看到有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列在其中。
而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是美國福特基金會1970年出資40萬美金建立的。關於這一點可以參閱下麵的網址:
https://www.biggreenradicals.com/gr[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看過《穹頂之下》,想起了春晚那些關於“點讚”的采訪視頻,我現在知道該給誰點讚了。和滿大街追“點讚”的所謂記者相比,柴靜女士至少幹了記者該幹的事,無愧於記者二字。
《穹頂之下》用大量的素材,說出了一件事,霧霾是人禍不是天災,治理霧霾並非做不到,實在是不做到。
《穹頂之下》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引來熱議。反對柴靜女士觀點的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6)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假期結束了,咱又不得不打道回在國外的那個府了,又要回到那如機器般運轉重複的日常生活中去了。 自己有時也有些困惑,自己的家到底在哪裏?記得,出國一年後的第一次回國探親,一覺醒來,國外一年間的生活有一種夢幻般的不真實感,感覺好像那隻是作了一場大夢。這種感覺直到今天仍然印象深刻。而在國外待得久了,這種不真實感已經調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現在人們看電影,往往更注重場麵,拍電影的注重票房,而其中的思想性與情節合理性反倒變成次要因素。 《Fury》在對待戰爭的觀點上與《拯救大兵瑞恩》截然不同,甚至相反。 《瑞恩》是告訴世人,戰爭使人變成魔鬼,你不殺人,人就殺你,戰場就是地獄,可以說是明確的反戰思想。但《Fury》就比較複雜,雖然也說你不殺人,人就殺你,但話鋒一轉,來了個所以見人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最近日本出件奇葩級的法律糾紛事件,估計夠得上哈日族和煩日族在網上互毆的了。咱就權當個故事聽吧。聽故事之前先補點基礎知識,日本是三權分立,國家和法院相互獨立,不是一回事。 說長崎縣有個諫早灣,國家一想,我築一道防潮堤,把水排幹了,海灘的地不就可以開發利用了嗎?想種莊稼也行。如果不想把水排幹,防潮堤設個閘門,打開就和大海連通了,關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