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遇而安

人生境遇不可選擇,心態可以選擇
個人資料
博文

先舉個例子來比喻。 我自吹自己的Camry比鮑勃的法拉利好.老板問我,你這麽關心車比鮑勃的好幹嗎?車是用來通勤的,先不說你的車沒有鮑勃的好,你上班老遲到,業績完不成,車再好,沒有配套的責任心有什麽用? 我反駁道,你去問鮑勃好了。 這就是記者與總統對答的本質。 一,先界定概念: 1.動機(Motive):指主觀願望。例句:在家吵架的動機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1.要求增加透明度卻批判透明度帶來的有效措施。 說中國不該隔離,不該lockdown,說表現中國專製獨裁,說崇尚美國自由的思維方式以此標榜美國價值觀的這些人, 是同樣說武漢的瞞報傳染了全世界的一些人(基本就是川粉)。 在沒有疫苗與特效藥之前,對病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隔離,和追究個人隱私的追蹤,專製的lockdown.如果武漢一開始不瞞報,卻不采取有效的措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這是我兩個星期前在群裏與國內意見相左的同學討論的成果。就那時產生了寫這一篇的想法,但是一直沒有機緣,所以一直懶得動筆。今天凡人又發了個帖子,就把我們討論的結果寫下來。 在詳細分析方方這篇日記之前,先討論幾個原則。 1.什麽是道聽途說。我與同學討論時特別對此有了一個界定,否則無法進行討論。我們的共識是新聞裏報道過眾人皆知的,不是道聽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二胡一刀先生的《魏晉風度和文學和藥以及幼稚病的關係》(以下簡稱《幼稚病》)一文試圖為中國人診斷幼稚病,尋病根尋到了魏晉的玄學。 在二胡一刀先生看來,中國的幼稚病有以下幾個症狀: 1.以吃丹藥為首的不求甚解。、 2.不在乎對錯,隻在乎風度。 3.對童真與自然的追求,在出世與入世之間徘徊導致了政治上的不成熟。 本人在“學好數理化,走遍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本來川普這個荒謬的笑話,根本不值得反駁,但看到MAGA推薦的頂級洗地文 推薦好文:有一種嘲笑是自己蠢 居然有9個人點讚,這些川粉看了 •川普說他先前說注射消毒劑是嘲諷 不知道是何感想。當然我們不是 有些人隻是為了反川而已,他們樂此不疲 也不能川普說諷刺就是諷刺。借此來講點科學知識。其實說是科學知識,其實很多是常識。 第一,用紫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3)
接上一篇:為什麽要相信科學1.1--壞機構提的好問題 譯者注: 接上一篇的第一章基本上是介紹科學哲學史的理論,也許不太適合大部分讀者的胃口。故在此簡略介紹一下快點轉入正題。對於為什麽相信科學以及相信什麽科學大致有下麵幾個階段。 1.截止19世紀初:權威科學家說的是對的。 2.培根為鼻祖,孔德為代表的科學方法論與實證主義:科學是正確的是因為科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3)
風險管理不是遇到了問題才臨時想的對策。這容易做出FightorFlight的種種非常不理智的決定。做出的都是短期逃命,長遠喪命的錯誤決定。 風險的管理,是在危險來到之前就建立的係統。就拿颶風做例子。作為颶風危及的地區不是等到颶風來了才去搶購,躲避,亂跑,抓瞎。而是建立一套根據不同情況做出不同反應的係統。氣象局給颶風標號命名,測定颶風走向,強度;政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自然雜誌三月二十六日文: 三月十五日,鹽湖城大學教授ClementChow在推特上公布:我在重症病房與新冠病毒做鬥爭。在此九天前曾經與他開過會的救命科學家非常奇怪,這個消息要等Chow在推特上公布才知道。這些科學家自覺在家 縱觀美國,健康衛生部門由於資源短缺,在檢測,接觸者追蹤,隔離方麵跟不上病毒傳染的節奏。 中國大陸,新加坡,香港和南韓的成功案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0-03-30 16:57:43)
在談判過程中讓利的人反而會取得長期的成功。以前看過個例,比如李嘉誠“少拿一分”的養商理念:有一次李嘉誠主持董事會討論公司應拿多少股份的問題,他說““我們公司拿百分之十的股份是公正的,拿百分之十一也可以,但是我主張隻拿百分之九的股份。”但這種缺乏理論基礎的小樣本案例難以讓人信服。仍然讓人感覺“有背常理“。 上周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譯者注:按“常理”說,對於疫苗是否安全,地球是否暖化這種事實判斷的問題,科學界作為專業研究這些問題的機構組織的權威。這權威認為是正確的似乎應該不言自明地被群眾接受。但是近年來有一股反科學質疑科學,否認權威的潮流,認為科學界抑製其內部的質疑,受政治左右。我們到底是否應該相信科學呢?應該信到什麽程度而不盲信成科學宗教呢?《為什麽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