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博文
(2021-04-22 23:53:09)

昨晚臨睡前讀了汪曾祺的“公共汽車”一篇,文章中他把售票員描述得栩栩如生。 的確,那就是我童年時代的公共汽車的模樣。 但是現在再回去已經看不到那些或精力旺盛或神色萎弱的售票員了。 就跟吉野家牛肉飯一樣,招牌還是在的,但是裏麵那個牛肉飯的味道已經變得陌生了。 可以說我對日式料理的啟蒙應該是從吉野家牛肉飯開始的,第一次覺得原來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4-20 01:15:01)

昨天收到N年未見的同學的一通電話。知道她事業家庭雙得意,雖有關注但是並不深交。 電話中她說還是你的狀態最好,住在鄉下無憂無慮。我回答說別人的生活都是看到的,自己的日子是過出來的。你怎麽不知道我現在為做飯的原材料發愁呢?順便問了問她的近況,她說:“我也很煩!”接了一句口問:“你煩什麽呢?”答曰:“政治複雜,國際形勢太嚴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4-18 14:56:32)

這道菜其實不是把荔枝和腰花炒在一起,因為在刀工領域,“荔枝”代表的是一種刀法。 荔枝紋據說從宋朝開始就已經有了,仔細想想也不足為奇。畢竟能做出梅花湯餅的年代自然也會做出荔枝腰子。 這是一道功夫菜,因為處理腰子和切出細膩的荔枝紋都需要時間。 有關處理腰騷的方法,藍婆婆找到了完美的解決方案,就是三泡兩揉,一焯一炸法。 汪大廚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4-17 03:17:29)

南方人吃早點離不開米,米粉、米線、腸粉還有餌塊。這些主食的原材料都離不開米漿,或成帶狀或成線裝或成塊狀。配上蔬菜、各種肉類製品再加上當地的特色調料,或煮或蒸或炒。 早上起來來上一盤或者一碗,熱騰騰香噴噴的讓人的心情立刻變好。 汪曾祺在《昆明的吃食》中提到雲南餌塊,是將米粉揉成小枕頭狀的一坨,然後蒸熟。其實地道的餌塊的做法更為複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4-16 09:39:47)

孔府菜有一道家常菜名字叫做醉豆腐,做法十分簡單。 將豆腐切成小片,將其炸熟,然後用醬油、料酒、白糖、清湯、香油兌成“醉汁”,豆腐炸好後裝盤,潑上醉汁即可。 此道菜可佐酒也可下粥。 魯地是在北方,所以做這道菜要用北豆腐。 咬一口看看,豆腐外焦裏嫩,Q彈感十足。 如果不用“醉汁”,炸完之後直接沾辣汁,那就是一道創意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其實一日三餐製是從宋朝開始的。在此之前中國人都是一日兩餐製,但是在兩餐之間會食用點心。 中式點心酥油白皮的種類很多,今天藍婆婆做了這份吳山酥油餅是杭州特色。 宋朝最著名的吃貨是蘇東坡,據說他吃完這個餅後還作了一首詩: 野飲花間百物無,仗頭唯掛一葫蘆 已傾潘子錯著水,更覓君家為甚酥? 這吳山酥油餅上紋路絲絲密密,如身上蓑衣一般,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4-14 04:49:59)

話說藍婆婆最近在讀水滸,水滸傳故事發生在宋徽宗年代,也就是在宋代文化發展的一個高峰時期。 不過水滸裏的英雄每次下酒館都是三斤酒五斤肉,讓藍婆婆對宋代的飲食文化產生了非常負麵的看法。老話說民以食為天,脫離了飲食的文化總是缺了點內涵。 萬幸的是現在研究中華飲食文化的專家不少,所以我就查了查有關宋代飲食的一些資料,發現其實宋朝人吃得已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4-12 10:54:32)

咦,這不是肉末燒餅?是的,客官您沒錯,但是也叫做圓夢燒餅。 為啥取這個名字呢,就是跟吃貨慈禧還是有點關係。 話說慈禧有一天晚上做夢夢到吃了好吃的。第二天醒來,她跟誰都沒說。禦廚把飯食呈上來的時候,她發現這款燒餅跟她夢裏吃到的點心是一模一樣的,所以就把它稱為圓夢燒餅。 肉末燒餅是仿膳的一道名點,吃起來回味無窮。是我心心念了十多年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安身之本,必資於食”,這句話啥意思呢,藍婆婆的解讀就是不吃飯就沒法活了! 貴妃早點秘方大贈送: 50克核桃仁,150攝氏度烤箱烤20分鍾,留出一小部分最後放。 30克糯米粉 20克藕粉 1TBS冰糖 50CL清水將以上食材放在果汁機中攪拌,過濾後中火煮稠。 撒上核桃碎後就可以食用了。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4-11 13:05:44)

家鄉豆腐是一道常見菜。 在汪曾祺的人間滋味一書中他說的家鄉豆腐是需要加冬菇、蝦米以及豆豉,這看起來像是南方人愛吃的家鄉豆腐。因為到了孔子的老鄉家鄉豆腐也叫做菠菜豆腐。由此可見家鄉豆腐隻不過是一道菜名,什麽是家鄉味,那得是掌勺大廚心中的味道。 今天藍婆婆做的家鄉豆腐是將純手工做的豆腐溫油煎過之後加上口菇、肉丸慢燉。燉的時候加上一點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56]
[57]
[58]
[59]
[6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