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108)
2021 (289)
2022 (129)
2024 (83)
昨天在院子裏一邊除草一邊聽百家講壇裏的《黃帝內經》,發現對人體中的氣有了一定的理解,今天與友友們分享保健心得。
人到更年期後很多人會遇到腸胃懶惰,大腸蠕動力度不足。西醫把大小腸部分看作第二大腦,細想也有道理,都是彎彎繞繞,褶皺起伏。如果腸子這部分出現問題就會影響到大腦,直接症狀有失眠、情緒不穩定、焦慮還有嚴重到憂鬱。
中醫保健認為吃紅薯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因為紅薯可以產生氣體,氣就是腸胃蠕動的動力。
將食物轉化成“氣”的人體器官是脾,因為“脾主運化”,如果過度思慮、勞碌就會傷脾,脾的運化功能受損反之又會對腸有影響,腸道不好又會影響大腦。
健康的人體是均衡發展的,如果均衡失調,那麽人就會生病。
中國人吃紅薯生產“氣”,法國人喝氣泡水補充“氣”,所以脾的運化動力應該是“氣”功-藍婆婆的獨家解讀,歡迎探討。
最近早上空腹一杯薇姿溫泉氣泡水,因為富含鈉,所以要適量,確實對腸胃蠕動起到改善作用。
五月也是法國人喜歡罷工的月份,今天近郊火車班次減少,邊擠車邊打字,看來二指禪功功力還不錯,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