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博文

北平,天安門前賣糖葫蘆的小販。誌波楊村/攝,照片大約拍攝於1940年左右。 侵華戰爭期間,一名日本攝影記者誌波楊村來到中國,主要職責為日本滿鐵子公司“華北交通”從事鐵路設施的調查工作。 在從事鐵路調查期間,誌波楊村拍攝了大量照片,拍攝時間都是在1940年左右。 本期精選了他拍攝的經典照片,一窺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人眼中當時的中國是什麽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937年9月4日,津浦線唐官屯,在屋頂上觀察前哨的日軍士兵。 1937-1945年期間,日本每日新聞社隨軍記者拍攝了大量日軍侵華的照片。 日本戰敗之後,軍方下令“凡是戰地拍攝的照片要全部燒毀”。而每日新聞社沒有屈從於軍方的脅迫,將照片和底片偷偷轉移至一個地下室內。 直到1977年和1998年,每日新聞將這些照片集結成冊出版,使這些幾經磨難的珍貴史料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903年3月,魯迅的斷發照。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筆名魯迅,浙江紹興人。文學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 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他對國民性的醜惡的揭露與批判入木三分、發人警醒,可惜時至今日國人身上那種醜惡又能改變多少? 謹以此篇緬懷魯迅先生,直麵他真的人生。 德蘭/文 1903年,在日本東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庫頁島曾是中國最大的島嶼,位於黑龍江出海口之東,東麵和北麵臨鄂霍次克海,西麵隔韃靼海峽與大陸相望,南隔宗穀海峽與日本國接壤。 地形南北狹長,麵積約76400平方公裏,其形狀如魚,擁有超過6000條河流及1600個湖泊,自然資源豐富,物產豐裕。 庫頁島,俄羅斯稱薩哈林島,目前為俄羅斯聯邦最大島嶼,曾經也是中國最大島嶼。 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883年,17歲時的孫中山。這是孫中山存世最早的照片。 孫中山我們都認識他,中國近代民族民主主義革命的開拓者,中國民主革命偉大先行者。 他首舉徹底反封建的旗幟,“起共和而終兩千年封建帝製”,為改造中國耗盡畢生的精力。 但最終“革命尚未成功”,留下“同誌仍須努力”的遺憾。終其一生孫中山究竟做了什麽? 本期老照片為你展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銘記,不隻是民族的悲愴,還有落後必亡的訓誡;紀念,從不為宣揚複仇的怨念,隻為許下複興的心願:吾輩當自強。  看以下圖片,可以想象當年的抗戰熱血 勿忘,自強!抗戰十大戰役回顧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打響。這一戰,持續三個月,30萬中國軍民傷亡,讓日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清代八旗最後一位溜冰能手吳桐軒 還記得這張照片嗎?2016年年初一篇微信文章讓照片上為慈禧太後表演過滑冰的倔強大爺吳桐軒在朋友圈狠狠火了一把。今天要介紹是這張照片背後的拍攝者德國女攝影師海達·莫理循(HeddaMorrison)以及她的更多作品。 海達·莫理循北京1941年 海達·莫理循1908年出生於德國的斯圖加特。3歲時得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酒得一口一口喝,路得一步一步走。步子邁大了,喀!容易扯著蛋!——湯師爺《讓子彈飛》011957年4月19,北京某醫院。“要大人還是要小孩。”葛存壯思前想後,萬般無奈之下,簽了字。“要大人。”幸運的是,分娩過程很順利,大人小孩都保住了,隻是這個小孩看起來十分的瘦弱。一個月後,這個小孩依然瘦巴巴的,看著像個小老頭,擔心以後孩子的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閱讀 ()評論 (0)

甘博先生與他的攝影作品 西德尼·戴維·甘博(1890-1968)是美國社會經濟學家,人道主義者和攝影家,中國城鎮和鄉村社會經濟問題的調查和研究的終身致力者。 1908年-1932年間,甘博四次來到中國進行城鎮和鄉村調查,拍攝城市和農村生活,他的足跡遍布華北、華東、西南等地區。 1968年,甘博在紐約去世。但甘博的部分相片一直未被發現,1984年,他的後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466]
[467]
[468]
[469]
[47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