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一:《熱死了》學生二:《起名字》學生三:《夏天來了》學生四:《騙子》學生五:《低調》學生六:《沒收》已無更多數據[
閱讀全文]

抗日戰爭是1931年9月18日~1945年8月15日中國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麵戰爭,抗日戰爭對中國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其中一群特殊的群體更不應該為人們所忘記,他們同樣是英雄。[
閱讀全文]

八十年前,在全民歡慶抗日戰爭勝利之際,國民政府下令頒發抗戰勝利勳章,“以表彰抗戰八年,功勳卓著的中國官民,暨對我抗戰有貢獻之外籍人士”。
抗戰勝利勳章,有別於國民政府頒發的其它各種勳、獎章,更不同於若幹年...[
閱讀全文]

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麵侵華戰爭的開始。盧溝橋前線,爬上屋頂警戒的日軍。誌村菊次郎在黑夜裏上廁所走反了方向,不過20分鍾後就歸隊了,但是日方一直[
閱讀全文]

1234
56789[
閱讀全文]

作者簡曆彭小蓮(1953年~2019年),曾在江西插隊9年。1978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係,畢業後分配到上海電影製片廠。作品在國內外獲得多項嘉獎,代表作品有《女人的故事》《上海紀事》《請你記住我》等,其中《上海紀事》曾獲華表獎最佳故事片,《美麗上海》獲第24屆金雞獎最佳導演。原題我走進了胡風分子圈作者:彭小蓮
閱讀全文]

文科不會消亡,但需要縮水文/劉建軍作者係複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政治學係主任。我寫這篇小文章,原因隻有一個,那就是讀書讀了快半個世紀了,感覺自己的大腦太累了。這麽多的思想和知識把我折磨得死去活來,不堪重負。記得若幹年前,看到一本英文書,書名是“SinofKnowledge”,翻譯成中文就是“知識的罪惡”。盡管這一論斷過於極端,但[
閱讀全文]

口述:金敬邁采訪:田炳信人物:金敬邁(《歐陽海之歌》作者,廣州軍區離休幹部)時間:2005年2月19日地點:廣州市童心路5號聊齋吧不與古月握手田炳信:聽說您晚年要寫三本書:《天堂》《地獄》《人間》,我想建議您把這三本書的名字改一下,每本書隻用一個字,就是《假》《醜》《惡》,與真善美對起來。回顧您的前半生,不管大紅大紫大黑,體驗的就是假。您並不[
閱讀全文]

作者簡介梁衡,著名學者、新聞理論家、作家。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曆任《內蒙古日報》《光明日報》記者、國家新聞出版署副署長,曾任人民日報副總編輯、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博士生導師,代表作品《沒有新聞的角落》《新聞綠葉的脈絡》《新聞原理的思考》等。原題40年前開啟國門的那一刻作者:梁衡1978年以後中國人再次睜開眼睛看世[
閱讀全文]

作者簡曆梁衡,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曆任《內蒙古日報》《光明日報》記者、國家新聞出版署副署長,曾任人民日報副總編輯、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博士生導師,代表作品《沒有新聞的角落》《新聞綠葉的脈絡》《新聞原理的思考》等。現已退休。原題覓渡,覓渡,渡何處?作者:梁衡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1935年6月18日),中共早期主要領導[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