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40)
2022 (880)
2023 (542)
我複員回到北京時,是帶著傷回來的。複員前在炊事班,有一次蒸包子,籠屜巨大,得幾個人抬到大鐵鍋上。到了鍋前,我雙手抬著籠屜,背身蹬上灶台,往後挪,一腳踩進沸水翻滾的大鐵鍋裏。當時是冬天,穿著大頭皮鞋,開始還說“沒事沒事”,不一會,刺啦刺啦地疼,站不住了。左腳腳踝處燙出一個十厘米高、約五厘米寬的燙傷,很嚴重。直到回北京,還是一瘸一拐的。
這是1978年3月下旬,離高考還有四個月。
1.
我回來就是為考大學。從1966年全國取消高考,大學就癱瘓了。幾年後開始小規模招生,實行“群眾推薦、領導批準、學校複審”的辦法,實際上是正治標準第一,不管文化水平,說不上是正規的大學教育。1977年恢複了高考,舉國震動。從理論上講,這是給了全國所有青年一個平等的機會。1978年是第二次全國統考,熱度直線上升。但部隊特殊,仍不能自由報名,所以我要求複員回家。
隻有四個月時間,怎麽複習?大興的媽媽於川阿姨把我介紹到師大附中,跟高考班一塊聽課。當時大興在那兒上高中。聽了幾次,收獲不大。回到母校126中,老師們讓我上這裏的高考複習班。別看126中名不見經傳,高考班的老師可都是一流的。我一下就抓住了重點。
6月初,家裏來了個陌生青年小孟,自報家門是我媽媽的朋友李亦雲的兒子。他說:中央戲劇學院本月底考試,有戲劇文學係,不考數學。他是69屆初中畢業去了內蒙,根本不會數學,所以想考中戲戲文係。他媽媽說我們家書多,讓他來借書。我們家書雖多,跟文藝沾邊的可沒有。小孟悻悻而返。
我卻感了興趣。數學是我的最弱項,也怕考試。另外,聽說有的人考試會怯場,比如一進考場手就抖,連筆都拿不住,最後隻好棄考。我可以先參加一下中戲的考試,考驗考驗自己,獲取一些經驗。最後,文藝界對我來說完全陌生,湊個熱鬧也挺好玩兒的。於是我去報了名。
中戲考試分初試和複試兩個階段。我沒有複習,因為完全不知道應該複習什麽。到了初試那天,進去就考,沒什麽負擔,基本都是一些語文、政治和戲劇常識,其中有一道專業題是10分,問:你讀過哪些莎士比亞的劇本?請試述其中一個的劇情概要。我絞盡腦汁想了半天,想出一個劇名《皆大歡喜》,至於劇情,一無所知。現在看,這不是白給的一道題嗎?但沒文化,沒辦法,白白丟了10分。
考完就不管它了,繼續複習全國高考的科目。有一天和張樸到國子監首都圖書館去複習,二人都是懶漢,閑聊天為主,張樸忽然說:“哎?今天是中戲公布初試結果的日子吧?”“哦!可不是嘛!”“還不看看去?”“肯定沒戲。”
中戲在棉花胡同,很近。我倆騎車去的。初試合格的考生的名字都用準考證號碼代替,寫在大字報紙上,在校門對麵的牆上貼了好幾張,一共400多人。我們倆分別看,忽聽張樸叫起來:“曉陽,這不是你嘛!”我循聲望去,眼睛都模糊了,果然是我。
在這幾張榜的旁邊,是一位落選考生寫的真正的大字報,抨擊學院考試舞弊的,說通過初試的400人全是走後門。我心裏暗笑:至少我就不是走後門的,讓我去走我也不知道後門在哪兒?
這次考試是十幾年來中戲戲文係第一次招生,全國設6個考試點,共4000多人參加。考題那麽簡單,還刷掉了十分之九,可見當時考生水平之低。
初試僥幸通過,我上心了,可離複試隻有兩天,怎麽準備?實在摸不到頭腦。
文學所的勞洪叔叔說:不知道莎士比亞,怎麽能上戲劇學院呢?現補也來不及了,我給你講幾個莎劇的故事吧。我說:複試肯定不會再考這種題了。勞洪叔叔不是研究戲劇的,不清楚這裏的門道,束手無策。
我媽媽的朋友徐濱阿姨知道了,說太巧了,我們樓裏住著一位劇協的領導,前年地震時兩家地震棚挨著,熟悉了,可以問問他。
於是徐濱阿姨帶我去了肖家。肖叔叔是延安魯藝出身,高高胖胖的,很和藹。他夫人曹阿姨也在文藝口工作,以前是太嶽軍區文工團的,說我父親看過他們演出,對我很親熱。肖叔叔說:戲劇學院的考試情況我不了解呀……你呀,就好好讀毛的《講話》。我向他借參考書,他走進書房好一會才出來,借我一本蘇聯的《加裏寧論文藝》。
回到徐濱阿姨家,她女兒和平說:加裏寧論文藝?這有什麽用!和平是她們家族子女中的學霸,什麽都懂。聽了她的話,那本書我就放在她家沒拿。
後來複試時,文藝理論一門,共5道大題(論述題),每題20分,其中3道題出自《講話》,我都不會答。如果當初老老實實聽肖叔叔的話,把《講話》看幾遍,那就是小菜一碟。我這才明白:他雖不了解中戲的考試,卻非常了解當時整個文藝界的大形勢,隻要沾文藝,都得圍著《講話》轉。幾年後我參加工作,因為在文聯係統,知道了不少事,也才聽說:劇協與中戲一向有矛盾,中戲在行政上也不歸劇協領導,所以劇協的人不知道中戲考試的情況,是順理成章的事。那天肖叔叔對我說的,都是實在話,並不是敷衍。至於《加裏寧論文藝》,在那餘悸猶存的環境裏,是安全性最高的,他不敢把“封資修”的書籍借給一個青年,而且看了封資修也幫不上這種奇葩考試。
我就這樣絕望地參加了複試。
考寫作那天,是在鼓樓上的樓洞子裏,兩頭通透,穿堂風呼呼而過。作文題目《旅途上》。我正凝神構思,左後方傳來吭吭唧唧的聲音,扭頭一看,是一個戴眼鏡的小男孩發出的,他在試卷上寫了標題,用的碳素墨水,標題下畫了很多黑道子,手攥鋼筆,蹙眉思考,嘴裏不自覺發出聲音。我幾次怒視他,想引起他注意,別再發聲,可毫無作用。但由此記住了這張麵孔。
我和十慶(右)
後來我上了人民大學,基礎外語學日語。我們這個日語班由幾個係的同學合成,第一節課結束,我站起來一看,就看見了這張麵孔:戴眼鏡、清秀、頭發又密又幹又硬。我走過去說:“你考過戲劇學院吧?”“是啊是啊!”他叫十慶,我把鼓樓樓洞子裏的事講說一遍,十慶大笑。我們倆“一見鍾情”,立刻就玩兒到一塊了。
口試是在中戲的教學樓,一個一個叫進去問。等候的考生,全部集中在樓門內的門洞裏,門洞兩邊摞著體操墊,人們有坐有站。我是年齡最小的,穿一件當兵的綠襯衣、的確良褲子、“片兒懶”,土氣稚嫩。其他人,大部分都裝扮入時、顧影自憐、顧盼自雄,一看就跟文藝界沾邊兒。雖互不相識,但交談熱烈,內容則為我聞所未聞,什麽趙丹如何、金山如何、謝芳怎麽了、白楊怎麽了……說起來就像他們家三叔或二姨。有一位梳著大分頭的男子,得有30歲了,叼著煙鬥,說他是某某劇團的編劇,人問寫過什麽?他自豪地回答:“《雞鳴山下》。”聲音低沉渾厚,在門洞中嗡嗡作響。
最能侃的姓米,不到三十歲,一米九幾的細高杆兒,坐在體操墊上。他說:“寫作考試裏出了一篇奇文,是咱們這裏歲數最小的人寫的,寫北京一女的,嫁給香港人,飛機一落地,直接就給送妓院去了……旅途上!”實在驚人!幾乎不可想象。當時,那個地方在所有大陸人的腦袋裏,還是遙遠而神秘的另一個世界、資本主義的地獄或天堂,誰又能想象那裏發生的事情、並把它寫進堂堂藝術院校考試的作文裏呢?
後來十慶告訴我,那篇作文就是他寫的,不及格。
短短的等候口試期間,我們聽眾隻是聽,就已將素昧平生的米先生的個人履曆,了解得一清二楚:家是科學院的,住中關村科學院宿舍,聽來像是幹部子弟。他說,杜潤生在中科院幹校時放豬,每天手捧紅寶書,孜孜不倦地學習。群眾起了疑惑,奪過紅寶書一看,紅塑料書皮裏包的是《金瓶梅》。米先生自小熱愛體育,是北京田徑隊的專業跳高運動員,後來腿摔斷了,複員在工廠裏當工人。他的最愛是《約翰·克裏斯朵夫》,談起此書,情不能禁,在體操墊子上手舞足蹈地講述了其中一個片段,簡直像電影一樣精彩……
幾個月後,我在人民大學的操場上上體育課時,忽然看到了高挑的米先生,他成了人大的一名體育老師。敢情這麽有才的人也沒考上中戲啊!我又走過去,對他說:“米老師,您也考過戲劇學院吧?”他可不像十慶那麽隨和,聽聞此言,脖子一擰,再也不理我了。
口試的情況就不要說了,我胡說八道了一通。幾個老師都很善良,沒打我。
最終從400多考生中錄取了40多名,又是一個十分之一。我、十慶、宋毅都落榜了,我們仨考上了人民大學。米老師成了人大體育教員。
於川阿姨說:“考戲劇學院幹嘛?那不是正經學校。人民大學多好!”
2.
進入7月,天氣炎熱。我拿起複習材料就渾身無力、眼皮打架,真他媽無聊!騎上自行車奔王府井,在書店裏一泡一兩個鍾頭。市場上的商品多起來了,社會經過長期動蕩,似乎在慢慢療傷、慢慢恢複元氣。王府井南口那個存在了二十年的報刊亭,仍隻有孤零零幾種騙人的報刊,貧乏單調,我唯一買過的,是《人民畫報》。它的北邊、東單二條口上,巨型公共廁所人流不斷,連解大手都不容易找到坑兒,暑熱一蒸,臊氣衝天。但是市民的穿著有了變化,花裙子不時閃現,燙頭的女性也有了,六十年代華君武的一幅諷刺漫畫曾把這叫“卷毛獅子狗”。
即使是麵臨決定命運的高考,我也必須去遊泳。本身愛好就少,社會上又幾乎沒有“娛樂”這個詞,再不紮個猛子撲騰撲騰,非瘋嘍!到手一張內部電影票?跨越千山萬水也要去。路過電影院,頭都不抬一下,因為如果看到新片廣告,肯定是大爛片,恨不得把導演給斃了。與張樸去國子監首都圖書館,名義上是複習,其實質更類似春遊,坐在草地上,中心議題是侃大山,他知道的事多,我聽不夠。
有親友來家慰問我,千叮嚀萬囑咐:要勞逸結合,不能太用功了,某某家的某某某,因為長時間伏案,得了胸什麽炎,某某家的某某某,患上嚴重失眠症……我從他們的談論中,才意識到高考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分量有多重,幾乎是決定生死的人生一戰。再看我,稀裏咣當,晃來晃去,該吃吃該喝喝,到點兒就睡,該起不起,對那些得胸什麽炎的人徒生崇敬,可就是著急不起來。
我媽媽心裏急,表麵上一句話不說,等我考上大學,她才開言:哎呀,那時候看你呀,一會兒遊泳去啦,一會兒又幹什麽去啦,晚上挺晚才回來……我心想這哪兒像要考大學呀?
我中學的班主任楊老太太,是語文教師,她不教高考複習班,但關心我,有一次我們寫押題作文,她專門把我寫的拿來看了。後來在校園裏碰到我,說:“你怎麽當兵當傻了?寫的那作文,那叫什麽呀!越寫越退步。”我說:“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而我就是愚蠢軍隊裏的一個。”其實我心裏忽悠一下子,對楊老師的話十分重視。
我們複員大兵的檔案在東城區複轉軍人辦公室,每星期組織一次學習,這中間不斷分配工作。國家是劫後重生,各方麵都需要人,所以這批人分配的都是機關和事業單位,這在以前是很少見的(一般都是工廠)。我已說明要考大學,暫不參加分配。有一天負責人問我,現在《中國青年報》有兩個名額,你去不去?我說不去。他很驚訝,說:“這還不去?大學畢了業不也就是去這種單位嗎?……告訴你啊,這是最後一批事業單位,以後就全是工廠了。”意思說,考不上大學就得當工人了。
他的話有道理。但我心裏權衡了一下,還是想上學。既然好不容易來了機會,就必須抓住它,不然將來會後悔。如果考不上,那是自己的問題,也就認命了。
高考在7月20日開始,連考三天。
我的考場在北小街的一所中學(164中)。進了考場,我一點兒也不慌。我從小一直都是這樣,其實我功課學得並不紮實,而且偏科,但逢到考試,卻比平時聰明,平時不會做的題,考試時會,不考試了,又不會了。
上一年的高考,語文是寫作文《我在這戰鬥的一年裏》。所以一年來,大家都拚命練習命題作文。今年語文試卷打開一看,沒有作文,百分之四十是語文基礎知識,百分之六十叫“縮寫文章”,就是給你一篇文章,讓你縮寫成多少字。好多人一下就懵了,因為不在複習範圍內,不知該怎麽辦。對我來說這卻簡單了,找重點唄。寫作文帶有創造性,有時寫得好,有時寫不好,不穩定。縮寫你隻要把重點都找到,保證滿分。找重點還不容易?
結果大家都說今年的語文最難,考分普遍偏低。
我語文考了93分,數學28分。真實反映了我的學習狀況。
過分數線的考生要體檢。在醫院裏排著大長隊,都是年輕人,個個喜氣洋洋。排我前麵的兩個小夥子互相認識,一直在聊天。“你語文多少分?”“61。”“不錯啊!我才46。”“咱們這裏有一個人考了93分,北京市最高分。”“不可能!我聽說的最高的是78分。今年語文太難了……”
(1978年高考結束後,在蘇州胡同101號院內,儲兵攝)
高考結束,有一天我到蘇州胡同找中學同學儲兵玩兒,他已在去年上了郵電學院。他正擺弄相機,讓我站在他家單元門口,給我照了張相。洗出來一看,我比四個月前瘦了許多,很疲憊的樣子。我才知道:雖說這四個月沒下苦功,但心理壓力還是很大的,精神處於緊張狀態,像病了一場,不知不覺衣帶漸寬。
在人民大學同屆生中,我算歲數小的。同學中有煤礦工、裝卸工、修鋼筆的、澡堂子的、裁縫、農民、公社書記、地委組織部副部長、工廠副廠長、還有剛從監獄出來的。年齡最小的16歲,最大的超過30。我們班的學生支書28歲,已有四個孩子。
這樣複雜的學生成分,在全世界的大學裏也是獨一無二的。這是一個國家長期處於不正常狀態後,出現的奇觀。
所有人的命運,都被這次高考改變了。
people under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