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的最後一天。上午送母親的骨灰去嘉陵江。我的父母祖祖輩輩都是重慶人,嘉陵江是他們的生命江。他們和中華好百姓一樣,根本不愛離開故鄉。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共產黨拿下重慶城。有人站起來了,有人趴下了,還有人被敲了砂罐,有真主義的人倒是不怕沒有吃飯的家夥。地主資本家是害怕被槍斃的。但害怕有什麽用?我爸趴下了,他給資本家幹活幹到高管,黨不殺[
閱讀全文]
造訪文革冤魂前,先去看我上過學的重慶第二師範學校。校園變了很多,竹子比過去茂盛,個頭看著很大,雖然我也長大,甚至都老了。當年神州好文革,全國各地撂荒三年的小學生升初中的方式是不一樣的。“長江滾滾向東方”(中國好聲音慶祝黨的“九大”)。“葵花朵朵向太陽”。在哪向哪都一樣,二選一。天上的太陽在天上,人間的太陽在屋裏。早[
閱讀全文]
回國看媽走五城
重慶是中國很特色的大城。全城都在群山上。山上的主城區處在長江嘉陵江兩江交匯的河穀。
早些年重慶市委第一書記的名字壓”下平七陽”韻,賀國強,汪洋;後來壓“上平十灰”韻,薄熙來,孫正才。下一個不會是李耳吧?“生前人人說恩愛,死後個個欲扇墳,畫人畫麵難畫骨,知人知麵不知心”這詩就是李耳老子的詩,寫給中共中[
閱讀全文]
我不喜歡和多人一起吃飯,因為我太能侃了。東西南北,古今中外。回憶腦累說話嘴累橫豎很累。人生走,人生遊,人生混得累不累?中國好文化,陰陽八卦為人處世;中國好當權,”買個麻花不吃就玩一股子勁“。什麽不是似是而非雲山霧罩?”咱們老百姓呀“,高興不高興?國內人自謙:少壯不努力,至今在內地。國外華人自侃,死以後就融入西方的主流文化[
閱讀全文]
回國看媽走五城(7)
西安最值得認真看的地方是“碑林”。裏邊聚著上千塊從天南海北犄角旮旯窮鄉僻壤宮殿樓閣到西安明代古城牆文昌門邊的中華好書法。好古人的折騰精神和鐵棒磨針的毅力偉大得緊,硬生生把個通風報信傳情達意的字,弄成了書法。絕對的正行為。書法是什麽?是藝術。藝術是什麽?美國人“救磕(joke)”:IFYOUDON’TUNDERSTAND;THATISART。[
閱讀全文]
西安是我的生長城,過去叫長安,是兩千多年前中國大一統皇帝秦始皇當霸王,漢高祖耍流氓的地方。秦朝以前的以前“皇”和“帝”不是一回事,牛逼人嬴政(多好的名字,贏了就政)滅六國後皇和帝就一回事了。按蔡東藩《前漢演義》裏講話,始皇該姓嫪,跟“澇”一個讀音。人的命,天注定;人的姓,男女生。生你的男人叫爸,被生的你跟爸姓。中國[
閱讀全文]
北京啊北京,五年多不見,感覺更頌歌了。燦爛的朝霞大概每天還在天安門升起,國家主席終身化了,隔八年差十年給世界一個驚喜。江山多嬌,沒人管江山怎麼傳。百姓盼長治久安,時代也在進步,再牛的主席也隻有一個老婆。機場遼闊,空調不足。桃花中國特色依舊。專人專門來接我,覺著還是祖國親。費翔當年一首歌《故鄉的雲》,唱出點遊子的心情。聽那歌的時候,[
閱讀全文]
上海嘉定,離上海中心城區大約四十公裏,收拾得很不錯。我們住的賓館對麵,是高爾夫會館,現在不叫俱樂部(一起樂),要叫會館,聽著高端。本來我想請朋友打打中國高爾夫,一打聽,非得是會員才行,會員當然不是社員,每年的會費幾百萬。“高,高,實在是高。罷了。高爾夫在中國是高端的高端賓館周圍是一大片蓋的一模一樣的高檔住宅別墅,住高端人口。但是[
閱讀全文]
在上海的第二天,大學時我們稱“大腦殼”的陳同學來接我在上海玩。他說他早上一起床就出發,但等到我見到他,時間已經是上午十一點了。中國大城車多路多車比路多得多。人還是原來的樣子,矮不變,脖子像是短了。大頭依然大,光頭照樣光。見麵先熊抱。久別重逢畢竟難得親切。人過了六十還在喘氣,是值得慶祝的事。要知道我們是經過文革還活著的人,當[
閱讀全文]
上海
先到上海,計劃去韓國。然後回北京,到西安(母親在西安幾乎一輩子,故於西安),去重慶,訪成都。
上海大,飛機上看,美不勝收,壯麗遼闊。萬丈高樓成摞摞,黃浦江水轉城流。論地域,論人口上海在中國不是老大也是老二,過去是,今天好像還是。看昨天和今天,就知道它的明天。這話當年是用來說國民黨的。雖然邏輯不通,但也有些道理。更何況道理隨[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