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美食教育

廚房,講堂,世界各地遊蕩,之斜杠人生。
個人資料
博文

今天去的是一家用自然釀造工藝釀酒的家庭酒莊。去酒莊的時候天幾乎已經黑了,所以路上基本上是模模糊糊一片。但是大家都心懷期望,覺得能喝上一口好酒。我們這些人就是一群唯有美食美酒不能辜負的人。這裏大部分葡萄樹已有兩百多年曆史。最上麵這張圖是有著350年齡的老藤。他家一共有三種葡萄,都是祖輩傳下來的,現在的酒莊owner也不想嫁接隻想傳承,就用這些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拿坡裏這個城市由於曆史的原因使得它有很多具有神秘色彩的曆史遺跡,王宮,歌劇院,大教堂以及珍藏著無數龐貝古籍的國家考古博物館。宗教藝術是意大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個時期的藝術大師都與宗教故事有著不可剝離的關係。ChiesaofGesùNuovo是15世紀建成的石頭教堂,GesùNuovo既是教堂的名字也是那個廣場的名字。它最初是一座宮殿,由薩勒諾的王子羅伯托&m[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終於來到意大利的第三大城市那不勒斯或用意大利語說拿坡裏。這個城市以其豐富的曆史文化,藝術美食聞名天下。它與黑手黨之間的各種聯係,和食物的聯係,還有音樂的聯係也很引人注目。它是曼陀鈴的發源地,對歌劇和本地民謠有重大貢獻。著名音樂人包括世紀男高音卡魯索(EnricoCaruso),還有與維也納愛樂,斯卡拉歌劇院有過多年合作的著名指揮家穆迪(RiccardoMuti)[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拍攝了一組意大利群像以供大家鑒賞。第一張圖的老太太守在餐廳廁所的門口,以被拍照或跟人合影來賺小費。我身上沒有帶錢,就用英語跟她說上樓去拿,她好像聽懂了,直點頭,還讓我給她拍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紫色的洋薊artichoke是怎樣種出來的?原來一直以為是地裏長出來就那顏色今天才算開了眼界:原來顏色和大量的礦物質都是來自於那頂紅陶做成的小帽。當artichoke長大後就給它們各自帶上帽子,然後等成熟時它們就變成了紫色了。洋薊在北美雖然都可以常見但並不如在意大利見得那麽普遍和量大,所以吃得較少,而在這洋薊就是國人餐桌上的白菜。可以直接用水煮之後剝了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去到意大利麵的工廠參觀並親自動手做。這個意麵工廠是家庭生意已經傳承了九代人了。現在是一對年輕的姐弟掌舵。他家的意麵是低溫烘幹;相對高溫烘幹花的時間要多很多,但會減少損害意麵的營養成分。中午在他家吃的意麵paccheri的sauce很驚豔,是黃色西紅柿加artichoke做成的。第一次上手做意麵剛開始始終沒有找到感覺,但突然之間感覺就像雨一樣滴噴了出來。我們嚐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終於來到了心裏向往已久的Amafilcoast,一路上風景好得令人起雞皮疙瘩。山路崎嶇又窄又彎非常難開。今天去往著名的Amafilcoast上一家有機檸檬農場。這家農場種檸檬,葡萄,橄欖還養著一些蜜蜂。在檸檬地裏的桔子樹和在葡萄園裏栽種的玫瑰一樣是病蟲害的預警機,桔子樹結果在前,一旦桔子樹有什麽毛病農場工人就知道要對檸檬采取什麽措施。檸檬的采摘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今天去Buffalo牧場參觀,這是慢食協會的一個點。一走進去就聞到一股甜腥腥的味道—-飼料和牛舍的混合味。奶牛一生悲慘,剛成年就被引誘懷孕,完了就開始沒完沒了地擠奶,一直擠到榨不出汁兒為止。Buffalo的平均壽命15年左右,其中有十年左右一直在懷孕生仔被擠奶,不擠奶沒飼料吃,擠奶就成了它們的喂食信號。Buffalo牛奶做出來的cheese有些象煮得過久的蛋白。看著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一月份迎來了第一個調研trip,這次是去南邊的拿坡裏,在那裏會考察一些農場,奶牛場,以及百年魚店。我們乘火車從bra到都靈然後從都靈一直越過羅馬去到個性非常鮮明的拿坡裏。火車一路南下,經過羅馬時會看到一排排高高的傘鬆搖曳於山頂之上,與城牆很有機地融為一體。第一家去拜訪的就是一個做奶酪的家庭農莊。這一家人包括後來嫁進來的兒媳婦都成為奶酪大軍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品火腿和Bra的慢食餐廳Boccondivino 關於火腿的品鑒,就想起前幾年西班牙黑豬火腿在中國火得不行的樣子,我隻是在想有幾個人能品出其中真正的區別。有幾個人知道100%Iberico黑豬腿是什麽口感?前腿和後腿有什麽差別呢?口感與價位都差多少呢?有幾人知道75%是什麽意思?有幾個人區別過黑標,紅標和綠標,白標的不同?這些不同有與那些口感有關?這樣的口感應該是什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