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微風

明月清涼地,佳茗在握時。   淡淡微風起,停杯欲語遲。
個人資料
淡淡微風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博文
  上篇說時間的時候,因為有個概念不是很清楚,所以寫的不夠順暢,結果明眼人自然看的出。不過也用不著改了,時間的問題,如果不出意外,也不是一代兩代人解決的了的,所以就放在那裏。我們隻需要知道:佛沒有用任何現代科技手段,就指出了一個在層次上高於現代科學的論點。且不管這個論點是否正確,至少到現在為止我們還沒有辦法證明。所以說,智慧這東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1)
一部是關於愛與陰謀的,半新不舊的,演員是辛格勒名單演德國軍官那個:TheConstantGardener一部是關於兩顆心靈的碰撞的,老片子,馬特迪蒙成名作,並獲奧斯卡最佳劇本獎,好象翻成了心靈捕手,英文名字叫GoodWillHunting。[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這篇東西本來已經寫的差不多,但是在為了確認一個觀點查閱資料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想再仔細些查證清楚,很可惜,水平有限,一直確認不了,所以就耽誤到現在。我把問題放在下麵,如果有朋友了解的話,還請不吝賜教。
  這個問題就是:牛頓力學那個時期的時間觀是什麽?
  有說是無限時間觀,那個時代還沒有相對論,也沒有大爆炸理論,還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2)
(2006-02-05 07:13:24)
  她一直以為,愛上一個人很難。
  ——在那一刹那之前。  她知道有一種感覺叫愛,雖然從沒經曆過。
  她知道,那種感覺很苦、很澀、很折磨人,能讓一個人一瞬間華年老去;她也知道,那種感覺很甜、很美、很迷醉人,能讓一個人一刹那青春勃發。
  那是一種讓人不由自主心動又心痛的感覺。
  關於那種感覺,她了解的很多。
  她看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5)
(2006-02-05 07:03:27)
  以前好象在這裏發過,但是不係統,這次又修改了一下,有些地方增補了一點,重新發一遍,算是個總結整理吧:)  現在是金庸係列。  後麵幾篇,看看也整理一下,就把這事了結了,老吊著也不舒服:)  一次發這麽多,有點兒嚇人,慚愧慚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武俠武俠,有武就離不了俠。說完了武,就到了俠。
  金庸筆下,塑造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俠客角色,凡是喜愛金庸的,大概都能說出一堆人名來。
  一般人的眼裏,金庸這麽喜歡寫大俠,成功塑造了那麽多大俠,應該是很推崇俠義精神的了——其實,金庸對俠義精神,一向持悲觀態度,有一種近乎本能的不信任。或者說,本來那就是他作為挽救心靈深處某些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前麵說的,都是個人對金庸的感受與相關的一些私人記憶,算是投入自己的主觀感受吧。後麵的,想跳出來,從客觀的角度說一說。當然,再客觀,也還是主觀的:)  既然是“武俠”小說,就免不了有“武”與“俠”,這次先說說“武”。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與眾不同,金庸作為武俠大家,自然少不了想推陳出新獨出心裁,很明顯,金庸做到了,而且很成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終於說到了韋小寶。
  估計大家都煩了,其實我自己都煩了。這麽羅嗦,在我這個一向羅嗦的人,也是頭一回。不過,還好,估計折騰完了這一回,以後就把武俠放下了。
  本來呢,是不打算寫“鹿鼎記”的。這個太難寫,除了倪匡,還沒看到誰寫“鹿鼎記”讀後感象樣子過。幸好我這是自己寫著玩兒,不用琢磨什麽。就想到哪兒寫到哪兒。  第一次看鹿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白馬”是最後看到的金庸。
  知道“白馬”是因為金庸自撰的那兩句:“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那時候大陸知道這兩句的人還不多,又因為有很多冒充金庸的武俠書,我就拿出這兩句來以正視聽,頗鎮住了一批人。
  隻看名字,還以為“白馬”是漫卷黃沙西風烈馬,戈壁道上的一場風雲故事,沒想到完全不是那麽回事兒。
  可惜了一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倒是挺喜歡俠客行。
  俠客行讓我記住了李白的同名詩。端的是好詩,看的人真是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無數的好句令人愛不釋手: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都是可以吟頌不已齒頰留香的。
  不由得感歎,若是世上少了李白,去哪裏欣賞這些豪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76]
[77]
[78]
[79]
[8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