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微風

明月清涼地,佳茗在握時。   淡淡微風起,停杯欲語遲。
個人資料
淡淡微風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武俠記憶之(十一)金庸的武功文化和金庸武功裏的文化

(2006-02-05 06:55:18) 下一個

 

  前麵說的,都是個人對金庸的感受與相關的一些私人記憶,算是投入自己的主觀感受吧。後麵的,想跳出來,從客觀的角度說一說。當然,再客觀,也還是主觀的:)

  既然是“武俠”小說,就免不了有“武”與“俠”,這次先說說“武”。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與眾不同,金庸作為武俠大家,自然少不了想推陳出新獨出心裁,很明顯,金庸做到了,而且很成功。
  金庸寫武,一個特色,是武和人的關係,武人合一,武情合一,武境合一;另外一個特色是他的文化底蘊,文化裏的武術,武術裏的文化。
  金庸的武功,不同程度的呈現出人性化,人文化,人本化傾向。 

  金庸之前的武功,都是人是人,武是武,到了金庸,武與人才有機的結合到了一起,什麽樣的人練什麽樣的功夫,也隻有某種人才能練好某種功夫。這就把人的先天稟賦和人的性格與武功聯係到了一起。比起把人和武功割裂開的看法,前進了一大步。
  武功和人性格性情的關係,武功和情緒感情的關係,武功和環境情景的關係,金庸都進行了一定的思考和探索。
  比如郭靖那“傻小子”,就隻能練紮實穩重的降龍十八掌,練不了翩翩如蝶的“逍遙遊”,而機靈鬼黃蓉,也就練了靈活機動的打狗棒。
  武功與習練者的性格相關聯,比如剛猛大度的蕭峰和正義化身的洪七公,就是習練威猛絕倫正氣凜然的降龍等等,而癡情的楊過,就創造出來天下一等的失戀功夫“黯然銷魂掌”——如果失戀真有這等好處,我倒也想試試了:)
  其他的,無拘無束的令狐衝,學沒規矩的獨孤九劍,宅心仁厚的張無忌,就學了護體有餘傷人不足的九陽神功,自視甚高的黃藥師,則是用彈指神通,再用碧海潮生的聲音武器,根本不與人接觸。
  例證還有很多,點到即止,不想寫成論文:)本文重點也不在這裏。
  另外,有些功夫還與人的命運暗合,暗示了金庸的人生哲學。這樣做,雖然有些稍陷斧鑿,卻比前人的外號方式要強的多,畢竟江湖人沒文人那麽扣字眼兒,有取外號的工夫,估計都去練功了。早期的金庸,大概也曾經想過學“水滸”,給每個人都編排個外號,後來估計發覺出力不討好,也就不怎麽在這裏下功夫了。


  金庸創造了一個自己的武功體係,而他的武功,都是依托於偉大的中華傳統文化,他之所以能創造出那麽多膾炙人口引人入勝的傳奇武功,也是得力於他中華文化的深厚功底。
  我們大概的給金庸武功分個類——當然隻是超級武功,一般的就免了,不然就說不完了:
劍法:獨孤九劍,六脈神劍
掌法:降龍十八掌,黯然銷魂掌
指法:彈指神通,一陽指
暗器:生死符,玉蜂針
輕功:淩波微步,神行百變
內功:九陰真經,九陽真經,葵花寶典,易筋經,小無相功,北冥神功,神照經,龍象般若功
陣法:真武大陣,天罡北鬥陣
怪異武功和特殊武功:乾坤大挪移,聖火令功夫,辟邪劍法等等。
  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金庸還是更注重內在的“內容”,內功是金庸武功的重中之重,外在的形式在他看來,還是相對次要的,所以“氣”與“劍”之爭,在金庸這裏,是不言自明的。

  金庸構思他的武功,一開始就立意高遠,他很擅長從傳統文化裏吸取養分,自然,他的武功,也都是傳統文化的異化,於是既有文化之意味,又有哲學之意境。
  比如他的很多武功,是直接取材與文化或者典籍。如書劍裏的“庖丁解牛”,易經的降龍十八掌和淩波微步等等。
  再有就是間接的從典籍裏化出,如空明拳。
  ——似乎金庸很喜歡莊子啊,說到這裏已經有三套武功出自其中了。是不是莊子夠玄妙容易蒙人的原因?
  
  理論上的引入道家佛家,使他的武功罩上了一層神秘麵紗,似乎煞有其事,而且他消化的似乎比黃易要好,基本上都能自圓其說,不象黃易,幾次這樣幹,都覺得他即是在蒙別人也是在蒙自己,總是牽強的很,比如說和氏璧武功和金剛四式。
  其實金庸的所謂武功理論也是禁不起推敲的。比如,無招勝有招兒之說,說穿了,就是見招拆招,直接了當,順其自然,以快打慢,後發製人,而已,給他那麽雲山霧罩一煽忽,就成了絕世武功了。其實他所謂的先天後天無招之說,一出手就是後天了,也就有招兒了,又何談先天無招兒呢。但是,看小說就是看著玩兒,窮追到底,那不是和金庸過不去,而是和自己過不去,這樣的傻事兒,留給愛幹的人幹去,我還是半閉小眯縫眼兒,投入到金庸的武俠世界裏去了。
  其實,武功在金庸來說不過是點綴,真話都藏在後麵裏麵,在武功上下太多功夫,被障眼法糊弄住,那就上了金庸的當了。

  金庸把讀書人的看家寶貝,琴棋書畫詩酒花都引入了武功。
  江南四友那一套就不說了,太集中。
  黃藥師桃花島那場音樂大戰,加上長嘯,音聲人聲都有了,無疑是音樂武器的代表作。
  棋盤棋子做兵器也就罷了,更狠的是直接拿棋局做武器,天龍裏的珍瓏,害了無數人,還差點把慕容複段延慶給辦了。
  書法,張翠山的武林至尊功,搞不清楚多厲害,朱子柳那一係也是這個路子。
  畫,書畫同源,和書法放在一起就可以了,另外,俠客島武功,有些就在牆上的圖畫裏。
  詩,自然是俠客行了。差一點的,唐詩劍法:)
  酒,蕭峰喝酒功夫更高,謝遜吐酒殺人,段譽功夫排酒。
  花,情花之毒,繡花的東方不敗啊,葵花寶典啊!——這個這個好象有些湊數之嫌了,原來好象記得有的,怎麽想不起來了泥?那就再湊一個,小龍女的蜜蜂,哈哈,是花培養出來的:)
  
  另外,金庸的武器和用毒也很可以說說,也是納入了他的人性體係,不過懶得費力氣了,點到即止。
  還有他的動物學,大蟒蛇啊,神雕啊,猿猴啊,靈狐啊,提一下,支持一下人和動物平等觀:)

  金庸武功,最高的,無非是道家和佛家。
  道家的,獨孤九劍應該不算,一個他必須要有輔助工程,令狐衝的水平,還要二十年才能與天下一流高手爭短長,因為他拳腳功夫不夠,顯然,這個功夫是一流的,但是如果沒有一流的基礎,那還是白搭。
  九陰真經,九陽真經,葵花寶典,降龍十八掌,空明拳,小無相功,北冥神功,俠客行武功,都是道家。
  易筋經,少林七十二絕技,龍象般若功,金剛伏魔神功等等,當然是佛家。
  
  當然,對於武功本身,金庸也有自己的獨特的思考,引入了東西方的哲學,東方的天人合一思想,老子思想,佛家的因果空有思想,西方哲學的矛盾對立統一都有所融入。
  順便開個玩笑,金庸明明對自己的創見很是自得,卻在很多場合表現的非常謙虛,甚至謙虛到過分。這似乎是中國讀書人的通病,有傲氣放在心裏,可惜又不能化幹淨了變成傲骨,或者再進一步絕聖棄智反樸歸真,想藏又不好好藏著,時不時忍不住漏點出來,令人忍俊不禁。
  開始的時候,金庸的思考也隻是機械化的很,雖然已經有了一定的探索,卻還沒有形成自己的武功世界觀。
  比如早期階段,書劍裏的百花錯拳和庖丁解牛功,隻是在移花接木靈活變通的拳招變化上動了腦筋,內功也隻是套一下“以無隙入有間”的玄乎而已,雖然已經是對那些巧立名目的花招兒式招數名稱的揚棄,卻還沒有太大突破。同期所作“碧血劍”裏的高手,還要靠兵器勝人一籌。
  中期,哲學化已經明顯,開始由外入內,進了更高層次。射雕裏的九陰真經,左右互博,空明拳,都是哲學化理論化的結果。到了神雕裏獨孤求敗的“夫子自道”,則標誌著金庸的武功思想已經成熟係統,有了自己的體係,算是形成了自己的武功“科學發展觀”。
  在倚天裏,乾坤大挪移,應該是借力打力的進一步發展,到了天龍就更進一步變成了“以汝之道還施彼身”。九陽真經與太極暗合,都是以守為攻的發展,改變了早期重攻擊力的思想,這也許是因為金庸江湖地位越來越穩固,人也由青年轉為中年的緣故吧。
  後期是笑傲裏的“無招勝有招”,俠客行裏的無字天書,都是走的從有化無,消解的路子,把功夫理論推到極致。
  最後的鹿鼎,對武功已經不重視,不再加以探索,而是把心力放在了其他問題上,基本上是武功虛無化了。

  哲學化思考,還體現在對偶然性和必然性的關係,勤學苦練和機遇機緣關係的探討。比如,學武者往往置之死地而後生,峰回路轉才否極泰來,生命的造化,也是靠著生命的代價得來。
  不求完美,求缺的道家哲學思想,也有很多地方顯露。如張無忌學習乾坤大挪移時沒有求全學習看不明白的十幾句,反而得福。如段譽學北冥神功卻陰差陽錯隻學了一點,典籍也因此毀壞。
  段譽虛竹的不願學武卻得到精深武功,得失之間的刻意安排,則是傳導老子的哲學思想,“外其身則身存,後其身則身先”。
  少林寺老僧的關於練武要由佛學來消解戾氣之說,已經探討到了身體和心理的深層關聯,甚至是和生命本原的聯係。寫武俠的人這麽多,能在思想上達到這個高度的,除金庸外,未嚐有也。

 
  關於武功誰最高的爭論,由來已久,人選基本上就是那幾個:東方不敗、少林寺掃地老僧,獨孤求敗、黃裳、葵花寶典作者老太監。
  獨孤求敗和黃裳是傳說,沒人見過,葵花寶典作者理論能不能和實踐結合,還屬未定之天,而且也是沒有證據。依照有證據就以證據為主的標準,就隻剩了東方不敗和掃地老僧了。
  我自己的意見,最高的,自然是掃地老僧——金庸還是把最高的位置留給了佛家。
  這位老人才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絕世高人。沒有理論,沒有功法,但是他同時力敵當世數名高手的全力進擊,自己並未出手反擊的情況下,還能救人治病,而且“行有餘力”。這份功夫,真的是驚天地,泣鬼神了。相比較而言,東方不敗那一戰,就遜色的多了,而且詭異有餘,正氣不足。——如果把一個殘障人士列為第一,對正常人,有點說不過去啊:)
  ——雖然也可以說是哲學化了: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舍不得這個寶貝,就得不到那個寶貝:)

  當然,在金庸的法眼裏,世間其實還有更高明的功夫,那就是超越儒釋道三家的“俗家”功夫——韋爵爺的“心功”。無論哪個絕世豪俠,遇到韋大師這樣的人物,都是要望塵莫及甘拜下風的。
  順便再誇一下韋爵爺。
  論武功,他自然是不入流,但論功夫,他卻是古往今來天南海北舉國上下世間第一高手。
  韋爵爺的“心功”,化之於內是勇往直前,隻有退縮,沒有膽怯,隻有害怕,沒有緊張,隻有“轉進”,沒有失敗,委實心理素質超強,是個神鬼不吝的主兒。形之於外則是上下左右大小通吃,逢凶化吉遇難呈祥,無往而不利,無作而不成。
  他也是金庸筆下第一大玩家。別人無非是情場武林,或者偏於一麵,他卻是帝王將相,武林豪雄,俠女嬌娃,無一不玩弄於掌股之上。宮廷內鬥內行,朝廷官場內行,江湖紛爭內行,對付女人內行,外交內行,國家之間的戰爭居然也內行——真是個“大內高手”。此子遇武殺武,遇色得色,遇皇帝友皇帝,遇將相服將相,遇戰爭則贏戰爭,遇外交則辦外交,收拾吳三桂王爺和羅刹女王都是輕鬆自在遊刃有餘,真是一個頂一萬個。武功再高,也不過是一人敵,多人敵,他卻是萬人敵,國之敵。
  這世間第一高手,不是我們韋爵爺,還能是誰呢?

  高人有主,那最高的功夫是什麽呢?
  金庸早就借書中人物之口說出:這世上最可怕的,不是絕世武功,而是人心。
  任你有多強的功夫,遇到了陰謀,也還是會掉進別人的磬中束手就擒,沒有還手之力。
  金庸故事裏的陰謀之精深,人心之險惡,,都堪稱驚才絕豔,這個“地球人都知道”,就不需要我再廢話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