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3)
2006 (163)
2007 (94)
2014 (1)
2015 (1)
2024 (111)
今天周末,到超市買菜,意外遇到了一位老朋友。
我正瞅著蔥琢磨著買多少,忽然有人叫我。
我一看,是位美女,有些眼生,反應了一下才認出來,原來是孩子同學的媽媽。
她如果不是主動跟我搭話,我真是認不出來了。
除了我臉盲症記不住別人的相貌之外,她的變化太大了。
當年初相識的時候,是孩子的課外班,她正被調皮的女兒氣的夠嗆,恰好我在旁邊目睹了過程,就開導了幾句,於是就認識了。
那時候的她,真是青春靚麗,完全不像有孩子的人。
這次看到她,卻已經是一臉的疲憊,“塵滿麵,鬢如霜”。
看著她一臉難以置信的樣子,想必在她眼裏,我也老的不成樣子了。
於是想起來那句詩:“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我見她歲月留痕年華老去,她見我想必也一樣吧。
不由得想起來有那麽一句話:你永遠不知道你在別人的眼裏有多老。
“金剛經”裏講過一個故事。
釋迦牟尼佛與某國王站在河邊,佛就因地製宜,問那位國王:當年你小時候在這裏看到的河,與今天你看到的河,是不是一條河?當年在這裏看河的你,與現在看河的你,是不是一個人?
其實,很多古老民族的故事都有相似的。
孔夫子也曾經看著河水,感慨“逝者如斯夫。”
而西哲也說過,“人永遠不能踏入同一條河流。”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說實話,隔了這麽久,都忘了原來的思路,也忘了原來打算說什麽了。
其實學佛久了,到了後來,初學時關注的東西都會淡化,或者說都忘了。跟讀書一樣,都有個從薄到厚再從厚到薄的過程。
南老師曾經說過,你們要問我問題,要不然我什麽都想不起來。
大概齊就是這意思吧。
我寫修行方麵的文章,要不然是有人問了問題,我把回答變成文章。要不然就是看到別處在討論什麽,有感而發。
比如這篇,本來我都忘了前麵說什麽了,也懶得回去看——現在的文字那麽爛,寫的又匆匆草草,真是懶得看。倒是早年間寫的一些文字,反而清新可喜。
這篇,就是因為釋永信的事,引發了一些感慨。
少林寺為什麽能賺那麽多錢?
天底下那麽多寺廟,那麽多金碧輝煌的廟宇,都是拿錢堆出來的。
哪裏來的那麽多錢?
當然都是人給的。
為什麽那麽多人給寺廟那麽多錢?
他們真的以為給的錢越多,自己就是越虔誠,就會逢凶化吉遇難呈祥,無往而不利?就可以化解自己過去做過的種種錯事壞事麽?
還有人花巨資買牌位,燒頭香,各種供奉——據說普陀山觀音菩薩像底下的蓮花寶座,一片葉子上有一個名字,一個名字一千萬!有人一次買了六片葉子。
目的呢?不是自己用,而是用來送禮。
是真是假我也不知道,反正有人這麽告訴我。
——有些人的錢真好騙啊。
想必那些錢都不是什麽正經路數,正經路數的錢沒有人這麽花的。
這就吊詭了——佛門本來是清淨之地,是導人向善,是導引人破除貪嗔癡慢疑,徹悟本心的,怎麽成了藏汙納垢之地?成了壞人紮堆兒的地方?而且還是壞錢聚集的地方。
這個問題還可以繼續追問,當然也可以更多探討。
其實,答案之明顯之簡單,但凡稍微有些常識的人,都應該不問自明。
但是,偏偏現實就是那麽有趣。
比如這個捐錢的事兒,古已有之於今為甚。
與少林寺有關的,就有達摩祖師的故事。
當年達摩祖師初到中國,一葦渡江,去見梁武帝,梁武帝就顯擺自己,說自己一生齋僧捐廟無數,以帝王之尊,行出家之事,自己的功德應該很大吧?
這個既有試探,也有顯擺。
沒想到達摩祖師像刁德一一樣,回答:並無功德。
——錢這東西,跟修行無關啊!
直接打臉。
於是二人因緣不契,話不投機。
然後達摩祖師就到少林寺麵壁了。
當然我們要感謝梁武帝,如果他再聰明點兒智慧點兒,跟達摩祖師一見如故言談甚歡的話,可能就沒有後來少林寺的名聞遐邇了。
也就沒有如今香火鼎盛錢財多多多少林寺了。
看來梁武帝的這一問,對曆史的影響力堪比潘金蓮的竹竿兒那一掉了。
有人說了,錢多名聲大的寺廟自然藏汙納垢,但不是所有寺廟和和尚都這樣兒的,還有很多好和尚好寺廟,可能沒什麽名聲,廟也不大,但是人們不去啊。
那麽問題就來了,人們為什麽不去那些真正的清淨之地,去拜訪那些真正的好和尚,而是都紮堆兒到那些名聲大問題多的寺廟去呢?
用結果導向,或者商業思維來看,就比較容易看明白。
覺得更靈驗啊,效果更好啊,更能讓自己心想事成,性價比更高啊。
為什麽人們會認為香火盛的寺廟就更靈驗,燒香拜佛效果更好呢?
迷信啊。
說穿了,大家去那些地方,就是為了走後門兒,而不是走正路。
如果是為了修行,就不會到旅遊點的寺廟去了。
你看老百姓談論寺廟,最喜歡的話題,肯定不會是說“那個廟裏有佛法啊”,而是說“那個廟可靈了,誰誰誰就是在那裏怎麽怎麽就生了兒子”,都是私欲的表達。都是為了達成什麽目的,而不會是“萬緣放下,清靜無為”。
這就是紅樓夢說的,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然後當然還有金錢啊嬌妻啊美食啊等等林林總總。
都是各種欲望。
南轅北轍。
緣木求魚。
寫這些文字的時候,經常來拜訪的鹿一家又來了。
順手拍了幾張,就發這裏吧。